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鱼网之乡在哪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巢湖渔网之乡的介绍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蔡伦是哪里人
1、问题一:蔡伦是哪里人蔡伦的发明创新不止造纸,他“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伦画像
2、《东观汉记》和《后汉书》均记载蔡伦为“桂阳人”,但其籍贯长期存在争议,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桂阳郡治所在地今湖南桂阳县人[2],一说为桂阳郡耒阳县今湖南耒阳市人。
3、我是湖南衡阳市耒阳的。你可以去百度查查蔡伦竹海、蔡伦纪念园。都在耒阳。
4、问题二:蔡伦到底是哪里人郴州日报》周末版曾发表了一篇题为《蔡伦两 *** 祭》的文章,认为“《后汉书》已经记录得明明白白,本无非议,可后辈人却在‘蔡伦桂阳 *** ’之后一次又一次添加了括号,或说是今郴州市人,或说是今耒阳市人,可谓名出多门,莫衷一是。”
5、蔡伦是桂阳人,《后汉书・宦者列传》本来说得明明白白,但是桂阳在当时,有郡有县,作者范晔到底没有说完全,留下了争议的空间。那么,蔡伦究竟是何处人呢?
6、据《桂阳直隶州志》载:“蔡敬仲造纸,兴自洛阳,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故居也,其井深不可测,下有隧道,石曲折,旁多刻识……”而总篡清末学者王运认为“造纸不必曲池,此恐蔡侯旧 *** ”。蔡伦造纸,“兴自洛阳”,即使是在家乡造纸,也不必曲池。更何况蔡伦因 *** 问题服毒 *** ,最后被宣布“国除”,如此钦犯,死后还葬家乡,显然也是不可能的。说蔡伦井是蔡伦故宅,可以这样认为,但证据不足。据说有奎星楼,那是供奉香火的蔡伦神祠,可惜现在都不存在了。
7、耒阳县的蔡子池、蔡伦墓、石臼(捣敝布、鱼网用)、纸桥(耒阳河边周家码头,传为蔡伦造纸处)、玉鼎都是后人为了纪念蔡伦而设置的。但是,耒阳的蔡伦故宅,据说北魏拓跋氏之前就存在。不管是真故宅,还是后人设置,作为遗迹,应该肯定是最古老的。
8、郴地居古荆州的南郡,自秦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郴居长沙郡。古桂阳郡是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立的一级行政单位,为汉初全国一百零三郡之一。最初管辖的范围,北到衡山,南达广东英德,西至广西全州、灌阳一带,地跨现今郴州、衡阳、韶关、清远、永州、桂林六市所辖广阔区域,而郡治所在地设在郴州的郴县。后来桂阳郡分别析出零陵郡、始兴郡,辖区范围变化不一,但桂阳郡之名一直沿袭到宋代,前后绵延一千余年。
9、蔡伦是东***,东汉明帝时入宫廷,章帝建初中为小黄门,和帝永元九年(公元87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紧密,为后世法。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上报,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安帝元初三年(公元114年)封龙亭侯;安帝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饮 *** *** 。
10、蔡伦生活工作在东汉,那个时代的桂阳,如果指的是桂阳县,无可争议应该是广东连县,可是连县无文献根据;如果指的是今天郴州的桂阳县,而这个地方古称平阳,是郴县西边的一块属地。蔡伦时代,连平阳也没有影子,何况桂阳?老的桂阳不是,新桂阳县也不是,那么,耒阳、郴县、蓝山、资兴、永兴、汝城、阳山、曲江、含、浈阳都有可能,那么,东汉时候他的家乡桂阳郡究竟指的是是哪里呢?
11、《宦者列传》作者范晔写十三个宦者的籍贯时,有如下写法:“孙程,涿郡新城 *** ;单超,河南人;蔡伦,桂阳 *** ;左倌,河南平阴人……”这十三个宦者的籍贯只写一个地名的共4人,写大小两个地名的共9人。如单超“河南人”,只写大地名;左倌“河南平阴人”,写大小两个地名。只写一个地名的显然是大地名,写小地名的,一定前面加个大地名。因为大地名,知名度比小地名高,可以肯定,“桂阳 *** ”的桂阳是单写,则应该是大地名,而非小地名桂阳县了。
12、其实,“桂阳 *** ”的蔡伦是桂阳郡的什么县人,《水经注》早已认定。北魏的郦道元在他的《水经注》里指出:“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耒水……水侧注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蔡子池。伦,汉黄门,顺帝之世,捣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
13、这里指出“耒阳旧县”、“东傍耒水”、“蔡洲”、“洲西即蔡伦宅,傍有蔡子池”。多么具体而微,多么明明白白,这是蔡伦是桂阳郡耒阳县人的最早最权威的认定。
14、蔡伦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首席发明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存在是......>>
15、问题三:蔡伦到底是哪里人?听说:蔡伦是东汉时的“桂阳”人,又是现在的耒阳人...所以我猜他既是桂阳人,又是耒阳人....
16、问题四:蔡伦是什么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17、蔡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18、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今湖南桂阳)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非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 *** 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19、蔡伦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
20、汉章帝刘(公元56~8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平 *** (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 *** ,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
21、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
22、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 *** 。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 *** 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
23、永平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邓绥为皇后,蔡伦立即投靠邓皇后。邓绥喜欢舞文弄墨,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 *** 器物和宫廷 *** 手工作坊。
24、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鱼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造纸术也因此而得到推广。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25、同年,和帝卒,邓后所生百日婴儿即位,不到二年又卒。邓后再立13岁皇侄刘祜(公元94~125年)嗣位,为安帝。刘祜是清河王刘庆之子,但由于他即位初期仍由邓太后把持朝政,蔡伦继续受到重用,被封为“龙亭侯”(封地在今陕西洋县),从此进入贵族行列。
26、约于元初五至六年(公元118~119年)蔡伦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相当于大千秋,成为邓太后的首席近侍官,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 *** 安帝皇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皇父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蔡伦自知死罪难免,于是自尽而亡。
27、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官,先后侍奉4个幼帝,投靠两个皇后,节节上升,身居列侯,位尊九卿,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28、 [4]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主管尚方期间,曾“监作秘划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近 *** 古
29、发掘的实物也证明确实如此。尚方令本来是少府属官,主管 *** 等各种宫廷 *** 器具的制造,与中常侍高位根本不相称,但蔡伦尽力讨好,凡是帝、后喜欢的器物,都在尚方精制。邓后喜欢文史和纸墨,曾令各州郡岁贡纸墨。蔡伦也正因此而成为促进东汉造纸术发展的关键人物。由于职务上的关系,蔡伦得以有观察、接触生产实践的条件。每有空闲,他就闭门谢客,亲自到作坊进行技术调查,学习和总结工匠们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再加上他自己的聪颖创新,对发展当时的金属冶炼、铸造、锻造及机械制造工艺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如当时的钢刀制造以炒铁为料,经多次锻打而百炼成钢。当时所制造的器物在质量、 *** 能及外观上确实是精工制造,堪为后世仿效。
30、但是,蔡伦对工艺技术最突出的贡献还是在造纸方面,大致......>>
31、问题五:蔡伦是哪里人蔡伦是桂阳郡人
32、桂阳郡,辖今湘南粤北,县十一,郴、临武、便(今永兴)、南平(今蓝山),耒阳、桂阳(今连县)、阳山、曲江、含、浈阳,阴山,治所在今天的湖南郴州
33、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2]。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34、问题六:古代四大发明家蔡伦是哪里人一般的说法是蔡伦出生在今桂阳县。在宝山脚下,俗称蔡子坪这个地方。东汉官方史书《东观汉记》和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都是这样记载的:“蔡伦字敬仲,桂阳 *** ”。燕塘乡红溪村蔡家现存的清乾隆三十四年续修的《蔡氏宗谱》,记述沿革时引续康熙八年序称:“余始祖大汉受封龙亭侯讳伦字敬仲,住桂阳城南。”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载:“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伦故居也”[11]。
35、但长期以来仍有些问题,尤其原桂阳郡两个属地对蔡伦故里的具体地点争论不下。桂阳郡治郴县、耒阳县也有可能是蔡伦的出生地[17]。
36、问题七:蔡伦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人,他的字叫什么蔡伦(东汉宦官,“蔡侯纸”发明者)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2]。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 *** 身亡。
37、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
38、问题八:蔡伦是什么人蔡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39、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今湖南桂阳)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改造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 *** 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40、蔡伦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
41、汉章帝刘(公元56~8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永平 *** (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 *** ,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
42、正宫窦太后无子,指使蔡伦诬陷章帝妃宋贵人“挟邪媚道”,通令她 *** 。宋贵人所生太子刘庆被贬为清河王。窦后又指使人投“飞书”(匿名信)诬陷章帝妃梁贵人,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并立为太子。章帝于公元88年卒,10岁的刘肇登基,为和帝,由窦太后听政。蔡伦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 *** 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
43、问题九:蔡伦是湖南人吗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 *** 成纸。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44、桂阳郡,治郴县,即今湖南郴州,辖今湘南粤北。郴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桂阳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刻纹骨椎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原始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为篆体“郴”,由林、邑二字合成,意谓“林中之城”。“郴”字见之于史传,是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其中记载(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从此,“郴”字赫然纸上,脍炙人口。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湖南置黔中(湘西里耶出土的秦简证明黔中纯为史书作者笔误,应为洞庭郡)、长沙二郡,在郴州一带设置郴县,郴县属长沙郡;西汉时,分长沙南郡为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元改郴州路,设总管;明洪武元年改路,置郴州府,设知府;清为直隶州,设知州; *** 改州为县。历代治所一直在郴州。
45、问题十:蔡伦是哪个朝代的真实的蔡伦是什么样的人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皇帝近臣)后,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权力斗争 *** 身亡。
二、长江的源头在哪里
1、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 *** 冬峰西南侧。
2、长江(英文名称:the Changjiang River/the Yangtze River)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 *** 冬峰西南侧。
3、干流流经青海省、 *** 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4、江源之争对长江之长度计算发生实质 *** 变化。对江河源头、山峰高度的测量,必须是 *** 授权发布的,才是法定数据。
5、而之所以这么多年对长江之源有诸多争议,是因为 *** 从来没有授权任何部门发布一个法定的数据,无论是长江、黄河还是澜沧江,都没有一个法定的源头,所以各个部门都以自己的数据为准,争议颇多。
6、1978年1月13日,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宣布长江的源头为格 *** 东西南侧的沱沱河,1985年, *** 探险家黄效文又将源头确定到了当曲上游多朝能加色格拉山峰附近。
7、200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刘少创等参加的三江源考察队发现,长江的源头被确定为青海省当曲上游的当曲,从这里算起,长江的长度为6236千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
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江流域
三、我的家乡在哪里之哈尔滨市
《金史·太祖本纪》:“穆宗亲迓太祖于阿勒锦村。”哈尔滨系阿勒锦的音转。《钦定金史语解》卷3:阿勒锦“名誉也”。“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意。另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
《哈尔滨考》考证:“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州地名考》记载:据说沙俄设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曾经对地名的设置花费了很多的脑筋,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并向当地人寻问了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同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1900年 *** 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哈鲁滨”系满语“鱼网”的意思。据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是满人的一个较大的捕鱼区, *** 称之为晒网场。后哈鲁滨音讹为哈尔滨。
天鹅论:主张哈尔滨的原始语音是“galouwen”,即“哈尔温”,本意是“天鹅”之意,认定其为现今哈尔滨地名由来的“通说”。
满语“打鱼泡”或“晒渔网”说:这一说法 *** 8年出自一个 *** 采矿工程师之口,1 *** 2年《哈尔滨指南》和1 *** 9年《滨江尘嚣录》都沿用了此说。
蒙语“平地”说:这是1913年魏声和先生在《吉林地志》中提出的,从发音角度跟蒙语相碰得出的结论。
*** “大坟墓”之俄语“大坟墓”说:见于1 *** 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书,说明 *** 人一开始就有永久占有此地之意。
满语“锁骨”说:完全的音译,因满语“哈拉吧”是锁骨之意,由此推论。
满语“哈勒费延”及“扁”说:这个译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费延”在满语中是“扁”的意思,引申为“狭长”,象形之意。
通古斯语“渡口”说与“船渡场”说: *** 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哈尔滨一词源于通古斯语,含义为船只停泊之地。
女真语“阿勒锦”说:“阿勒锦”译为汉语有名誉、荣誉、声誉等含义。此说依据在《金史·本纪·卷二》中。
早在两万两 *** 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
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 *** 。
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西周时期属肃慎地;公元三世纪为挹娄属地。
宋代为女真族完颜部的属地,当时将这里命名为阿勒锦村。
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为两大汉军万户居住地。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
清朝建立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设 *** 楚喀副都统,哈尔滨为其所辖,属于吉林将军。清末民初哈尔滨属于吉林省滨江县治。清中后期,随着“京旗移垦”和“开禁放荒”政策的实施,大量满汉百姓移居哈尔滨地区。
19世纪末,哈尔滨已出现村屯数十个,居民约3万人,交通、贸易、人口等经济因素开始膨胀,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自嘉庆以后,随着“京旗移垦”以及此后的开禁放垦政策的实行,到了十八世纪末,在哈尔滨地区已建立了更多的满族 *** 和汉族垦民的村落,有许多满、汉族人民在这里从事耕种和渔业,故此地曾有“鱼村”之称。
光绪二十二年( *** 6年)六月三日由于清 *** 的 *** ,签订了不平等的《 *** 》,使沙俄获得了东清铁路的修筑权。
光绪二十三年( *** 7年)八月在东清铁路修筑的同时,于旧哈尔滨(土名香房,当时主要是 *** 人居住的地方)设置监督所。
清光绪二十二年( *** 6年)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建设, *** 业及人口开始在哈尔滨一带 *** 。中东铁路建成时,哈尔滨已经形成近代城市的雏形。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 *** 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 *** 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与此同时,中 *** 族资本也有了较大发展,建立起哈尔滨在当时的北满经济中心和国际都市地位。
沙俄1900年开始在新市街(当时土名秦家岗)进行施工建筑,之后,将沙俄设置的各种行政机构迁移此处。同年,我国人民为了反抗沙俄的侵略,摧毁了沙俄的铁路以及建筑,使沙俄苦心经营的成就与建筑化为无有。
1901年沙俄要求清 *** 进行赔偿,重新复兴原状。
1903年松花江岸的部分地方也被沙俄侵占,变成沙俄铁道的附属地,属东支铁道长官所管辖。
1905年10月31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批准,添设哈尔滨关道(即滨江关道),翌年5月1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正式设置道署,驻滨江城(今道外区)。
1907年1月14日(清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初一日),清廷决定“哈尔滨开为商埠”。同年1月23日(农历十二月初十日),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奏准,设置滨江厅,隶属滨江关道;4月18日(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初六日),设署启用关防,首任滨江厅江防同知在傅家甸(今道外)“开篆任事”。同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十八日),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公布非法的《哈尔滨自治公议会章程》,将埠头区(今道里)、新市街(今南岗)7平方千米土地划为市区,归公议会管辖。
宣统年间(1909—1911年),将双城府和阿城县沿江的一部分村屯划归滨江厅管辖。
*** 成立后,1913年3月,将滨江厅改为滨江县。
1918年十月 *** 以后,沙皇 *** 的努力逐渐消退,但这一时期的哈尔滨仍为沙俄残余势力 *** 时期,但此时中国开始陆续收回了沙俄时期一些特权。
1919年12月,黑龙江 *** 公署决定,于哈尔滨江北设置马家船口市政局,翌年1月31日改为松北市政局。
1 *** 0年收回铁路界内的司法权,同时由 *** 将中东铁路用地划作了东省的特别区(包括哈尔滨东至绥芬河,西至满州里、南至长春宽城子)。全区域共分五个区,每区各设总署分署及派公所分驻所,哈尔滨为之一区。
1 *** 1年2月5日,成立哈尔滨市政管理局,掌握中东铁路沿线各地方行政。
1 *** 2年11月24日,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宣布,所有东省特别区内之 *** 、外交、行政、司法等均归护路军总司令兼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监督节制。
1 *** 2年12月8日,北京 *** 公布“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办事条例大纲”,于哈尔滨设行政长官公署。
哈尔滨是中国 *** 主义思想传播较早、工人和 *** 比较活跃的城市。
*** 十二年(1 *** 3年),哈尔滨成立东北地区之一个 *** 组织。3月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正式成立,驻哈尔滨埠头区。
*** 十四年(1 *** 5年)9月,黑龙江 *** 公署令,将松北市政局改为松浦市政管理处,旋改松浦市政局。
*** 十五年(1 *** 6年)3月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下令解散白俄霸占的市公议会及董事会,所有卷宗、票照及市有财产线由市政管理局接收。3月30日,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发布布告,取消哈尔滨市公议会,宣布成立哈尔滨自治临时 *** 会;6月17日,《哈尔滨特别市自治试办章程》公布实施,将埠头区、新市街划为哈尔滨特别市管辖区域,其余马家沟、老哈尔滨(今香坊)、新安埠(偏脸子)、八区、顾乡、正阳河等仍归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管辖,称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哈尔滨市。至此,被沙俄及其残余侵占达二 *** 之久的哈尔滨行 *** 全部收回。
*** 十六年(1 *** 7年)12月,将滨江县马路工程局与卫生局合并改设滨江市政公所。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之一次 *** 代会,并成立满洲临时省委。哈尔滨成为 *** 领导东北人 *** 行 *** 斗争和后来 *** 斗争的指挥中心。
*** *** (1 *** 9年)5月,将滨江市政公所改为滨江市政筹备处,划傅家甸、四家子、圈河、太平桥等地归滨江市管辖,隶属吉林省。至此,哈尔滨形成了5市、县并存的局面。
*** 二十一年(1932年)3月伪 *** 成立,同年7月11日便成立了“哈尔滨市政筹备所”。哈尔滨沦为日伪 *** 。哈尔滨人 *** 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涌现出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 *** 烈士。
*** 二十二年(1933年)7月,成立哈尔滨特别市,属于伪 *** 直辖市。
*** 二十六年(1937年)7月,伪市制 *** 废除了特别市。变哈尔滨为伪滨江省的直辖市,并为滨江省公署所在地。
1938年7月1日,伪哈尔滨市公署公布市区条例,废除保甲制,实行区制,全市划分为埠头、新阳、南岗、马家、东傅家、西傅家、顾乡、香坊、太平、松浦10个区。1940年10月1日,伪满进行国势调查,哈尔滨市总人口 *** .55万人。
*** 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8月31日, *** *** 颁布《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要纲》,重划东北行政区划,哈尔滨市为 *** 直辖市。人口70余万。
*** 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5月建立人民 *** ,隶属 *** 北满分局领导。同年11月18日,改为哈尔滨特别市,由东北行政 *** 会领导。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哈尔滨发展 *** 经济,在“一五”时期,哈尔滨是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 *** 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有13项设在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并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1948年4月21日,哈尔滨市改为省辖市,为松江省省会。
1949年2月6日,东北政委会决定,各特别市一律取消“特别”二字;3月1日哈尔滨特别市改为哈尔滨市。同年4月21日,东北政委会决定,改为松江省辖市。同年10月,哈尔滨市分设9个区。
1953年7月18日, *** 人民 *** 政务院批准,从8月1日起改为 *** 直辖市。1953年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116.3万人,已经达到特大城市的标准。
1954年6月19日,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为黑龙江省省会。
1956年8月,将东、西傅家区合并为道外区;撤销天恒区,并入朝阳区;撤销顾乡区,并入道里区;平房区改为城区;全市共划为道外、道里、南岗、香坊、太平、平房6个市区和朝阳、王岗、松浦3个郊区。
1958年,哈尔滨市市郊属的14个乡改为农村人民公社。8月25日,原由省直辖的宾县(驻宾州镇)、阿城、肇东3县及原绥化专区所属呼兰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9月27日,建立了城市区级香坊人民公社、机电人民公社。同年设立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原绥化专区所属绥化、望奎(驻双龙镇)、绥棱、海伦、庆安(铁力县撤销并入)、通河、木兰、兰西、巴彦等9县和原由省直辖的伊春市及五常、双城、肇源、肇州4县划归松花江专区,辖1市、13县。
1960年5月12日,原属松花江专区领导的通河、木兰、巴彦、五常、双城5县划归哈尔滨市领导;原由哈尔滨市领导的肇东县及原嫩江专区所属青冈、明水2县划归松花江专区;设立安达市,属松花江专区;哈尔滨市共辖阿城、宾县、呼兰、双城、五常、巴彦、木兰、通河8个县,松花江专区辖2市、11县。
1962年恢复铁力县,松花江专区辖2市、12县。
1963年3月8日,恢复滨江区,将郊区各公社划归滨江区管辖。
19 *** 年伊春市改由省直辖,松花江专区辖1市、12县。
1965年安达市改由省直辖,原松花江专区改名为绥化专区。同年10月14日,由哈尔滨市所属宾县(驻宾州镇)、阿城、呼兰、通河、五常、木兰、双城、巴彦等8县设松花江专区,专署驻哈尔滨市。
1967年4月,撤销哈尔滨市人民公社,成立哈尔滨市 *** *** 会;平房区改为“新曙光”(区)人民公社 *** *** 会,接着,各区相继成立区级人民公社 *** *** 会。
1970年松花江专区改称松花江地区,原属牡丹江地区的尚志、方正、延寿3县划入松花江地区,辖11县。
1958年至1965年,哈尔滨经历了“ *** ”和经济调整的曲折发展过程。“ *** ”期间,哈尔滨的 *** 经济遭到严重挫折,社会秩序受到严重 *** 。
1979年9月-11月,市 *** *** 会先后撤销区 *** *** 会名称,恢复了各区人民 *** 称谓。
1980年1月5日-11日,召开哈尔滨市第七届人民 *** 之一次会议,决定将哈尔滨市 *** *** 会改称哈尔滨市人民 *** ,并先后撤销市区各城市人民公社分社名称,恢复街道办事处称谓。
1983年9月3日, *** 批准将松花江地区呼兰、阿城二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10月18日正式实施)。
1985年10月5日, *** 批准,哈尔滨市计划单列,并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984年1月20日,除太平区团结公社外,郊区21个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分开,撤销人民公社,建立21个乡 *** 。
1987年2月24日,经 *** 批准(国函[1987]85号)撤销阿城县,设立阿城市(县级),以原阿城县的行政区域为阿城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5月,市区8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83个,辖区人口在两万人以上的62个街道办事处晋升为处级建制。
1988年9月14日, *** 批准(民[1988]行批30号)撤销双城县,设立双城市(县级),以原双城县的行政区域为双城市的行政区域。
1988年11月17日, *** 批准撤销尚志县,设立尚志市。
1991年2月2日, *** 批准(国函[1991]4号)将松花江地区的方正县、宾县和佳木斯市的依兰县划归哈尔滨市。哈尔滨市的行政管辖区域从7区1县1市扩大到7区4县1市(县级)。
19 *** 年末,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中游,是全省的 *** 、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黑龙江省省会。北邻呼兰县,东接阿城市,南界双城市,西与肇东市毗连。全市总面积1675平方千米。总人口28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6.8万人;满、 *** 、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5%。市 *** 驻地道里区。
1993年6月1日, *** 批复(民行批[1993]117号)撤销五常县,设立五常市。
1996年8月11日,经 *** 批准(国函[1996] *** 号),松花江地区和哈尔滨市合并,组建新的地级哈尔滨市。新的哈尔滨市辖原哈尔滨市的呼兰县、方正县、宾县、依兰县和道里区、南岗区、动力区、平房区、香坊区、太平区、道外区,原松花江地区的延寿县、木兰县、巴彦县、通河县。原哈尔滨市代管的阿城市和原松花江地区的尚志市、双城市、五常市由省直辖,委托哈尔滨市代管。合并后的新哈尔滨市辖7区12县(市),265个乡镇、 *** 个街道,1541个居委会、3532个村委会。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哈尔滨市总人口9413359人。其中:道里区748313人、南岗区977432人、道外区383718人、太平区421806人、香坊区367382人、动力区410842人、平房区172011人、呼兰县632204人、依兰县3 *** 108人、方正县225513人、宾县538710人、巴彦县611556人、木兰县25 *** 72人、通河县203515人、延寿县237655人、阿城市638 *** 4人、双城市749182人、尚志市5827 *** 人、五常市888782人。
2004年2月4日, *** 批准了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的哈尔滨市辖道里、道外、南岗、香坊、动力、平房、松北和呼兰8个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7个县,五常、双城、阿城、尚志等4个县级市。
2004年2月4日, *** 批准(国函[2004]10号),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哈尔滨市太平区,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哈尔滨市道外区管辖。道外区人民 *** 驻北十四道街。(2)哈尔滨市设立松北区,辖原属道外区的松北、松浦、万宝3个镇,太阳岛、三电2个街道,以及原属呼兰县的乐业、对青山2个镇。松北区人民 *** 驻松北镇松北一路。(3)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2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 *** 驻呼兰镇南京路。区划调整后,哈尔滨市辖8区11县市,总面积5.3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由原来的1660.25平方千米,增加到4272平方千米,总人口954万人,市区总人口由过去的315.2万人增加到380万人。
2004年9月23日, *** 批准(国函[2004]80号):哈尔滨市人民 *** 驻地由道里区石头道街迁至松北区世纪大道(2004年11月1日黑龙江省人民 *** 黑政发[2004]83号文件批准)。原市 *** 驻地石头道街107号,邮编150010。
2006年8月15日,《 *** 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6]73号):(1)同意撤销哈尔滨市动力区、香坊区,组建新的香坊区。以原动力区和香坊区的行政区域为新设香坊区的行政区域。香坊区人民 *** 驻香坊大街。(2)将阿城市永源镇、巨源镇划归哈尔滨市道外区管辖。(3)撤销阿城市,设立哈尔滨市阿城区。以原阿城市(不包括永源镇、巨源镇)的行政区域为阿城区的行政区域。阿城区人民 *** 驻民权大街。8月28日,省 *** 下发了《黑龙江省人民 *** 转发 *** 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批复的通知》。哈尔滨市行政区划由原来的8区、11县(市)调整为8区、10县(市),市区面积由4272平方千米增加到7086平方千米,市区人口由398.96万人增加到4 *** .24万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哈尔滨市常住总人口10635971人,其中:道里区 *** 3762人,南岗区1343857人,道外区90 *** 21人,平房区190253人,松北区236848人,香坊区91 *** 08人,呼兰区7 *** 534人,阿城区596856人,依兰县388319人,方正县203853人,宾县551271人,巴彦县590555人,木兰县277685人,通河县210650人,延寿县242455人,双城市825634人,尚志市585386人,五常市881224人。
2013年9月,哈尔滨成为 *** *** 《黑龙江和 *** 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 *** 规划》国家战略 *** 的沿边开发 *** 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 *** 中心城市。
2014年,《 *** 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4]55号):同意撤销县级双城市,设立哈尔滨市双城区,以原双城市的行政区域为双城区的行政区域,双城区人民 *** 驻双城镇新兴大街99号。
2017年8月7日哈尔滨市当选2018年“ *** 文化之都”。11月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23位;12月获得“厕所 *** 优秀城市奖”,当选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哈尔滨市,简称“哈”,别称冰城,古称上京、会宁府、阿勒锦、滨江,是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哈尔滨都市圈核心城市, *** 批复确定的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全市共辖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7个县,总面积531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76.3万人,城镇人口709.3万人,城镇化率65.9%。
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中心地带,是中国东北北部 *** 、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欧亚 *** 桥的明珠,是之一条欧亚 *** 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起点,国家战略 *** 的沿边开发 *** 中心城市、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及“对俄合作中心城市”。
哈尔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 *** 两朝”发祥地,即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金朝之一座都城就坐落在哈尔滨阿城,清朝肇祖猛哥帖木儿出生在哈尔滨依兰,金源文化由此遍布东北,发扬全国,是热点旅游城市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哈尔滨话原属东北官话哈阜片肇扶小片。根据最新的东北官话标准,哈尔滨话被划分为东北官话松辽片,是全国最接近 *** 人民广播电台普通话发音的方言之一。与其他汉语方言相比,具有表达标准、清晰、明了的特点。哈尔滨的普通话普及程度明显好于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其他大部分城市。一些外国人认为,哈尔滨话好听、地道、没有奇怪的语调。哈尔滨人的发音与东北其他地区明显不同,哈尔滨市区与近郊区的发音都有明显区别。也正是这个原因,过去几十年中,哈尔滨为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台、文学艺术组织培养了大批成功的播音员和主持人。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 *** 。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 *** 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粱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俄式红汤)。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平原东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处东北亚中心区域,是之一条欧亚 *** 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哈尔滨东与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与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与绥化市、大庆市接壤,南与吉林 *** 春市、吉林市、延边 *** 族自治州接壤。哈尔滨市总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0198平方千米。
哈尔滨市区及双城区、呼兰区地域平坦、低洼,东部县(市)多山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 *** 阶地上:之一级阶地海拔在132~140米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和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拔145~175米,由之一级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和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浸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哈尔滨市重要农业区;第 *** 阶地海拔180~200米,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则逐渐过渡到张广才岭余脉,为丘陵地区。
哈尔滨是中国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的大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而夏季则显得短暂凉爽。春、秋季气温升降变化快,属于过渡季节,时间较短。
哈尔滨的气候属中温带 *** *** 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全年平均降水量569.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集中降雪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四季分明,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零下19度;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3度。
4-6月份为春季,易发生春旱和大风,气温回升快而且变化无常,升温或降温一次可达10℃左右。气温月际变化强烈,一般在8~10℃左右。7-8月份为夏季,气候温热湿润多雨,7月份平均气温19-23℃,更高气温达38℃。平均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气温月际差异很小,为各季之最。9-10月份为秋季,降雨明显减少,昼夜温差变幅较大,9月份平均气温为10℃,10月份北部地区已到0℃,南部地区2-4℃。11-次年3月份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有时也会出现暴雪天气。1月平均气温零下15℃-零下30℃,更低气温曾达零下37.7℃(1985年1月26日)。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的铁路枢纽,哈尔滨铁路局是全国十五个铁路局之一,北起古莲、南至兰棱、东达绥芬河、西到满洲里,外与 *** 接轨,内与沈阳铁路局相通。36条干线贯穿黑龙江省全境和 *** 部分地区,构成了欧亚 *** 桥的重要通道。2005年3月18日开始根据 *** 的统一部署,铁路局(集团公司)撤销下辖的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海拉尔5个铁路分局,实行直接管理站段的管理体制,截至2014年底,铁路营业里程6854千米,线路计长12516.9千米。
哈尔滨地处松花江中游,是黑龙江省水运的指挥运输中心。哈尔滨港口对俄 *** ,有 *** 水运贸易。1990年,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东北内河更大的哈尔滨航运站,引进和制造了平均时速高达65千米的水翼船,并投入松花江营运。19 *** 年,开通江海联运,船队首次从松花江经黑龙江下游出海,驶抵日本,开始了冲出内河、走向海洋的新 *** 。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并与 *** 远东部分港口相通,经过水路江海联运线,东出鞑靼 *** ,船舶可直达日本、 *** 、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由于松花江水位连年下降,严重影响了松花江的航运。2005年,水路运输各种货物309万吨。
如需了解松花江地区、哈尔滨原(东傅家区、西傅家区、新阳区、马家区、顾乡区、松浦区、王岗区、朝阳区、天恒区、滨江区)历史沿革,请阅读文章《我的家乡在哪里之哈尔滨市区划沿革》,谢谢阅读。
任世事变迁,终不改绿水青山,看风云变幻,永不忘 *** 家乡!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 *** ,如有不足与疏漏之处,欢迎指正,如发现文章有违反国家政策等规定,欢迎指导,本人将及时予以更正或删除!
好了,关于鱼网之乡在哪里和巢湖渔网之乡的介绍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