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红糯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中国糯米之乡,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红糯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一、红糯米与红香米有什么区别
1、红糯米其实就是红稻米,即胭脂米,全称为“御田胭脂米”,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作物,原产于河北省丰南县玉兰庄。此米呈椭圆柱形,比普通 *** 稍长,营养极其丰富,里外都呈暗红色,顺纹有深红色的米线,煮熟时色如胭脂、异香扑鼻,味道极佳,同白米混煮亦有染色传香之特点。
2、胭脂米指汉 *** 产红香米,胭脂米以其色红,气香,味醇称奇于世。香米呈形状稍扁,做米饭浓香四溢,久放不馊。为历代陕西供奉朝廷贡品,有“清热润肺,宁心爽神,滋补肾肝”之功效。
3、胭脂米来源自古老的胭脂稻,胭脂米还不止一个单一品种,有所差别。国内现存胭脂米包括康熙胭脂米、玉田胭脂米、皇宫胭脂米。胭脂米并非血糯米,也不是红米,颜色深于普通红米、营养价值更高于普通红米。
4、汉中红香米由两千多年前西汉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首先发现,并在他的家乡城固县和洋县进行种植。香米的生长对水土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洋县只有个别村庄种植,亩产只有100公斤上下,所以格外珍贵。
二、中国十大红枣之乡
山西稷山县板枣,在十大明枣中排名之一,该枣的种植历史,已经超过了一 *** ,历朝历代,都是皇宫进贡的佳品,鲜红美味,营养丰富,也被称为“中华枣中之王”,稷山板枣吃起来清香昧甜,口感细腻无渣,皮薄、肉厚、核小,常吃对健康十分有益。
稷山板枣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光照时间长,海拔低,气温高,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板枣在这种环境下,容易积累糖分,有的大树单产可达上百公斤,稷山种植板枣的村庄,总共也就那么几个,总产量也才10来万斤,一半内销,一半外销。
若羌枣产自新疆若羌县,新疆产红枣的地方很多,若羌枣与其它品种相比,个头不占优势,但含口感绝对棒,糖分高,皮薄肉厚、果实饱满、肉质细腻,拿起一个枣,掰开能扯出金丝,因此若羌枣也被称为“仙枣”。
目前,若羌县枣树的种植面积有16万亩,年产3万吨以上, *** 根据质量不等,大概在15-100元不等,当地依靠红枣产业,种植户纯收入已达到14000元,这里属于塔里木盆地的东边,干旱气候,降水量少,干燥高温,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枣树生长。
和田枣产自新疆和田地区,颗粒饱满、果肉厚实、皮薄核小,每一颗和田枣都赋予了自然的精华结晶,堪称“枣中极品”,枣树用冰山雪水灌溉,全年220天无霜期,拥有最适合红枣生长的碱 *** 沙化,而且没有任何污染,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更高。
和田大枣在市场上名气很大,鲜食、煮粥、泡茶,多种选择方式,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多几十倍,肉厚、颜色好、干而不皱。
黄河滩枣,顾名思义,长在黄河滩边的枣树,距离黄河大概1500米的地方,俗称“滩枣”,学名“木枣,是山西的名枣之一,地处山西和陕西交界处。
山西临县、兴县,陕西清涧县、延川县 一带,都是有名的黄河滩枣之乡,灌溉的是黄河水,果肉甜软润香,个头颇大,俗称“人参果”。
金丝小枣由酸枣进化而来,鲜红色个头不大,肉质清脆,掰开一个枣,能看见糖分果胶,缕缕金丝粘在果肉之间,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耀,金丝小枣的名字,也由此而来,金丝小枣适合长途运输,肉薄而坚韧。
金丝小枣最出名的地方在河北沧州,也是当地的著名特产,早在战国时期,沧县、河间、献县等地,就靠种植枣树生活,一直是有名的小枣盛产之地,乾隆皇帝 *** 之时,曾来品尝过,金丝绵绵、甘露可口,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灵宝大枣位于河南灵宝市,沿黄河沙壤地带,该品种适合晒枣干, *** 酸枣,果实大,含糖量高,食用时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道,不但个头大,产量还特别高,在三门峡地区,灵宝大枣名气更大,单果最重33克。
交城骏枣位于山西吕梁市交城县,这里干旱少雨,山区温差大,适合种植枣树,枣有四大特点,味甜质脆,色泽深红,皮薄肉厚,核小果大,被亲切的誉为“枣后”,果肉占比大,有故“八个一尺,十个一斤”的说法。
根据历史记载,交城骏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曾是皇家贡品,在1987年,交城骏枣还登上过国宴,交城骏枣年产3000吨,主要集中在吕梁山东侧。
壶瓶枣主产山西太谷、清徐和太原等地,产量大,果形好看,深红色,肉厚,质脆,汁多,味甜,市场上常见的蜜枣,大部分来自壶瓶枣,壶瓶枣在山西多次获奖,包括“十大名枣”、“山西四大名枣”等,当地种植红枣的历史悠久,民间有“每日三颗壶瓶枣,身体强健不服老”的说法。
阜平大枣又称阜平吉祥大枣,是河北保定市阜平县的特产,地处太行山脉,浅山丘陵区,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能达到190天,特点表现为光泽度高,肉厚核小,果肉细腻,甜酸可口,糯 *** 强。
阜平大枣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大枣之乡”的称呼,现有各种枣类加工点400家,总值达2700多万元,生产规模12万亩,年产量6万吨。
新郑大枣又名鸡心大枣,是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特产,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凭借这些特点,新郑大枣成为同类中的佼佼者,素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大枣甜似蜜”的说法,新郑大枣可追溯到8000年前,有遗址出土证明,先民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已开始种植大枣。
新郑大枣年产红枣15000吨,被国家 *** 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也是被扶持的重点对象,备受人们青睐,现有六月鲜枣、 *** 枣、八月炸枣,多个品种,甜蜜多汁,鲜食更佳。
除了以上较为出名的十个产地,中国还有很多的“红枣之乡”,山东乐陵的金丝小枣, *** 的宁阳大枣,枣庄红枣,石家庄赞皇大枣,阿克苏红枣,清涧狗头红枣,大荔冬枣,甘肃临泽小枣等,品种都很优秀。
三、英红:红茶之乡稻耕之源
1、英红镇位于英德市中部,北江自北而南贯穿镇境,建有300吨、500吨水运码头两座,航运北达韶关,南至珠三角。这里既有万亩翡翠般的茶园、果园和长达五公里、风光明媚的江岸景观,又有狮石山古人类活动遗址等人文景观,还有浓郁的 *** 归侨民俗风情。
2、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目前,正扩建大型吞吐量河运码头。英红镇将充分利用北江这一“黄金水道”,实现新的跨越和发展。
3、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韶州三个产茶县之一,而英红则是英德茶叶的主产地
4、4月7日,记者来到英红镇的几处茶园。春天的英红镇山村,茶香漫过田野,一棵棵茶树被雨水洗刷后显得格外青翠。茶园里到处都是穿梭忙碌的采茶人,她们灵巧的双手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一会功夫,竹篓里便装满鲜嫩的茶叶。
5、茶园管理人王其成告诉记者,他是 *** 归侨,到英红已有37年了,一直从事茶叶的种植和管理。“我们2009年开始种植茶叶,至今共有英红九号、金观音、黄金桂等六个品种800多亩,而且用有机肥种植,茶叶绝对上乘。另外,这里是山边坡地,每天早晨云雾缭绕,茶叶青翠,看着就是一种享受!”聊起茶叶品质,刚刚结束今年之一轮采茶的老王显得十分自豪。
6、据说,英红茶产业的发展和老一辈 *** *** 家陶铸还有很深的渊源。19 *** 年3月14日,时任 *** *** 中南局 *** 兼广东省委 *** 的陶铸取道英德赶赴阳山考察途中,听说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即后来的英德硫铁矿、英红茶厂、英德监狱)的茶地长势良好立即改道现在的英红镇坑口咀。一到茶地,看到 *** 绿油油的茶树,陶铸高兴地把它形容为“绿色的地毯”,并当场提出“英德之一步种茶10万亩(国营、集体各五万亩)”的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规划,陶铸与同行的 *** 李一清商量,决定成立“中南茶叶研究所”兴办“广东茶叶技术学校”,并将英德新生联合企业公司更名为“广东省英德茶场”,在资金问题上给予大力支持。
7、正是这一趟临时视察,英德开始了群众 *** 种茶运动的蓬勃发展。此后,“英德茶区”逐渐形成,当地茶园面积超过6000公顷,茶叶产量突破4375吨,成为我国20多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国茶叶出口商品基地。20世纪50年 *** 始,英红茶厂就以茶叶 *** 为主要经济支柱,其生产的红茶、绿茶畅销国内外,是英德茶叶的主要品牌。英红镇发展了红旗、红卫、红桥、红光四大制茶厂。英德农场研发培育的英德红茶被誉为“中国红茶后起之秀”、“红茶中的新花奇葩”。近年来,英红镇发动农户新种高香名优红茶,争取在十二五期末真正建立起“万亩名茶基地”。
8、在英红镇云岭居委东南面约两公里的狮石山南麓,有一处中石器时代的遗址牛栏洞遗址。狮石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相对高度约百米,周围是石灰岩地区的蚀余丘陵山地。狮石山下南侧有一条宽约25米的古河道经过,在东南2公里处注入北江。牛栏洞是因当地村民在洞中圈牛而得名
9、记者走访牛栏洞遗址看到,这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山洞,周围有几丛竹子,沿一小段石阶而上,洞口上方垂立着几根石柱,仿似牛栏,据称是后人根据洞名特意建成。洞内并不大,还可见当年的挖掘痕迹。随行人员介绍,此洞主要为廊道型发育,在较深处洞顶有落水洞使局部呈裂隙型。全洞平面略呈曲尺状,分为前、中、后洞,整个遗址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3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10、1996年和1998年,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文化局、市志办、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分别进行试掘和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共41个种属)和少量磨制石器、骨器、蚌器、陶片和人类的牙齿、骨骼等化石。证明这是一处古人类长期活动、居住的遗址。其丰富的出土文物较好地显示了旧石器文化向 *** 文化发展演变的形态,是广东继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遗址之后第三处具有中石器文化典型意义的洞穴遗址。2011年再次进行一个多月时间的补充挖掘,洞内发现的非籼非粳水稻硅质体,首次将岭南地区稻作遗存年代,前推至距今12000年至14000年。专家称,“这一发现对本地区水稻起源的研究以及推动相关农业史经济发展的探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为探讨岭南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实物和资料”。经考察组最后论证:英德狮石山牛栏洞遗址是人类最早的稻作遗存和遗址,也即是人类稻耕文明的原始地!
11、英红镇的前身为英红华侨茶场,始建于1951年,因此英红是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更大的侨镇,侨乡特色十分浓郁
12、“英红镇经历了 *** 场-省直"五·七"干校-知青场-华侨茶场-华侨管理区-镇的六次沿革!”英德市侨联 *** 钟有邻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 *** 有一万多名华侨 *** 回到国内,安置在英红华侨茶场。在这个占地面积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约13000多名 *** 难侨侨眷,占全场总人口的76%,使这里成为全国安置归难侨最多的华侨农场,也形成了全国最多 *** 归侨聚居的地方。
13、归侨在接受英红当地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带来异地侨居国的生活习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风情,大大丰富英红的地方人文文化。这些 *** 归侨居住的村落与当地村落有着明显区别,他们并非同一个宗族聚居生活,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之前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也不尽相同。
14、这些归侨侨眷到英红后,仍然保留着在 *** 时的过年习俗:吃粽子、扣肉和年糕。据说吃粽子可以暖胃、强身健体,所以每年春节 *** 都会配给或供给定量糯米。春节前几天,家家都要包上数十斤甚至上百斤粽子,每只粽子有3-5斤重,春节可作为礼物送人;大年糕是用糯米磨浆与红糖蒸制而成,像个超大型的圆饼,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熬扣肉则用猪腩肉熬熟后,再抹上红糖用油炸,使肉红亮、甜香而不油腻。有些侨眷还会烹制别具风味的“狗肉扣”。此外,由于他们在 *** 生活时,多数是从事农业生产,习惯于使用顶尖圆边、具有浓厚 *** 特色的帽子,有归侨便学会了该帽的 *** 工艺。因而,现在英红集市仍有不少这些“ *** 帽”卖。据悉,因 *** 当地盛产竹子,所以该帽均以竹子为材料,骨架由竹枝制成,帽体全部由竹叶 *** 。帽底深且尖,既可遮荫又可盛物。
15、近年来,英德市努力促进侨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 *** 、省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建成一幢幢新的安居房,解决了部分困难归侨的危房和住房问题,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如今,走入英红镇 *** 对面的“侨心居”,一排排新楼房整齐宽敞,每排楼房中间有专门置放农具的杂物房。侨民在绿树草地间闲话家常,生活十分安乐。
16、大站镇位于英德市中部、北江东岸。她地理位置优越,京广铁路贯穿镇境南北,英佛公路、银英公路,路路通南北;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具,有着远近弛名的长湖风景区,还有广东省更高的风水塔之一文峰塔。
四、普洱茶茶王树之乡南糯香红的历史谁知道哇
南糯山半坡寨,居住的是爱伲族,这是所产的茶叶在历史上早已驰名中外,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所记载的“二月间开采,蕊及细而谓之毛尖”的茶叶就产于南糯山,也叫“南糯白毫”。而“小而圆者名女儿茶”的茶叶,传说是南糯山姑娘寨的“女儿”所采。由于南糯山已盛产茶叶, *** 时期云南思普企业局,曾于1939年派 *** 愚,在南糯山开办思普茶厂,自行发电,用机器加工绿茶、红茶、砖茶、七子饼茶销往内地、国外。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