砚山三七之乡 文山买三七去什么地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砚山三七之乡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文山买三七去什么地方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更好的三七产自云南砚山县的哪一个乡
  2. 砚山的地名-砚山县
  3. 三七之乡的三七之乡——历史渊源

一、更好的三七产自云南砚山县的哪一个乡

在众多三七产地中,**云南砚山县的三七被认为是品质更佳的**。

砚山县位于中国云南省东南部,隶属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七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这里的三七因其卓越的品质和 *** 用价值而闻名遐迩。1995年,砚山县被“全国百名特产之乡”评比 *** 会评为“中国三七之乡”,这一称号不仅是对其三七品质的认可,也标志着砚山三七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砚山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其三七品质优良的重要原因之一。砚山地处低纬高原地区,海拔适中,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十分适合三七的生长。三七是一种喜温暖而阴荫湿环境的植物,怕严寒和酷暑,对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砚山县的土壤为疏松红壤或棕红壤,微酸 *** ,非常适合三七的生长。这些自然条件使得砚山的三七能够在更佳的环境中生长,从而保证了其 *** 材的高活 *** 成分含量和 *** 效。

科学研究也证实了砚山三七的营养价值和 *** 用价值。现代研究发现,三七中含有20多种皂忒活 *** 物质,17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以及高达8.56%的粗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多糖等,这些成分对于 *** 的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砚山三七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含的有效成分普遍高于其他产区,因此其 *** 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亦相对较高。

此外,砚山县在三七的种植和研究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为了保持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 *** 和相关研究机构不断进行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三七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砚山县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当地三七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云南砚山县的三七因其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地理及气候条件被誉为更佳。这不仅是对砚山三七品质的一种肯定,也 *** 着对整个砚山地区农业产业和传统文化的认可。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砚山三七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一种投资,也是对传统中 *** 材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支持。

二、砚山的地名-砚山县

砚山县辖4个镇、7个乡(其中4个民族乡):江那镇、平远镇、稼依镇、阿猛镇、阿舍彝族乡、维末彝族乡、盘龙彝族乡、 *** 乡、者腊乡、蚌峨乡、干河彝族乡;回龙农场。

江那镇辖:锦山社区、嘉禾社区、书院社区、秀源社区、子马村、效址村、羊街村、路德村、舍木那村、铳卡村、听湖村、芦柴冲村。

平远镇辖:新平社区、丰湖社区、田心村、尧房村、大新村、回龙村、拉白冲村、拖嘎村、差黑村、洪福村、蒲草村、永和村、大白户村、木瓜辅村、连花塘村、车白泥村、阿三龙村。

稼依镇辖:大稼依村、小稼依村、小石桥村、新寨村、店房村、补佐村、落太邑村、大尼尼村。

阿猛镇辖:阿猛村、上拱村、千庄村、顶丘村、迷法村、租那村、石板房村、阿绞村、水塘村、伍家寨村、小各大村、倮居黑村,黑所村。

阿舍乡辖:阿舍村、阿吉村、巨美村、坝心村、地者恩村、鲁都克村。

维末乡辖:维末村、阿伍村、倮可者村、倮可腻村、雪底村、斗果村、海子边村、幕菲勒村、长岭街村。

盘龙乡辖:盘龙村、三合村、翁达村、腻姐村、明德村。

砚山三七之乡 文山买三七去什么地方-第1张图片-

*** 乡辖: *** 村、凹掌村、半夜寨村、胡广箐村、龙所村、牛落洞村、蚌岔村、梅子箐村、三星村、六主、平寨村、保地村。

者腊乡辖:者腊村、克丘村、老龙村、六诏村、垮溪村、羊革村、布那村。

蚌峨乡辖:蚌蛾村、南屏村、科麻村、板榔村、六掌村、凹掌村。

干河乡辖:干河村、卡吉村、碧云村、红舍克村,龙比村,科木村。砚山县具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北 *** 带、中 *** 带、南温带等立体气候,生物资源丰富。在3 *** 种栽培植物中,除三七初步开发了医 *** 、保健类的10多个系列40余种产品和辣椒初步开发6个系列10多个品种外,对100多种中草 *** 材都有待于进行深入开发和综合利用。是名贵中 *** 材三七的原产地,1995被命名为“中国三七之乡”。

砚山县境内已发现的矿产有锰、铅锌、铝土、金、银、铜、锑、煤、沸石、澎润土、重晶石、花岗石、玛瑙等29种。工业储量锰3632.3万吨、铅锌i00余万吨、铝土1200余万吨、沸石17亿吨、原煤3000余万吨。斗南锰矿属全国八大锰矿之一,沸石为西南诸省区独有,金矿石含量超过8克/吨,有着很好的开发价值。

境内公革河、贵马河、 *** 河、翁达河、稼依河、阿三龙河等6条河流全长224.76公里,径流面积3737.98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2.83万千瓦。目前,除贵马河的小阿香一、二级电站初步开发3420千瓦机组外,尚有公革河的古登寨电站和 *** 河的高六堆电站亟待开发。至200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8732件,其中:中型水库4件,小(一)型水库8件,小(二)型水库52件,小坝塘211件,小水塘122件,引水沟116件,小水池1742件,小水窖23539件,小水井28 *** 件,提灌站41件,机电井5件,全县可控水量1.69亿m3。 2009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县“的目标,加快国有企业 *** 步伐,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调结构、增产量,克服铁合金市场不景气的不利影响,工业生产仍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县工业现价总产值451482万元,按现价计算增长17.0%。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产值103246万元,增6.5%;集体企业产值为238万元,增长20.8%;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产值347998万元,增20.6%(其中外商及港奥台企业产值 1034万元,下降79.4%)。

按规模划分: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 核算工业企业产值310269万元;规模以下企业产值141213万元,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7%和31.3%。

轻重工业结构得到优化,即轻工业产值140301万元,重工业产值311181万元,同比分别增58.5%和4.7%。工业经济效益下滑。规模以上的29户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263022万元,下降7.2%,实现利税总额33563万元,同比下降11.1%(实现利润20876万元,同比下降1.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达2704万元,比去年增加674万元。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取得成绩喜人。到2009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不含 *** 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268所,在校生83198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普通中学19所(高中3所),在校生302 *** 人(高中在校生5495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 *** 1319人;小学248所,在校 *** 5161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97.0%,辍学率0.4%。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8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67.6%,辍学率2.4%,普通高中辍学率为10.3%。全县教职工人数达5229人,其中:专任教师5078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增97.1%。高中、初中及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5.7%、94.9%和98.5%,职业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6.6%。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了后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县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1个,文化站12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4万册;乡镇广播站 12个,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 97.71%。为丰富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全县广播电视部门以抓好国家”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为主要目标,认真建设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年共有广播电视地面 *** 站173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50%。医疗卫生条件趋于改善。年末全县卫生机构31个,其中县以上医院4个(含保健院),卫生院11个,全年共有病床842张。卫生技术人员785人。村设置的医疗点97个(含社区),乡 *** 生和卫生员 33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391295人,比2008年增加16772人,参合率达94.56%。

三、三七之乡的三七之乡——历史渊源

据老人们回忆,这里曾是一个巨大的商业集市。问题是在这个偏僻的村镇,修筑这么大的一个集市,他们当年在这里交易什么呢?原来,镇上有一个独门生意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直到今天仍然非常红火。

小小的三七能营造出大市场,关键在于它的习 *** 。三七,又名田七、南国神草,是一味珍贵 *** 材,和人参同属于同一个科。关于它的 *** *** ,清朝 *** 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这样描述:“人参补气之一,三七补血之一,皆为中 *** 中之最珍贵者。”

至于三七为什么叫做“三七”,说法很多,有人说三七的苗是3个枝杈,每个枝杈7片叶子;有人说它三分喜光,7分喜阴。古人则说它的 *** 能很像山里的山漆树,取其谐音而已。

如此特别的一味 *** 物,为什么单单和平坝镇结了缘呢?平坝人出身的雷绍武多年以来也在考察同一个问题。他现在已经是州三七局的局长。

事实上,平坝镇上所有的房子海拔都在1800米左右,那么1800米是一个什么数字呢?它跟三七有什么关联吗?除了海拔1800米以外,北回归线也刚好从镇中心穿过。1800米再加上北纬23.5度,这不是巧合,它刚好符合三七生长对环境的苛刻要求,那就是低纬度和高海拔。

包括平坝在内的文山州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由于同时满足低纬度、高海拔以及光照、湿度、温度、土壤酸碱度等一系列苛刻条件,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于种三七的地方,全世界90%的三七产自文山,被国家确认为“中国三七之乡”,号称“三七花开的地方”。中国只有2个特产局,一个是吉林的人参特产局,另一个就是文山的三七特产局。

平坝镇几百年以来一直充当文山三七大本营的谜团或许能就此解开!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个商业中心的形成,它的周围必须存在一个足够的市场来 *** 它,那么文山三七最早的买方是在哪里呢?它又是如何催生一个新产业诞生的呢?

300年前的古代矿井,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但是真正解决通风,现在我们觉得,也没有办法说明它,小镇做起了大生意,有钱 *** 有烦恼,“人背着 *** 实弹在那里守,是这样子的。

这里是距离平坝大约10公里的小街下厂银矿,来这里挖矿的三水矿业集团的职工昨晚突然报告,他们在挖掘勘探的过程中,跟古人开采过的一个矿洞对接上了。

我们查阅《文山县志》,在平坝附近确实曾经存在过一个极大的银矿,由于银矿的暴利,来这里开矿的大多数是全国各地来的囚徒和盗贼,最兴盛的时候,曾经有2万多人在这里同时开采,从矿洞遗址来看,古人深挖到了地平面以下300多米,考虑到古人的技术水平,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深度,因为通风的问题解决不了。

他们解决通风的问题,现在我觉得一方面它有两个洞子同时下来,有一个洞子多少可以产生一点循环风,但是真正解决通风,现在我们觉得,也没有办法说明它为什么能把这个通风条件解决得很好。

崔秀明博士,他在长期研究后发现,服用当地土产的三七,能帮助古人解决缺氧问题。当你服用三七以后呢,一方面它能减少你的心肌的耗氧量,第二方面它能够扩大增加你的冠状动脉流量,就是增加你的输出,血液的输出,它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产生它的耐缺氧的作用。

当你们胸闷的时候怎么办呢?如果我们胸闷的话,这个地方特产这个三七嘛,我们去吃点三七粉啊,或者吃点三七以后,就解决了头昏或者胸闷问题,那么你们觉得古人会不会也用这种办法呢?啊,这个地方是三七的故乡,应该老古 *** 会用三七来解决这个头昏发闷的那个症状吧。

原来,今人能想到的,古人竟然都想到了!这批古矿洞遗址所处位置叫老君山,老君山横亘在中越边境,正是世界野生三七的发源地。遥想当年,几万人分布在老君山各个山头,奋力开采。当他们感到胸闷和气喘的时候,就嚼几片三七。据当地老人讲,一年下来,最少需要几万斤三七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野生的三七根本不够用,就这样,因为采矿,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竟然在这个大山沟里产生了。

这样完美的商机,来自于南京的精明的 *** 当然不会错过。他们通过仔细的考察,终于选定了平坝这一片条件更好的山坡,开始人工种植三七,然后高价卖给开银矿的工人,据《文山县志》记载,当时平坝镇三七卖给矿工的平均 *** 是1斤三七等于1000斤大米,真是名副其实的金不换,而换回来的则是矿区刚刚生产出来的雪花白银。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头!三七生意只做了十几年,一次巨大的矿洞渗水,将几万矿工埋葬在几百米深的地下。银矿遭此挫折,几乎一蹶不振。后来虽然多次努力,最后也没有恢复到当年的规模。刚刚建立起来的三七基地,有瓦解的危险。平坝镇上数以万斤的三七,必须迅速找到一个新的市场。

1587年,广南府的两名军官千里迢迢捎了几棵三七到北京,请当时的大 *** 物学家李时珍来鉴别一下。因为这个 *** 最近作为金疮 *** 在士兵中秘密流传,据说功效如神,却搞不清它的 *** 理。“此 *** 近时出于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 *** ,云有奇功。”

“那么三七通过现代研究以后呢,它作为止血的话呢,它里面是有一种叫做三七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它在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就是如果你有创伤的时候,它表现出一种止血的活 *** ,非常灵敏,一点点点它就能把你的血就止住了,能够促进血小板凝结。”

李时珍对这种久闻其名的神 *** 研究得很细,他特意在自己手臂上弄出伤口,然后敷上三七,结果很快就愈合,他又放到官府刚受过刑的犯人身上去试验,效果也好得出奇。李时珍激动极了,他谨慎地把他的发现记录下来:“受刑的时候如果被打得鲜血淋漓,只要把三七嚼烂敷上,很快就止血了;要是受刑前预先服一二钱的话,就能保证血不冲击心脏。大概这个 *** 能促进阳气振作和阴血畅通,所以能治疗一切血病。”

李时珍对三七的更大功劳,在于把三七正式确认为一种金疮 *** ,从而把三七广泛推介给日夜与伤病打交道的 *** 。加上它的止血效果确实很神,首先就在云南籍的 *** 里面大举流行起来。

依托 *** 这样一个天大的市场,平坝镇的三七种植象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三七的 *** 也一涨再涨,以至于平坝何家的老祖先当年种三七的时候,不得不采取措施层层保护起来。

1908年,一位叫曲焕章的年轻人把三七加工成半成品的 *** 粉卖给 *** ,更加受欢迎。当时的军医疗伤,要用纱布塞填,换 *** 时要把纱布拉出来,伤员痛苦不堪,叫声凄厉。曲焕章的治法则一点也不痛苦,只将伤口洗净,撒上白色的 *** 粉,一个月就好。这些灰白色的 *** 粉,曲焕章把它起名为“云南白 *** ”,很快就声名鹊起,而云南白 *** 的主要成分,正是三七。

1938年3月,徐州附近的台儿庄前线,曲焕章捐赠给云南籍的第60军500箱云南白 *** ,在战斗中第60军奋勇冲锋,死战不退,日本报纸惊呼:“滇军打不死!自从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日本兵在日记中写道,滇军外敷和内服一种白色 *** 粉,这种神秘 *** 粉甚至连动脉破裂都能迅速修复。从而重新上阵。1950年,曲焕章的遗孀把白 *** 的配方献给 *** 国,从此,云南白 *** 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

云南白 *** 的成功在平坝镇引起很大的反响,触动了许多平坝镇人的神经。过去只知道种三七卖三七,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把三七做一做加工,看来该变一变了。当时平坝有一个重要人物叫萧光汉,他是之一个把三七专卖店从平坝开到昆明的人,他卖的三七,就取名叫“白 *** 之母”。

自从三七被卖到了中原,三七的贸易就一发而不可收,这是根据古籍复原出来的3条古代三七商道的大致路线图。

——每年几十万斤的三七从平坝出发,经过蒙自、昆明中转,卖到中原;或从平坝经西畴、百色进入两广,最后也卖到中原;或者经马关通过 *** 河内进入东南亚各国,甚至远销欧美。这三条古道有一个共同的轴心,那就是平坝镇;而文山最早的外贸,竟然就是三七。

——几百年来,驮满三七的马帮日夜穿越中越边境的崇山峻岭,由于是 *** 自己做生意,全副武装押运,一路上始终畅通无阻。

——这里是 *** 首都河内,河内市区总共有36条街道,其中竟然有一条已经持续了200多年的专门的三七街,行走在大街上,映入眼帘的都是三七。

对国内外的贸易持续了上百年,平坝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今天,当我们穿行在平坝镇这条古老的街道上时,也许很难想象这些砖墙、木门的后面,发生过一些鲜为人知的财富故事,一些曾经富甲一方的三七商人把总部就设在这些宅院之中。钱来得太快了!他们常常在深夜盘点着白花花的银元,心里担惊受怕,以至于全镇的人都想到一起去了,要修建一条暗道,万一敌人来抢夺小镇的财富时,全镇的人都可以从容地从暗道撤退出去。所以,那条一人多高的下水道决不只是下水道,它同时也是一条 *** 地道。

直到今天,三七依然是文山州的之一支柱产业,而支撑文山三七产业的依然是平坝人。今天散布到文山州各个县去种三七的七农,有70%是平坝人。据说文山州 *** 各个机关,几乎每一个部门都有平坝人在里面当干部。

而三七作为金疮 *** 的历史虽然已成为过去,但三七独特的疏导血管、扩张冠状动脉的功能,使它在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和偏头疼等现代病方面一枝独秀,成为了一种超级保健品。国内一些著名厂家如云南白 *** 、片仔黄和丽珠 *** 业等许多 *** 厂,都在悄悄使用三七作为原料。

位于文山市中心区的沙坝南路,号称平坝人一条街,这些房子的主人是100多名来自平坝的三七种植大户,他们一掷万金,盖起了连片的住宅,大户们则坐在这些厅堂之上,轻松调度着上百万公斤三七的周转,有人曾戏言: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很可能会造成千里之外、某些知名企业股价的波动。

三七三年一熟!每年8到9月份的时候,文山州的大小山坡上,就会不约而同地出现一道壮丽的景观——“三年满园红”!经过三年的细心耕耘、照顾、培育,当红彤彤的三七花开,表明三七果实已经成熟,可以采摘卖钱了。

这是激动人心的红色,它象征幸福,象征丰收,是整个文山州最欢腾的节日。

1946年,在平坝当过区长的段鹏起老先生决定去南京去寻一寻根,他要搞清楚“高石坎柳树湾”究竟在哪里?自己的祖先究竟从何而来?

原来,平坝的居民很可能是600多年前明朝远征军的后代,史 *** 载:1381年,朱元璋的大将沐英率兵33万远征云南,而高石坎柳树湾正是当年的阅兵台。许多年以后,他们中间的一支小部队来到文山的平坝,开创了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从此,几代南京人就隐居在这座大山里秘密发财,并不停地招徕老乡过来居住,再扩散到文山各地,他们开山开田、兴修水利,繁衍生息,逐渐在原来的开化府、广南府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南京籍人占到90%的 *** 大县,后来,小小的平坝镇已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平坝的人口被有计划地分批迁移到20公里以外的盘龙河河谷地区,到清朝雍正8年正式定名为“文山”。

这是高高矗立在县城东侧山头的文笔塔,是平坝商人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的。塔高20米,七层,从地形上看,三条山峰交叉拱卫着文山县城,形成一个“文”字,而文笔塔刚好象征着文字头上的那一点。

事后,人们得知平坝人修建文笔塔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他们认认真真地反思自己,平坝人清一色都是当兵的,骨子里有一个遗憾的就是没有文化!不能让后代再吃这个亏了。于是三七商人们先后捐款,在文山建立开化书院、普阳书院以及规模巨大的孔庙,把中原文化大举引入文山,要让文明的光芒普照这一片红色的高原!这正是文山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深刻含义。

如今,平坝镇上那些古老的三七商号,像舞台上已经谢幕的演员,静静地侧身于历史的帷幕之后。只有文笔塔安静地伫立在文山的更高峰,俯瞰着这片三七花开的地方,这一看就是600年。

三七生长的地域 *** 很强。文山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生产 *** 栽培三七已有近500年的历史,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质量居全国之冠。文山三七,天下之一。而在文山州,三七也不是随处可种,三七种植的最适宜区和适宜区主要分布在文山、砚山、马关三个县的一部分乡(镇)。经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 *** 会认定:文山县、砚山县分别为“中国三七之乡”。

好了,关于砚山三七之乡和文山买三七去什么地方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文山 砚山 地方 什么 七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