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黄姜之乡白河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小黄姜产地在哪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属于哪个市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白河县位于东经109°37′-110°10′,北纬32°34′-32°55′。总面积1450平方千米。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206384人。
全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 *** 山——平顶山——野人山。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县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更低处,海拔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拔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县人民 *** 驻城关镇,邮编:725800。代码:610 *** 9。区号:0915。拼音:Baihe Xian。
2004年,白河县辖9个镇、6个乡:城关镇、中厂镇、构扒镇、卡子镇、茅坪镇、宋家镇、西营镇、仓上镇、冷水镇、四新乡、桃元乡、双河乡、小双乡、大双乡、麻虎乡。
城关镇辖3个社区、11个村委会:桥儿沟社区、清风社区、河街社区、群力村、胜利村、牛角村、清风村、公路村、向荣村、幸福村、中营村、安坪村、安福村、安槐村。
中厂镇辖9个村委会:同心村、宽坪村、迎新村、马安村、大坪村、石梯村、新厂村、顺利村、新营村。
构扒镇辖5个村委会:凉水村、高庄村、家扒村、玉门村、东坡村。
卡子镇辖9个村委会:陈庄村、 *** 树村、五一村、凤凰村、大桥村、卡子村、仓房村、桂花村、友爱村。
茅坪镇辖11个村委会:黑龙村、纸坊村、响应村、花蛇村、枣树村、红征村、茅坪村、朝阳村、义和村、柳林村、田湾村。
宋家镇辖10个村委会:青春村、火焰村、东桥村、焦赞村、太平村、天池村、中心村、双喜村、联络村、安乐村。
西营镇辖10个村委会:青坪村、蔓营村、双桠村、白果村、栗园村、花房村、土泉村、高桥村、柳树村、新建村。
仓上镇辖12个村委会:东庄村、鱼塘村、红花村、仓坪村、裴家村、马庄村、灯塔村、石关村、南安村、槐坪村、农庄村、天宝村。
冷水镇辖11个村委会:十里村、里龙村、月镇村、星义村、瓦屋村、川大村、川共村、川余村、洞子村、沙滩村、水平村。
四新乡辖4个村委会:油房村、四新村、彭家村、晏家村。
桃元乡辖6个村委会:金花村、石龙村、联合村、平安村、金刚村、大山村。
双河乡辖8个村委会:双全村、双河村、 *** 村、双安村、双宝村、孔城村、五星村、闫家村。
小双乡辖6个村委会:东村村、候庄村、黄庄村、友好村、三岔村、小双村。
大双乡辖6个村委会:花湾村、红椿村、兴隆村、三院村、全家村、秧田村。
麻虎乡辖6个村委会:康银村、南沟村、金银村、兴坪村、太和村、松树村。
*以上由根据《安康市2004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明成化八年(1472年),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隶属新设之郧阳府(今湖北郧县),次年改属金州。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金州改称兴安州,白河地属州辖之旬阳地。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兴安州升为兴安府,仍辖白河县。 *** 时期,白河县属陕西省汉中道。 *** 二十二年(1933年)撤销道制,白河县属省辖。 *** 二十四年(1935年),属安康专员公署(第五行政 *** 署,第五行政公署)管辖。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白河县隶属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行政 *** 公署管辖。1950年,隶属安康分区专员公署管辖,专员公署辖区又称专区。1969年专区改称地区,白河县属陕西省安康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安康地区改安康市。现白河县属安康市管辖.
2000年,白河县辖7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023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城关镇 27363构扒镇 9 *** 3卡子镇 7166茅坪镇 10842仓上镇 15812西营镇 11824冷水镇 11434中厂乡 7029大坪乡 7297 *** 树乡 5557纸坊乡 5531四新乡 4913桃元乡 6743磨坪乡 4672宋家乡 9603小双乡 7387双河乡 *** 86麻虎乡 10614大双乡 7539
白河县地处北 *** 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 *** *** 季风湿润气候区,受相对高差大的山地地貌影响,垂直 *** 气候特征明显。平均气温为12.2℃-16.5℃,平均日照数1753.8小时,平均降水量787.4mm,无霜期为234-261天。因海拔高度,植被覆盖程度不同,故气垂直差异显著。谚云“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是本县气候随地域变化的写照。“春寒、伏旱、秋阴雨”是本县的气候特点,伏旱、秋阴雨也是本县灾害 *** 天气。
全境境东西长53.3公里(图距),南北宽41.5公里,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无一处百亩平地。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县内山脉,中部从北向南,依次为天池岭——蒋家梁子——大山庙梁——韩家山;西部从北向南,有土地岭——太平山——五条岭——界岭;南部自西向东,有马食坪——韩家山—— *** 山——平顶山——野人山。横亘约100余公里(南部山脉一脉相承,与湖北竹山县交界,县西、南、东三面山脉与中部接连呈向东倾斜的“山”字形。
城东与郧县交界的下卡子汉江边县全县更低处,海拔仅170米;南部界岭中段的五龙尖海拔1901米,居诸山之冠。
按海拔高度,地表形态,全县可分为剥蚀构造中山区陵区和侵蚀构造低山河谷区。
全县共有大小河沟765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下的696条,占90.9%;流域面积为5-10平方公里的河沟27条,占3.5%;10-30平方公里的 *** ,占3%;30-50平方公里的10条,占1.3%;50-100平方公里的5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不含汉江)。
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偏南横过,在境47公里,在境洪水更大流量31600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72立方米/秒,年输沙量5446万吨。县境西部的冷水河水系与县境东部的白石河水系几乎平行自南向北汇入汉江,直接汇入汉江的河沟还有磨沟、拖扳沟、北店子沟和麻虎沟。县内地貌起伏强烈,地表破碎,河沟下切力强,一般河谷狭窄,河沟比降大,流量随降水而变化。水量丰枯悬殊,水能理论蕴藏量大。
白河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矿产。金、银、铜、铁、铅、锌等23处矿藏散落于山水之间。卡子镇 *** 山、里端沟以及四新乡黑虎垭蕴藏着丰富的硫铁矿,含硫量在7.4—40%。其中, *** 山硫铁矿储量为101万吨,里端沟储量为172万吨。在西营、西沟、大双、冷水、双河、麻虎等地,分布大量的石灰石,它是制造水泥、烧制石灰、制造电石、轻质碳酸钙的主要原料,目前县内两家水泥厂的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这里。其中麻虎境内的石灰石质优量大,极易开采。
白河县地理纬度和地貌特征,形成了白河 *** 带和暖温带植被群落。 *** 带植物成分中的桔柑、油茶树、无花果、枇杷、油桐、棕榈、芭蕉、山茶花、夹竹桃、银杏、香樟等,在全县各地生长良好。暖温带成分树种核桃、椿树、漆树、桦树、柿树、杉、桑、木瓜等,在全县前、中、后山均可普遍见到,近年来的退耕还林中木瓜、竹、杜仲被广泛推广种植,特别是由木瓜树果实纯酿的木瓜酒是白河县一大特产。
中山区农作物出产玉米、洋芋、小麦、燕麦、荞麦。多数地域为一年一熟。林特产品有木材、生漆、中 *** 材。低山河谷区农作物产玉米、小麦、红薯、水稻、豆类,林特产品有油桐、龙须草、柿子、木耳等。作物一年两熟。近几年,由于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烤烟、黄姜等经济作物在全县中低山河谷区得到普遍种植。
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扭角羚、狐、狼、野猪、山羊、林麝、河麂、獾类,果子狸、松鼠、锦鸡、褐马鸡、雉和淡水鱼类等。
在“秦头楚尾”的白河县,人们总在传颂着一位普通农民的故事,提起他的业绩,那真是有口皆碑。他,就是被 *** 陈俊生称之为“今日愚公”的白河县城关镇胜利村村民高远璋。
——名副其实的“拾粪状元”。人们最珍惜也最难忘怀的就是历史。说起高远璋,人们自然忘不了那苦涩的六十年代初,贫困、饥饿与灾荒侵袭着整个秦巴山区。曾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这一高尚职业的高远璋,目睹山区的贫困,积极响应 *** 的号召,毅然辞去城关小学执教的工作,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胜利村。36岁的他,不相信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百姓。
然而,现实要比他想象严酷、复杂的多,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粮食既缺水又缺肥。看到这种状况,他主动请缨到城里挑粪。就这样他在这弯曲的崎岖山路上挑了整整十九年大粪,磨破了几千双草鞋,行程30余万公里,为集体担回了60余万公斤大粪。一担担金子般的大粪使集体粮食有了稳定收成,也为他换来了“拾粪状元”的称号。
——远近闻名的“修地大王”。国家实行土地承包政策后,面对承包的几亩石地,他的心颤抖了,年近花甲的他焕发了青春,决心向乱石宣战,向荒山要粮。整整三个春秋不停歇,硬是把那块乱石梁子地改造成了4亩8分石坎水平梯田,亩产由原来的100公斤上升到400公斤,总产达到了承包前的4倍。修地使他尝到了甜头,他又一次次转包别人的责任地来修理。10年时间里,他以愚公般的精神,年年月月,挖山不止,造地不休,带着呆傻的儿子,共投工7200个,砌起了平均高3米长1000余米的石坎,修地18.6亩,将昔日只能产粮1280公斤的坡石地变成了产粮过万斤的沃土良田。县上年年将他评为优秀 *** 员,还特地授他为“修地大王”。因此,省 *** 授予他“老有所为精英奖”,省委授予他“优秀 *** 员”称号。
——群众心中的“建园大户”。日月流逝,星移斗转,高远璋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生活刚有转机,老伴却被无情的病魔夺去了生命。他在万分悲痛之余,触摸着各级组织授予他的荣誉证书,便将对老伴的思念转化为带领乡亲致富的信心。于是,他在本子里写下了“皓首丹心不坠青云志,华发童颜总怀壮志心”的话语,便默默扛起锄头上山了。
做为教师出身的他,懂得科技和信息的作用和价值。曾在修田造地之时,他就想好了治理荒山的计划。他首先选择刺槐绿化了自己的15亩荒坡。然后用10亩刺槐换取了别人的20亩荒山继续绿化,栽植了一万余株剌槐和1000多株油桐,并在房前屋后栽植红椿、泡桐、榆树等1000余株用材林,既美化了环境,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他的感召下,全村600亩荒山全部得到绿化。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他想到山区致富在山,希望在山,只有综合治理,才能林茂粮丰。他在一份 *** 上看到,发展水果可让山区致富的一则消息,当即买了600株梅子栽到地里,谁知 *** 之间被偷得一株不剩。为此,他不但没生气,反而欣慰地想到了乡亲们的需要,也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从此,他先后从湖北、四川、山东等地购回了不同类型的果苗2万多株,花了整整六年时间,建起了柑橘、桃子、葡萄、花椒、板栗、杏子、樱桃、苹果等八大果园,面积达25亩。同时,先后帮助群众购回果苗1.3万余株,无偿为贫困户提供果苗3000余株,带动全村177户都建起了 *** 园,仅此一项户均收入过千元。因此, *** 年被陕西省委、省 *** 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九五年被 *** 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与时俱进的绿色使者。进入二十一世纪,种粮可以解决温饱却不能带来富裕。当 *** 倡导种植黄姜时,他主动带头种植了2.8亩,为附近村民开了结构调整之路。但看到村民们满目的凝惑和迟迟不见行动的抵触情绪,他着急了。为了解决群众的观念问题,带头只是一个方面,想到这里,他又凭着曾经执教的经验和坚持为群众义务读报的经历,将1998年以来引导农民打开富裕之门的黄挎包,装上他日积月累的相关资料和 *** 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从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上开口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
村民雷应红因工伤失去双臂,在生活陷入困境,曾几此轻生念头之际,被高远璋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除在经济上资助他外,还经常帮他出点子、想办法,终于使他脱贫致富。当他看到高远璋自己种植黄姜又动员别人时,满怀信心将3亩耕地全部种植黄姜,当年收入6000多元。
双目失明的曹金友因缺劳力缺资金,家庭十分贫困,高远璋又将自己修好的1.2亩梯地和8亩治理好的承包林转赠于他,又多方协调 *** 和资金,帮他种了1.3亩黄姜,现老曹不仅过上了富裕生活,而且还盖起了楼房。
2002年,当高远璋从《安康日报》上看到了市委作出的“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的发展战略后,现已年近八旬的他顿时热血沸腾!绿色,于他而言,就是一生坚守的信念。尤其是他得知白河县十二次 *** 代会上确定“经营绿色、产业兴县、建设绿色白河”的发展思路后,更使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生活。于是,每到农历十五前后的夜晚,他就带着几十本分门别类的剪报和从省、市电台中收听到的农村政策和致富信息,为群众义务读报,送去任何物质都不可代替的精神食粮。据统计,他在十五年时间里,自己出资证订各类报刊10余种,花费资金达3000余元,共义务读报1000余场次,为群众提供信息2800余条,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为群众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在他的带动下,现全村黄姜留存面积达420亩,桑园面积已达270亩,年产蚕量达170张,使昔日贫困落后的山村呈现出绿意盎然,山清水秀的新面貌。高远璋自此又在群众心中摘取了“绿色使者”这一桂冠。
如果说一个人的奉献是渺小的,追求是有限的,那么,它留给后人的智慧和启迪将是无限的。在高远璋这位普通农民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山区的希望,他人生的立志给山区人们带来了莫大的启示,他那崇高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山区人民。
白河县以其“秦头楚尾”特有的区位优势鼎立在陕西对外 *** 的最南大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西连旬阳、东、北、南三面环楚,是中原入陕进川之咽喉,古有“秦头楚尾”之称。襄白河风景名胜区渝铁路,316国道,汉江穿境而过,县城距湖北车城十堰98公里,距道教圣地武当山仅120公里,是勾通西安-十堰-武当山-神农架四大旅游热点的桥梁和纽带,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白河县属 *** 带 *** *** 季风气侯、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旅游资源丰富,山川秀美,古迹甚多,风景名胜遍布全县。县内以红石河流域自然风光和平顶山森林公园为主的50余处景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妙趣横生,美轮美奂,其乐无穷,令人心旷神怡,使 *** 连忘返,叹为观止!县十二次 *** 代会确定了“经营绿色,建设绿色白河”的发展战略,决定把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来发展。白河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东风。
旅游景点有和氏璧产地月儿潭,城区近郊的白龙洞,有五条岭上的女儿寨、黄龙洞、黑龙洞、九仙洞和母猪洞,明代古建筑双塔寺(今双河乡境内),红石河自然风光等。目前,红石河自然风光正在开发之中。红石河景区人文景观主要有石梯子战役遗址、祖师洞、华陀庙、三关、黄龙寨、大坪渔场等,自然景观有黄土梁瀑布、坎子瀑布、骆驼峰、黑龙潭、野人山、五龙捧圣、一线天等。各景点均分布在红石河一河两岸,沿河而上可一览无余。
白河风景名胜区,是镶嵌在巴山深处的一块璀璨的明珠,无疑将成为陕南又一旅游胜地,以她独特的魅力和良好的服务,向世人展示她美丽的风姿!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白河县位列第494名。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 *** 会重新确认白河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白河县列入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白河县在列。
2016年2月16日,白河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二、陕西白河特产:白河黄姜
1、白河黄姜是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的特产。黄姜是白河县农业五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该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2、黄姜俗称“火藤根”,学名盾叶薯蓣,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根状茎横生,外表棕褐色,肉质为 *** ,黄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粗纤维、挥发油和激素类 *** 用成份,可提取皂素、双烯、 *** 等多种医 *** 、化工用品,有“激素之母”和“ *** 用黄金”之美誉,是一种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中 *** 材。
3、黄姜在白河县有着久远的野生历史,1998年,县委、县 *** 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将黄姜产业化种植作为白河经济发展战略之一。通过“行政推动、效益拉动、典型带动”等手段,使全县的黄姜种植面积于2003年达到14万亩,年产鲜姜10万吨。2003年黄姜产业平均为每个姜农提供纯收入300余元,提供特产税1500万元,已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4、为打造白河黄姜品牌,把白河县树立为“中国黄姜之乡”,通过各方努力,2004年已通过国家质检 *** 验收,并制定系列标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
三、白河简介
1、南阳的母亲河——白河,其源头源自洛阳白云山玉皇顶东麓,这座古老的河流见证了南阳的历史变迁。它发源于高山之巅,以其恒久的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最终在襄阳汇入汉水,成为长江水系的一部分。
2、白河的流域范围广大,全长329公里,穿越河南省,流域面积达到1 *** 0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区内,白河的足迹尤为显著,流经25公里的河段,自东北向西南蜿蜒流淌,如同一条自然的丝带,巧妙地环绕着城市的繁华区域。
3、白河在南阳市区内的部分,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誉为白河游览区。这里风光旖旎,河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是市民休闲娱乐和游客观光的热门去处。无论是晨曦初照,还是夕阳西下,白河都展现出别样的魅力,给城市生活增添了诗意与活力。
4、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市东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地理坐标在东经109°37~110°10,北纬32°34~32°55之间。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面积1450平方千米,辖28个乡镇,人口21万。316国道和襄渝铁路穿境而过。白河县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较多,含量较高。现正在开采的矿种有硫铁矿、铅锌矿、铁矿、银金矿、石灰石、大理石以及驰名中外的绿松石等。为我国优质黄姜的主产基地。
四、白河历史沿革
1、春秋时期,白河县的地域曾隶属于麇国,当时称为钖县,其名源自钖字,读音为阳(yáng)。
2、战国至秦朝时期,白河县先后归属于楚国和秦国。秦朝设置了钖县,隶属于汉中郡,其郡治位于今天的汉中市。东汉末年,建安二十四年(219),钖县归属西城郡,该郡的治所在现今的安康市。
3、进入三国时期,曹魏时期,西城郡改称为魏兴郡,钖县依旧隶属于它。太和二年(228),在钖县设置了钖郡,但到了景初元年(237),钖郡被废除。南朝梁时期,钖县被废除,代之以阳川县和熊川县,分别位于县境南北。西魏时期,丰利县在本境东南设立,后来西魏废帝年间,丰利县成为了丰利郡的一部分,包括丰利、熊川、阳川三县。北周时期,丰利郡被废,丰利县改属上津郡,熊川和阳川县被撤销, *** 并入丰利县。
4、隋朝大业三年(607),丰利县再次归属西城郡。唐朝贞观八年(634),丰利县隶属于新设立的均州。到了宋朝,开宝元年(968),丰利县被废除,其地域并入旬阳县,属于金州,而金州的治所在现在的安康市。元朝至元年间(1271~1294),金州及其所辖县被废,白河县成为金州的一部分,金州隶属于兴元路,治所位于汉中市。
5、明朝洪武三年(1370),白河县境内的旬阳县在金州东北部被设立,隶属于大宁州。不久后,旬阳县改隶金州,而白河堡在成化十二年(1476)设立,以境内白石河命名,归属于新设的郧阳府,随后转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金州更名为兴安州,白河县则归属于兴安州的旬阳地。清朝乾隆四十七年(1782),兴安州升格为兴安府,白河县依旧在其管辖之内。 *** 时期,白河县归属陕西省汉中道,直到 *** 二十二年(1933)撤销道制后,白河县成为省直接管辖的县份。 *** 二十四年(1935),白河县归安康专员公署(第五行政 *** 署)管理,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白河县先后隶属于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公署、安康分区专员公署和安康地区行政公署,直至2000年,安康地区改名为安康市,白河县归属安康市至今。
6、2000年,白河县由原来的7个镇和12个乡组成,总人口为180235人,各乡镇人口分布详细数据见上文。
7、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安康市东部,大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地理坐标在东经109°37~110°10,北纬32°34~32°55之间。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面积1450平方千米,辖28个乡镇,人口21万。316国道和襄渝铁路穿境而过。白河县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较多,含量较高。现正在开采的矿种有硫铁矿、铅锌矿、铁矿、银金矿、石灰石、大理石以及驰名中外的绿松石等。为我国优质黄姜的主产基地。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