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酉阳油茶之乡简介,以及酉州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重庆酉阳土家族有详细介绍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与湖南、湖北、贵州毗邻。酉阳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地,全县幅员面积 *** 平方公里。重庆面积更大的县,有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通过,人口81万。邮政编码409800。自治县人民 *** 驻钟多镇。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youyangol ***
动植物资源多达千余种。银杏、红豆、秃杉、珙桐为我国珍稀树种,峰猴、大鲵为国家保护动物。油桐、乌桕、生漆、五倍子等大宗传统土特产品。野生猕猴桃产量大,品质优。青蒿、杜仲、共同柏、天麻、金银花是优质名贵中 *** 材。矿产资源有汞、锰、锌、镁、硫等。汞的探明储量为480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汞县。草食牲畜是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山羊饲养量达80万只,黑山羊、乌骨羊、黄羊是当地优良品种,乌骨羊已被认定为市级地方优良品种。水能蕴藏量43.5万千瓦,可开发量22万千瓦,已开发6.8万千瓦。著名的河流有乌江、阿蓬江、酉水河。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主要景点有桃花源、龙潭古镇、龚滩古镇、酉水河、百里乌江画廊,笋岩大峡谷、大板营原始森林等。桃花源至龙潭古镇风景区令人神往酉阳县境内交通畅达,国道319线、326线从境内穿过成为重庆东南出渝至湖南的主要通道。乌江是酉阳连接外地的水上走廊,30万吨级的龚滩镇乌江码头,180吨的客货轮从这里开往重庆、武汉、上海。纵横阡陌的乡村公路连接了全县32个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14个镇、25个乡:钟多镇、龙潭镇、麻旺镇、酉酬镇、大溪镇、兴隆镇、黑水镇、丁市镇、龚滩镇、李溪镇、泔溪镇、后溪镇、苍岭镇、小河镇、涂市乡、板溪乡、铜鼓乡、江丰乡、可大乡、偏柏乡、五福乡、木叶乡、毛坝乡、花田乡、后坪坝乡、天馆乡、宜居乡、万木乡、两罾乡、板桥乡、官清乡、南腰界乡、车田乡、腴地乡、清泉乡、庙溪乡、浪坪乡、双泉乡、楠木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元置酉阳州。1913年改县。因县在酉水之阳,故名。1983年改为自治县。
2000年,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3个镇、7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94287人,其中:钟多镇 44753人、龙潭镇 9617人、龚滩镇 55 *** 人、钟岭乡 4788人、涂市乡 6903人、钟南乡 8782人、山羊乡 1802人、板溪乡 8729人、铜鼓乡 *** 13人、红井乡 6133人、小坝乡 12287人、银岭乡 4685人、黑水乡 9363人、毛坝乡 6050人、马鹿乡 3057人、花园乡 3134人、花田乡 3084人、大涵乡 5776人、兴隆乡 9103人、土坪乡 4948人、泡木乡 1959人、木叶乡 4177人、细沙乡 2932人、小成乡 2037人、酉水乡 8533人、五福乡 7939人、老寨乡 5776人、沙滩乡 3956人、可大乡 6694人、柏溪乡 5374人、酉酬乡 8148人、新溪乡 3535人、沙田乡 5372人、后溪乡 11150人、田坝乡 6345人、偏柏乡 6843人、麻旺乡 18833人、泉孔乡 3778人、泔溪乡 8120人、米旺乡 6603人、亮垭乡 *** 53人、桃鱼乡 3704人、腴地乡 7971人、车田乡 5566人、渤海乡 13525人、龙东乡 10039人、自竹乡 4004人、木桶乡 19 *** 人、苦竹乡 10227人、井岗乡 5366人、青华乡 3216人、李溪乡 11614人、蚂蟥乡 94 *** 人、天山乡 4627人、南腰界乡 7084人、南龙乡 7878人、小河乡 7207人、小岗乡 7750人、铜西乡 9341人、双桥乡 5215人、板桥乡 6300人、楠木乡 4757人、官清乡 6 *** 9人、丁市乡 7668人、董河乡 7502人、宜居乡 6978人、铺子乡 7790人、万木乡 9036人、后兴乡 5526人、后坪坝乡 6962人、天馆乡 9128人、中坝乡 4858人、沿岩乡 9070人、罾潭乡 5379人、两罾乡 6956人、清泉乡 6624人、苍岭乡 6393人、双泉乡 10139人、岭口乡 5377人、庙溪乡 12360人、浪坪乡 7760人、大河口虚拟乡 2710人。
二、苗族介绍
1、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 *** 传》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 *** 族服装之最。苗族服饰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2、苗族服饰由于 *** 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有地区差别,但都保持一种从古至今的传统款式。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 *** 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 *** 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百褶裙,图案花纹色彩斑斓,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好五色衣服”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苗族男子的装束则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
3、我们所说的苗族服装的款式多样,主要是指苗族女 *** 的节日盛装或者叫礼服。苗族服装按地域可分为五种型制: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种。
4、黔东南苗族服饰:流传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和都匀、荔波、三都、兴仁、安顺,广西融水、三江等区域。上衣有大领对襟或右衽半身。百褶裙长短不一,佩戴各式围腰和绑腿。发髻也有较大差异。黔东南苗族服饰大约有30多种款式。
5、黔中南苗族服饰:主要流行于贵阳、龙里、贵定、惠水、平坝、安顺、平塘、罗甸,云南的丘北、文山、麻栗和广西隆林等地。其特点是以黑、白、蓝色线绣衣裙或蜡染。大领对襟开,百褶裙,包头帕或头巾,髻发。黔中南苗族服饰有5种款式。
6、川黔滇苗族服饰:主要在川南、黔西、黔西北和滇东北、桂西北以及云南昭通、威信、楚雄、金沙等地。衣料主要是麻布,服饰色彩较浅,蜡染工艺普遍。服饰和发型多种多样。
7、湘西苗族服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松桃、四川秀山、酉阳、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有多彩头帕和变型式样,服饰亦有8种。
8、海南苗族服饰:由于海南苗族受当地黎族服饰的影响,苗女穿右偏襟长及膝部的长衫,仅一扣,无领,蜡染短裙,以黑、红色为主,花纹较少,束发,包一绣图案花纹的头巾,外面再盖一条绣有花边的尖角头帕,套上一条红带子垂在背后,显出与其他地区的苗族服饰的非常不同。
三、土家族的介绍
1、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2、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 *** 多神。
3、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4、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5、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6、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7、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
8、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 *** 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9、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10、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 *** 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11、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四、苗族的简介
1、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资料,苗族先民更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祖先是蚩尤,“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
2、唐宋以前,曾有“三苗”、“ *** ”、“荆蛮”、“五陵蛮”等称呼。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从若干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
3、关于苗族族源,与早在4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被史籍称为“ *** ”的氏族或部落有联系。有人认为古史传说时代的蚩尤为今日苗族所尊奉的始祖,与苗族有亲缘关系。
4、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都有苗族先民活动。秦汉时,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区定居,小部分继续迁徙到黔东南都柳江流域。
5、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 *** 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
6、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