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命名戏曲之乡?菏泽地方戏两夹弦大全 - 之乡 -

菏泽命名戏曲之乡?菏泽地方戏两夹弦大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今天给各位分享菏泽命名戏曲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菏泽地方戏两夹弦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嘉祥镇的唢呐之乡
  2. 书画艺术之乡山东省菏泽市
  3. 菏泽有哪四乡之称

一、嘉祥镇的唢呐之乡

1、嘉祥是中国唢呐之乡。嘉祥镇驻地东北2公里五老洼出土的汉画像石第16石,刻有一幅完整的鼓吹乐队,左边2人右手执排箫吹奏,左手执鼓摇节相和;右边2人分别吹奏笙和笛;而中间1人所吹奏的乐器,上尖下圆呈喇叭状,正是唢呐。唢呐居中,笙、笛、排箫及鼓在两旁伴奏。这种鼓吹乐队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说明早东汉时期,嘉祥已有唢呐演奏,当时称为“喇叭”。“唢呐”一词是明代从波斯语音译而来。明万历十年(1582年),擅长吹奏唢呐的朝廷乐师赵廷音,随户部员外员张纶到嘉祥大张楼于庙村定居,其吹奏技艺遂在当地流传。明清时期,曾子后裔及地方官吏每年二、八月和冬至时节都要祭祀曾子,因而曾府设有唢呐班。时唢呐已成为 *** 、礼赞、迎送、喜庆、祭祀不可缺少的礼仪乐器,由官方延伸民间,成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

2、嘉祥唢呐演奏风格质朴豪放,高亢激昂,在传承中逐步形成为五大流派。东邻大运河与济宁接壤的疃里镇,以杨兴云为 *** 的“杨氏班”,受圣人礼乐影响,以大型祭礼套曲为主要演奏内容,古朴典雅,庄严肃穆,吹打并重,气势恢宏,清末以前多为官府祭祖拜寿雇用。西接菏泽地区的老僧堂乡,以曹瑞启为 *** 的“曹家班”,音色纯正,柔和甜美,尤以演奏《婚礼曲》《百鸟朝凤》等喜庆曲牌为特长。以大张楼镇任同祥为 *** 的“任家派”,除演奏《大开门》《落子》之外,还以戏曲曲牌和曲艺曲牌为主,音色明亮,感情细腻。以赵兴玉为 *** 的黄垓乡“赵家班”,地处嘉祥、郓城、梁山三县交界,广纳县内外优秀曲牌,形成了音色宽厚、高昂明亮、粗犷豪放、力度较强的独特风格。南部山区以山清水秀、武术杂技著称的纸坊镇,涌现出贾传秀为 *** 的“贾家班”,音色清脆,起伏激荡,趣味横生,常以咔戏、吹戏及《大开门》曲牌为主,还吸收揉进了魔术、杂技、灯光等多种特长和技巧,常以《火烧葡萄架》《二龙吐须》等节目博得观众喝彩。

3、嘉祥唢呐按曲式题材可分单曲牌体、曲牌连坠体、曲牌变奏体、戏曲曲牌体以及新编曲目5种类型,专业人员挖掘整理了123首濒临失传的传统曲牌,刻印成册,有30首载入《中 *** 间音乐集成?山东卷》。大型历史祭祀套曲《拜鼓曲》尤为珍贵,堪称鼓吹乐中的黄钟大吕。

4、1996年,嘉祥县被 *** 命名为“中 *** 间艺术(唢呐)之乡”。1996年5月组织70余人的唢呐方队参加齐鲁民间艺术展演,获红牡丹奖。1997年2月,组织40多名唢呐乐手 *** 济宁市参加山东省民乐大赛,获集体一等奖。1999年11月,伊双来等3人 *** 济宁市赴四川重庆参加全国第九届群星奖汇演,鼓吹乐《儒乡鼓钧》《拜鼓曲》获群星奖。2006年6月,“嘉祥鲁西南鼓吹乐”被 *** 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书画艺术之乡山东省菏泽市

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是闻名遐迩的书画艺术之乡。全市总面积12239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887.6万,拥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菏泽市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牡丹城”、“书画之乡”、“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

菏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名人辈出。从古代的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到近代的牛千古、卜昭信、张凤集、李眉川等,再到现代的吴东魁、王兆石、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刘昌杰、高观凌、于玉军、李明晋、曹明冉、冯训文、李玉凤等,菏泽的书画艺术界星光熠熠。

菏泽书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热爱,更伴随着 *** *** 的春风而兴起群众 *** 的书画热。近年来,习书画者遍布城乡,书画展览活动频繁,书画队伍逐渐壮大。全市成立了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

菏泽书画艺术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本地,还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菏泽的书画产业已形成城市、乡村于一体的 *** ,如菏泽城内的马海书画产销一条街、曹县邵庄农民书画之乡已初具规模,巨野县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的称号,该县农民书画作者近2000人,年书画产值达2000多万元。曹州书画院作为全国地市级更大的书画院,建院以来已举办书画展览200多次。

菏泽书画艺术的繁荣,是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 *** *** 以来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版画、雕塑,菏泽的书画艺术家们以创新的精神,传承了悠久的中国艺术传统,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菏泽市巨野县农民书画展在省城饮誉,展现了农民书画艺术的魅力,成为山东省文化先进县的重要成果。

曹州书画院创建于1985年,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集书画研究、创作、展览、交流、收藏于一体,是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机构。曹州书画院建筑结合了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园林风格,内部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是菏泽对外 *** 的窗口,书画活动的中心,参观旅游的重要景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画院定期举办各种展览,编辑出版画册,开展书画交流活动,同时,还设有赵登禹纪念馆,展示 *** 名将赵登禹将军的光辉业绩和爱国主义精神。

曹州书画院被评为地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文化下乡先进集体”和“地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 *** 年被国家 *** 收入《中国旅游信息库》,1997年入编《中国著名风景名胜旅游景区大观》,被中国文联在曹州书画院设立“中国文联文艺家生活创作基地”。曹州碑廊全长近500米,内容丰富,以赞颂国花牡丹的历代诗词和牡丹风采为主,汇集了众多名家作品,成为集现代书法家作品之大成的亮丽景观。

巨野县的书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秦汉时期开始,经过宋代、清代和 *** 时期的发展,形成了以刘藻为 *** 的一批书画家群体。新中国成立后,在 *** 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巨野县的书画艺术又得到了新的提高和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多位国家和省级美协会员,市县级会员数量众多,群众 *** 的各类书画组织遍布全县,形成了集创作、销售、装裱于一体的大型绘画点和以工笔牡丹为主的产销 *** 。

巨野县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书画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2000年,巨野县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巨野农民绘画之乡”,为巨野县农民书画走向市场、形成书画产业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巨野农民书画家协会、中国巨野农民书画销售总公司成立,2002年,中国巨野农民书画院暨巨野农民书画研究会成立,为菏泽文化大市的创建增添了新的亮点。

菏泽命名戏曲之乡?菏泽地方戏两夹弦大全-第1张图片-

这些年来,巨野县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巨野县的文化品位,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巨野县农民书画家们以创新的精神,传承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同时也吸收了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巨野县的书画艺术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三、菏泽有哪四乡之称

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灿烂的菏泽文化、艺术。菏泽市素有“牡丹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的美称。“牡丹之乡”驰名中外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解放后,特别是 *** *** 以来,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 *** 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之一香学会、国花研究会, *** 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自19 *** 年起,菏泽市举办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为宗旨的菏泽国际 *** 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戏曲之乡”名不虚传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异彩纷呈,享有“戏曲之乡”的美名。现有传统地方戏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曲剧、柳子戏、四平调和豫剧;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的,有“天下之一团”之称。菏泽戏剧有过辉煌的历史,不少剧团都曾调省晋京演出过。1959年10月 *** *** 观看了定陶两夹弦《三拉房》剧目,19 *** 年春, *** *** 长观看了柳子戏《向阳人家》等剧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 、 *** 等 *** 和国家 *** 都看过菏泽的地方戏,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些剧目如《老羊山》、《墙头记》、《孙安动本》等,还被拍摄成电视、 *** 。地方戏曲在历届全国、全省戏剧汇演评比中,多次捧回大奖。《龙门渡口》、《走出大山》、《法魂》、《选村官》还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历史剧《包公卖官》参加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演出,并获得九项大奖。菏泽市的文学创作一度走在全省地、市前列,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作者,创作出了不少引起省内外文学界注目的文学作品,个别作品还受到全国文坛的关注。电视剧《阿里山的女儿》、《 *** 少年》在 *** 播出,受到社会的好评,电视剧《阿里山的女儿》并入选山东省第五届“精品工程”奖。戏剧事业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社会认可、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如马金凤、崔兰田、刘君秋、刘桂荣、刘桂松、李京华、张文英、朱桂芹、王凤云、何西良等。中年演员朱桂芹还夺得了第十六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青年演员刘翠芳夺得河南“香玉杯”戏剧大赛金奖。孙鸿雁、李俊山等9名青年戏剧工作者勇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戏剧擂台赛,并多次捧回大奖。目前,全市现有县区剧团11个,各类民间演出团体200多个。“武术之乡”久负盛名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菏泽市人民历来崇文尚武,人才辈出,清朝科举中武状元2人,武进士30多人。流传的武术拳种如梅花拳、洪拳、猴拳、少林拳、太极拳等达39个之多。解放前菏泽各县大都建有国术馆。建国后,优秀传统武术艺术得到了弘扬,特别是 *** *** 以来,全市的武术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以国家、集体办、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有各类武术及社团1828个,其中学员在百人以上的武术馆校36处,较有影响的宋江武术院、曹州武术馆、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等招生都在千人以上。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鄄城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群众武术活动遍布城乡,全市有80%的乡镇,40%的行政村开展有武术健身活动,全市有30多万人参与武术运动,男女老幼习武者到处可见。近年来,武术馆(校)办学水平逐渐提高,优秀人才成批涌现。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 *** 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书画之乡”名闻遐迩菏泽市历史上书画名人众多,宋代晁补之、李昭己、何氏家庭、曹氏家庭都为书画艺术留下了宝贵历史遗产。较知名的近代书画家有牛千古、李眉川等,现代有晁楣、田伯平、何方华、张得蒂、包备五、鲁风等。真正群众 *** 的书画热活动是伴随着 *** *** 而兴起的。近年来发展较快,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各级各类书画展览活动不断,书画队伍逐渐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20多个,全国书协、美协会员5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200多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业余)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营销门市300多个,从业人员2000多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菏泽命名戏曲之乡和菏泽地方戏两夹弦大全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菏泽 地方戏 命名 大全 曲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