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道明竹编之乡在哪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广东竹编之乡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成都竹艺公园在哪里啊
竹艺公园位于崇州市非遗竹编小镇道明镇。
崇州无根山竹艺公园,在这里我们可以静心亲近自然,在这里感受“山水田园,生命崇州”的城市风光魅力。无根山竹艺公园,整个公园是受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同时它也是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得名。
走进竹艺公园,重识山林之趣、乡野之隐、竹林之韵。公园内许多建筑都全部是采用竹子作为主材料,包括公园内部最受游客青睐的“旋转楼梯”都是用竹子 *** 而成。整座楼梯不仅外观独特,而且非常有艺术感,超级适合拍照。
无根山竹艺公园,整体规划面积为2.04平方公里,依托崇州大美田园、竹海山林、河溪湿地,表达道明的在地文化。整个公园中全部都是竹子的身影,公园内随处都可以看见竹编艺术文化的展现,一颗颗竹子在公园内编制出一副“天府乡游”画卷。
崇州无根山竹艺公园,在公园的内部打造了许多非常有标志 *** 的建筑,其中最有 *** 的建筑是“双子建筑”,在这里包括了:竹子文化体验馆和熊猫餐厅,两座建筑的主色调全部均为白色,两座建筑中间打造的:一条环形空中廊道串联起两座建筑。
整个无根山竹艺公园,在园区的内部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景观以及游玩项目,其中比较有 *** *** 的:登云小火车,百竹幽径,熊猫餐厅,旋转竹艺楼梯,青云栈道,古熊猫博物馆,半山草庐,彩云 *** 等多个值得游玩观赏打卡的地方。
在崇州无根山竹艺公园,既可以拓展视野、也可以丰富知识,更好地了解竹编文化。整个公园主要是以“赏竹、食竹、居竹、学竹”作为主题,以运动、康养、研学、文创、博览等业态作为主要的休闲观光资源,让这个全国首个竹艺公园,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游玩路线推荐:游客中心开始---竹文化体验馆---熊猫餐厅---百竹幽径---欢乐竹岛---彩云 *** ---同心亭---半山草庐---白塔斜阳---岷山晴雪---青云栈道---云朵书吧---登云小火车---一线天---结束。
二、竹编之乡的道明竹编
1、道明镇位于崇州西北部,距崇州市区6公里,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素有竹编之乡的美誉,全镇5800多户农户中有30%以上专业从事竹编。
2、道明竹编是以道明镇为中心,辐射我市济协、东关、白头、公议等乡镇的农业产业带。道明竹编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特别是从清代初年,至今的300多年时间里,道明镇竹编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一棵棵糍竹,经过去青皮、剖片、日晒、划篾丝、染色等工序后,再通过编、绞、琐、 *** 、拉、穿、扣等工艺技法,编制出造型悠美,工艺精湛,丰富多彩的竹编工艺品、日用品等。包括各式篼、篮、盘、瓶、灯、扇、盆、椅、画近15个大类,800多个花色品种,艺术竹编有壁挂、花 *** 、茶具、凉帽、竹包、仿古家具、竹丝彩绘等,尤其是竹编书画堪称一绝。道明竹编制品,以其新颖、独特的外型,常常作为馈赠佳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享誉全国,甚至远销海外。19 *** 年道明镇被四川省文化厅命名为竹编艺术之乡。2004年道明竹编被收入由 *** 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主编的《中 *** 间艺术之乡概览》。上世纪80年代,道明镇的赵思进等4名竹编 *** 曾先后走出国门,到哥伦比亚、牙买加、格林纳达等国家,传授竹编技艺,受到所到国及其人民的热烈欢迎。
3、道明竹编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可谓意义深远,利在当代,造福千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国家授予竹编工艺之乡道明镇,竹编技艺代代相传已有 *** 以上。道明竹编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反应了川西本土的乡土文化,展现了川西地区古蜀文化风采的一道风景线,是川西地区唯一保留较完整的竹编工艺,其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近年来,因为工艺落后、技术老化、身怀绝技的竹编艺人后继乏人等原因,已经没有多少人从事竹编了,川西之一竹编市场也不存在了,道明竹编工艺日渐萎缩,产品大多是生产中使用的蔸箩等大路货。
4、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能够从事道明竹编工艺的艺人必然会远离我们而去,而却没有人任何一个年青人再能从事该项工艺,致使该项无价的非物质文化面临濒绝的现实。崇州市道明镇日前举办了首届竹编艺人现场表演赛,邀请40余名竹编高手到白塔湖畔参赛。“下一步,就要加大 *** 投入,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和动员全民参与,做好遗产保护、管理和监测,建立一套针对文化遗产资源和文化旅游业的新管理体系。”昨日,崇州市文化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5、“虽然入选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道明竹编不能成为‘活化石’,应该从工艺、品种等方面借鉴其他竹编的经验。”道明镇有关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恢复道明竹编的勃勃生机,目前,道明竹编已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川西之一竹编市场”,组织竹编户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6、“为了‘道明竹编’的明天,我们需要对竹编工艺进行‘大换血’。”道明镇主要负责人表示,“道明竹编”入选成都市之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该镇将制定有关产业发展规划,使“道明竹编”成为促进当地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亮点。快!太快了!不到半个小时,就编织出了一个如此漂亮的宫灯外罩,这样的灯罩一般人至少要一个钟头。昨日,道明竹编的故乡-------崇州道明镇在白塔湖畔举办了首届竹编艺人现场表演赛,40余名竹编高手参赛,几位来自邛崃的观摩学习者看到众多高手竞技的场景,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
7、道明竹编有2000多年历史,分篼、篮、盘、碗、灯、扇等150多个大类,3000余种花色。1995年,道明镇被 *** 授予竹编之乡称号。
8、竹编之乡能工巧匠的表演果然名不虚传。有着50多年竹编历史、今年66岁的康清明仅用40分钟就编成了一个精美的果盘。12岁的女孩小杨已有4年的竹编历史,一根根的篾条在她手里如丝带般柔顺,上下飞舞,不大工夫,一个精致的竹编花盘便呈现观众眼前。其他参赛选手也纷纷亮出拿手绝技,穿、 *** 、钉、锁、缠、套等技巧一一展示。两个小时里,果盘、灯笼、花瓶等一个个竹编工艺品相继从表演者的手中诞生。
9、前有福建竹编,后有江安竹编、青神竹编。与这些竹编新军相比较,我们镇的现在确实有滑坡之忧。道明镇 *** 吴敏对道明竹编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最主要的是工艺落后、技术老化、竹编艺人后继乏人。这次表演赛实际上是'道明竹编'创新人才的一次海选,只不过是悄悄进行,我们不想让比赛给竹编户增加压力。
10、通过镇竹编协会工作人员的详细记录,大赛组委会从竹编外形、品相、编织手法等标准评分,遴选了15名选手进入镇上的竹编创新技术开发人才库。这15名选手年龄更大的70多岁,最小的25岁。近期,将组织他们到青神县学习参观--师傅反过来向徒弟学习啊,青神的技术是道明传过去的。争取创新出一批有艺术含量和市场价值的竹编产品打入市场,重振'道明竹编'的辉煌。方驰本报记者李微敖叶荣部分市民昨日打进 *** ,表达了同一个心声:有些非物质文化濒临失传, *** 重视并对此进行保护,真是一件好事。
11、王先生说,除了扬琴外,要保留那些街边艺术(如道筒、荷叶等)很难。保护非物质文化的专业人员李凤鸣建议,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对成都的非物质文化进行好好保护。
12、金先生则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手艺形式内容老化,应该在保持原有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新,还要走精品型发展,甚至可以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拓广到国外。 *** 在这方面应该做出很具体的保护 *** 和引导 *** 的措施。前有福建竹编,后有江安、青神等竹编新军--虽然崇州道明竹编在川西坝子久负盛名,近来道明镇竹编协会会长雷文全却有些担忧。
13、道明农民素有竹编传统。竹编与棕编、藤编称崇州三绝。1996年该镇成立竹编协会后,形成了协会+企业+农户的格局,有近 *** 历史的道明竹编成为支柱:全镇6000多农户中,4000多农户从事竹编生产,形成了8个专业村;带动周边公议、白头、济协等乡镇的2000多农户;2003年,全镇竹编业产值达4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镇农民人平纯收入上千元,一些竹编大户一年纯收入上万元。像龙黄村的倪自清,永乐村的赵朝文、丁儒贵等。许多搞竹编的农民都新建了住房。镇上的 *** 告诉记者。
14、它是我镇农民的主业,现在却有滑坡之忧。2月5日,雷文全对记者说。前两年该镇竹编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现在减少了。
15、据了解,道明竹编协会负责竹编运销渠道的理顺,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新产品的研制,组织竹编户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并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川西之一竹编市场。协会除在网上发布道明竹编的信息外,多次组织竹编企业和大户到外学习观摩。主要产品已由大路货向食品包装、竹编旅游工艺产品等方向发展。道明竹编外销量相当大,近3/4都销到了省外,基本实现了订单生产。雷文全说。
16、担忧从何来?道明竹编靠一些龙头企业带动,年产销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有7家,但问题也就恰恰出在协会内部各产销企业身上。道明竹编协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企业的产销各自为政,虽然镇上和协会多次努力想把竹编产销企业的经济联系搞得更紧密,把生产、销售和市场 *** 等诸多方面协调统一起来,使企业和农户获取更大利益,但每次都毫无结果,甚至想把道明竹编注册商标的努力都因一些企业老板认识不一致而作罢。
三、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位于哪里
崇州市(原崇庆县)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东距成都25公里,位于天府之国的腹心。全市面积1090平方公里,平坝区占总面积的52%,山区占总面积的43%,丘陵区占总面积的5%。总人口 *** .15万人。市辖25个乡镇。
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蜀州,其建制历史长达2200年,公元316年设立县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的千古名句所说的蜀州就是今天的崇州。1994年撤县设市。崇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崇州市 *** 所在地崇阳镇为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崇州市有“天府粮仓”之美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瘦肉型猪基地县、粮棉专贷大县和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崇州主产川芎、郁金,为全国川芎生产基地县。其怀远一带生产的乌梅远销日本等地。崇州枇杷茶宋代以来即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贡茶”。其所产的黑香糯米被称为“黑米之王”,驰名中外。此外该市的竹编、藤编制品也远近闻名。
崇州市山、丘、坝、河兼有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众多的旅游风景,省级风景旅游区九龙沟、省级森林公园鸡冠山是其中的 *** 。崇州市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彩的人文景观,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光严禅院为川西不可多得的历史胜迹。
崇州市境内属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的地貌类型,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中山区占了全市总面积的38.4,低山和丘陵为8.7%,平坝为52.9%。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更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 *** 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更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
崇州市地势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升高。西北部多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更高处为苟家乡境内极西处之大雪塘主峰,达53 *** 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560米,更低点为三江镇境内之蒙渡,海拔高度仅480米。
崇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3条:西河、黑石河和金马河。
西河发源于苟家乡内火烧营北麓,向东流自鹞子岩出山口入平原,至元通与味江、干五里河、泊江汇合。元通以上又称文井江。自元通以下转向东南流,有沙沟河、向阳河、白马河流入。再向南流经三江镇的蒙渡入新津县境。全长109公里,市境内长96.8公里,流经14个乡镇,为全市最长河流。
黑石河又称"黑石大江",于都江堰市柳街乡流入市境,向南流经9个乡镇,于三江大桥处与羊马河汇合流入新津县,总长65公里,市境内长32.15公里。
金马河系岷江之正流,自都江堰市沿江乡流入市境,沿市东界,断续为崇州与温江、双流的界河。市内河岸(右岸)全长10公里。
上述3条主要河流同市境内180多条大小支流相联结,在全市构成水道网,至新津县境内汇入岷江。
崇州属四川盆地 *** 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长,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5.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4℃温差为19.7℃。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61.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12.4_,雨日和雨量均为夏多冬少,春季为176.1_,夏季为588.0mm,秋季218.4mm,冬季为29.9mm。风向频率以静风最多,占全年的37%;其次是北风,占9%。年平均风速为1.3m/s。平均霜日19天,平均无霜期为285天。年平均雪日3天,且雪量较小。主要灾害 *** 天气为连续 *** 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寒潮、霜冻等。
全市总土地面积为1090.17k_。其中,山地面积471.52 k_,丘陵面积54.95 k_,平原面积563.7 k_。山、丘、坝内共有水域10万亩,全市大体形成"四山一水五分田"的土地结构。
崇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的有14种,其中探明储量的5种:煤、铅、锌、石灰石和泥炭;尚未查明储量的9种:硫铁矿、银、金、云母、雄黄、石膏、铝、盐和天然气。矿点分布于苟家、万家、毛郎、怀远、街子、公议、王场、道明和隆兴等乡镇。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最多,正开采的矿种有3个:煤、石灰石和金。曾开采过的矿种有6个:泥炭、锌、硫铁矿和石膏。
除降水外,全市年河川径流总量为157074万立方米。其中都江堰输水量80511万立方米,本地河流水量73952万立方米,山丘塘库蓄水、机电提水、山溪沟引水和可利用的浅层地下水计2611万立方米。农业生产可利用水量为67 *** 8万立方米,平均每亩有水1090立方米。
全市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总计为110900kw,可开发量为53605kw。
全市由河流、池塘、水库、水凼等构成水面共计10万亩,可供养殖的水面为3807亩。尚有可开发水面3500余亩。
崇州属中 *** 带湿润气候区,宜于生物生长。植物方面树种繁多,遍布山、丘、坝的乔、灌木,主要有65科300余种, *** 用植物占12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稀有树木5种:红豆树、水杉、珙桐、罗汉松和紫檀。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类以及软体类、节肢类、环节类等动物达数百种,珍稀动物有金丝猴、岩驴、獐子、扭角羚(即野牛)、大熊猫、小熊猫。名贵鸟类有相思鸟、百灵鸟、野雉、鹦鹉、贝母鸡等。此外,还有罕见的大鲵(娃娃鱼)和梆梆鱼(俗名)等。
崇州市是全国十四个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之一。
崇州地处 *** 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中。森林植被类型丰富,树种繁多,共有65科200余种。乔、灌、针、阔叶林木皆有。全市森林覆盖率为42.1%,分为高山水杉涵养区,中山用材、经济林区,丘陵薪炭、经济林区和平坝路旁综合区。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近百万立方米。
崇州市历史悠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置江原县;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置蜀州,领晋原、唐隆、青城、新津四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6年)升为崇庆府,亦领数县;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降为崇庆州; *** 二年(1913年)废州改为崇庆县;1994年撤县设崇州市。
1983年7月,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崇庆县划归成都市管辖。1994年6 *** *** 批准撤县设市,"崇庆县"之名自此成为历史。
1913年( *** 二年), *** *** 废除清朝设置的府、州、厅。崇庆州因此而改为崇庆县,先后隶川西道、西川道、之一行政 *** 区专员公署。1949年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崇庆县属川西行署温江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后属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管辖。
崇州市金鸡乡是中国更大的风筝 *** 基地,以技术精湛、种类繁多而闻名国内外,享风筝之乡的美誉。
一年一度的"崇州金鸡风筝节"是中国风筝的盛会,四川省风筝比赛、全国风筝精英赛经常在此举行。每年3月,春风和煦的崇州上空风筝飞舞,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尽享放飞的乐趣。活动内容:东西部风筝对抗赛,川西风筝精英赛,国内著名风筝放飞表演队表演,大型、超大型、 *** 、精品、收藏品风筝展览,兰花展,川剧、京剧表演,烙铁画、奇石、根艺、道明竹编展和大型文艺节目;游览金鸡风筝之乡,群众 *** *** 放飞希望活动,风筝 *** 表演,游客亲手 *** 风筝;品崇州名小吃查渣面、 *** 堂鸡片、王鸡肉、留客鸡、怀远三绝等。
旧时多为土葬,人死后停丧设灵,口衔烟叶,放 *** 炮,门贴X状白纸,屋内“出死星”,为死者沐浴,穿寿衣,入棺不封,停于堂前,头前供饭,脚下点灯, *** 老袱,阴阳开路,请德高望众者点主,设灵哭奠。亲属着丧服,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举哀,遣员报丧,张贴讣告,亲朋送祭幛祭联,孝子哭拜,封棺盛殓。3日后亲人聚齐时告别遗体封棺,陈设于灵堂祭奠,请僧道超荐亡魂。出殡前信行“三献礼”,献香帛、献羹馔、献酒樽,喧礼讴诗,朗读祭文,回顾死者生前功绩。孝棚遮天,鼓乐齐鸣,火炮铁铳不绝。出殡之日亲友济济,孝子杵哭丧棒、拉孝纤悲痛于前,孝妇紧随其后,声声啜泣,边走边撒买路钱。棺木下坑入椁时,待撒米进财后,覆土 *** 。到了复三、回煞、念七、百期、周年、除灵,由对亡人转为对 *** 魂和对列祖列宗的追荐。近几十年来大力推行殡葬 *** ,丧礼为追悼会取代,土葬改为火葬,春节、清明和七月半,都要上坟祭扫送花,也有的略烧纸钱香烛以表心意。
崇州人视婚礼为大礼,繁文缛节最多,俗称“终身大事”。婚嫁时间以农闲的春天最多,一般有约合、换庚、订年月、迎亲、成婚、回门等,其每一礼仪均有俗定含义。其中迎亲礼仪最繁,前夜男方须办“花夜酒”,行簪花挂红仪式,喜庆至深夜。迎亲当天,男方办“发担酒”,女方办“送亲酒”,由媒人引导,新郎亲往,娶亲客拥后,发轿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则梳头、开脸、踩斗、打发、撒筷、上轿。轿至男方门口,要拦路,回车马,始进门拜堂,揭盖头进洞房,开揖拜客,喝“百子汤”,闹洞房。现今婚嫁多为 *** 恋爱,结婚程序已经大大简化,“陪嫁”物品早已换成电器家具,迎亲花轿则由彩车代替,不愿兴师动众者更以“旅行结婚”一走了之,结婚更多地成了夫妻个人之间的事情。
相传很久以前,崇州境内三郎镇化成山上夜现红光,山民疑为寺院失火,前往救火,众僧皆言无有此事。忽闻有婴儿啼哭,众人循声找去,只见山门外有一丐妇产子,便相邀扶助,纷纷送竹料搭棚御寒,送米粮充饥裹腹,自身极穷者也要送一竹筒米,一个鸡蛋。此后十几年,丐妇之子长大 *** 竟统一了天下。为了纪念此事,从那时起,不管谁家生小孩子,亲友邻居都要给产妇和婴儿送吃穿,给婴儿的有狗耳朵帽、 *** 鞋、披衫、鼓肚儿等,给产妇的有鸡、鱼、肉、蛋、油、米等,简直应有尽有,无所不备。“送竹米”又叫“送祝弥“,弥者,水盛众多之貌也,以此寄托良好的祝愿。由此还衍生出“汤米酒”、“汤锅酒”、满月酒、百日宴等习俗,沿用至今。
崇州人在祝寿时,凡年岁不满50的只能做生或过生期,生日一般吃寿面,祈求长寿。条件较好的家庭,办寿品,备宴席,贺客盈门,鸣炮送礼,时辰一到,举行仪式,祈祷福禄寿喜,礼毕大宴宾客。如今,虽也有大 *** 大办者,但更多的人的则是以吃蛋糕、吹蜡烛、唱生日歌来取而代之了。
崇州素以“礼仪之邦“驰名,东晋《华阳国志》对此大加赞誉,清光绪《崇庆州志》记载:“外邻成都,学者文质彬彬,诗礼相尚,弦诵之声,达于四境。”为川西人所颂扬备至。生活在这块热土上的崇州人,从生到死,都有礼俗相伴,有诞生礼(含寿礼)、冠礼、婚礼、葬礼四大礼仪;有各种祭祀和祝贺礼俗,也有无数的禁忌礼俗,礼俗之多如岁日一般。
崇州市中习俗,每年除夕到翌年元宵盛行灯耍,元宵之夜达于 *** ,城关、怀远、元通、三江等场镇最为热闹。灯分吊灯和游灯两类。吊灯,即家家门前檐下所吊之灯,彩纸糊贴,有圆形、方形、菱形、扁形、花样繁多;鱼灯、虾灯、瓜灯、宫灯,形态各异。尤以走马灯最为瞩目,它融雕刻、裱糊、剪纸、诗书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一般为柱形,高1米左右,中置转架,燃灯后因空气流动而使转架旋转,转架上所贴山水人物、飞禽走兽便周而复始,变换不止。小孩子则以玩兔灯为乐,将所吊兔灯取下,系绳牵动,夜游比美。至期,大街小巷,彩灯熠熠,五光十色,游人争赏。游灯以龙灯、狮灯、牛灯、幺妹灯、平台、高脚灯最为常见,街头巷尾,锣鼓喧天,日夜不辍。
建国后,此习相沿,但规模大减。至1983年,成都市第十六届灯会中,崇州参展的"万象更新"大型电动灯组,反映了市内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获得一等奖。后运回市城在罨画池公园继续举办灯展,又新展出1000余件灯作,盛况空前。兹将市中几种游灯略记于后。
龙灯每年春节,市内城乡有龙灯出游,兆吉祥,庆新春,破五出灯,十五收灯。城关、济协、大划、三江等乡镇的龙灯品种尤多,舞龙、彩龙、火龙,五花八门,竞相媲美。舞龙精巧,黄布饰身,5至7节,6至8人挥舞。龙宝饰金,悬穿杆顶,转动自如,1人举逗。舞动时龙头逐宝,身尾环绕,在锣鼓声中,时而"苦竹盘根",时而"海底捞月",各种名目,变化无穷。彩龙华丽,一般7节或9节,以各色软缎为龙皮,造型逼真。出游时配以鱼、虾、螺、蚌、龟、鳖等灯作,在"滚绣球""龙摆尾"等吹打乐或川剧锣鼓声中表演各种动作,五光十色,光彩夺目。除春节和元宵外,也常活跃于大型庙会中。元通清明会曾出现过99节彩龙。火龙粗犷,以麻布绘以鳞甲斑纹为龙身。伴舞队伍庞大,多以油鞭火弹照明开路。舞者赤身短裤,头顶锅盖,脚穿草鞋,快速跑步。烧灯者手持 *** ,夹道喷烧。烧越激,舞越烈,虽须眉皆灼,仍面不改色,象征年事红火,吉祥如意。这种以苦求乐的火龙舞,建国后被淘汰。
狮灯市内以西山、怀远、三江、羊马、王场、东关、万家等乡镇的狮灯技艺精绝。怀远狮灯尤为有名, *** 时期,曾舞于成都、温江、新津和乐山等地。这些乡镇的狮灯分"文狮"和"武狮"两种。文狮重于表情,如搔痒、舐毛、打滚、抖毛等。武狮长于技巧,与杂技糅合,跳跃、翻滚、腾转,健壮勇猛,有翻五台山等高架阵式多达百种。崇州狮灯的"破阵"尤为精彩,赏灯主家用晒簟、桌、凳搭成高架,将赏钱喜封置于顶端斗筐中,让伴舞的"猴子"上去自取,集戏剧、杂耍和舞蹈诸艺于其中;还有的让"狮子"也上高架,展现狮子为兽中王的机灵威武的 *** 格。建国后狮灯表演时兴时废。80年代以来,每年春节期间,重新活跃于市内城乡。
牛灯白头、听江、道明、羊马等乡农民善舞牛灯,用撮箕装饰 *** 牛头,用麻布连接头尾,以示牛身。一人顶头,一人执尾,一人扮牧童,灯会中,常尾随龙灯之后。行进时,表演饲牛、牵牛、吆牛等情状;耍灯时,有杀牛、打圈、困沱等节目。质朴风趣,乡土味浓。
幺妹灯市中幺妹灯分车、船两类,均以唱为主,幺妹乘彩车或采莲船而舞。乘彩车时,有车夫推车,双手各执一幅绘有车轮的方旗,示车;以彩绸拴车杠套挂肩头,示推车。幺妹则双手扶旗配合表演。乘采莲船者,幺妹站船中,船侧一艄公同行。演唱时另有"连厢队"执金钱棍踩十字步在前领路,一人领唱,大家帮腔,鼓乐伴奏,沿街起舞。领唱多为"十二月"传统歌词,也有即兴创作者,灵活多变;帮腔者以"柳呀得(儿)柳连柳呀","荷花一朵莲得(儿)海棠花"相和,有声有色。幺妹在歌乐声中踏丁字步舞进,多为男扮 *** ,身着艳装,鼻架墨镜,貌极引人。灯所至处,常引人云集,争相谈论,猜测扮者为谁。
另外,市中灯会还常有平台和高脚灯出现。平台多以川剧片断造型,如《桂英打雁》《秋江》之类。高脚灯也多装扮为戏剧里的人物。建国后平台多塑造新时代英雄形象,高脚灯亦多扮现代川剧人物。
相传在古崇庆州城的西门外,原有一座连拱大石桥。它长约四五十丈,宽约两丈,共有十三个桥拱。这座桥全由红砂石砌成,远远望去,似一弯新月横跨在波涛滚滚的西河之上。
这座桥便是远近闻名,被人们称誉为“川西之一桥"的西江桥。一百多年来,围绕它曾产生许多优美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
据传在明清时代,古崇庆州城西门外的西河河畔,曾是一处热闹非凡的水陆大码头。因河上无桥,来往行人唯有靠摆渡过河。古蜀州民间经商风盛,每日往来于西河两岸的商贾巨富小贩挑夫络绎不绝。尤其在黄昏日暮时分,码头上人声鼎沸,忙着赶渡的人摩肩接踵,一派繁忙景像,故世人有“西江晚渡客三千”之说。可一到五黄六月那就惨了。河水暴涨,艄公们大多停摆歇业。有少数好强逞能的年轻仔,敢麻起胆子撑船摆渡,十有五六难逃船毁人亡葬身鱼腹的噩运。那时节,人们提起西河就伤心,摆起过河就胆寒。盼望河上修座桥,便成了人们朝思暮想的奢望。但修桥需大笔银子,谈何容易。
不觉到了清朝嘉庆年间,崇庆州有个贡生,姓黄,名步云。这黄贡生年逾半百,膝下有一独生子在外为官,家里平日只有夫妻俩相依为伴。黄家在城外有祖传上等油沙良田五百余亩,家道颇为殷实。黄贡生虽出身于大户人家,却未沾染上一般富家子弟吃喝嫖赌的恶习。他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在乡间口碑甚佳。当听说西河水泛滥成灾,阻隔交通的事情后,黄贡生忧心如焚,当即决定变卖家中田产,以作修桥所需资财。他刚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便遭到妻子的一阵抢白:“修桥,修桥,你硬是说得轻巧,拿根灯草。我问你,把田地出 *** 了,你我二天喝西北风去啊?”但黄贡生天生就是一副犟拐拐脾气,他认定要做的事,你就是十头牯牛也拉不回头。通过枕边一席苦口婆心的劝说,妻子心中虽不甚乐意,但碍于老夫老妻的情面,也奈何他不得。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划之后,西河桥于道光元年开始修建了。正式破土动工那天,西河坝彩旗飘舞,鼓乐震天,河坎上密密麻麻聚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听说黄贡生要做大善事,承头修西江桥,大伙高矮都要给他硬扎起。于是,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很快便汇齐了各路能工巧匠。就连远在西山脚下的石匠张磨子,也顾不上 *** 身怀六甲。家中需人照顾,扛起二火锤连更响夜赶到了工地上。一时间,偌大一个西河坝,满眼是穿梭不息的民工,满耳是叮叮当当的叩石声和吭唷吭唷的号子声。渡口附近朱氏街带一带的农民,由于饱受水患之苦,不光青壮年全部上了工地,就连婆婆大娘都自发组织起来,为民工烧茶煮饭。大伙只有一个心愿,巴不得大桥早一天修建起来。
当时,建桥主要材料是红砂石,当地没有这种材料,要采集得远赴东关,万家等深山老林,路途遥远且不说,搬运起来也十分艰难。因此,工程的进展,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顺利。而庞大的建桥开销,也大大超出当初的预算。当大桥拖拖拉拉修到第15个年头时,黄贡生所捐资金已所剩无几。由于无法按时发放饷银,多数民工早打了退堂鼓。眼看就要吹灯熄火了,幸亏一些乡绅及时捐款相助,才算解了燃眉之急。但此时,因年旷目久,人心都散了,每天上工的就只有那么二三十个石匠,整个工地显得冷冷清清。
一晃又是八年工夫,就在西江桥浩大的主体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整座大桥的修建终因资金匮乏停下了。当最后一批石工撤离工地时,黄贡生不禁悲从心来。十几年了,他从半百老翁已进入古稀暮年,而建成大桥的夙愿却未能最终实现,不可不说是人生的一大憾事。为此,他终日茶饭不思,夜不安寐,常佝偻着身子徘徊在河堤边,久久伫立在桥头上。他无法控制住心中的酸楚,泪水竟夺眶而出。
老天爷好像是有意与人作对似的,当年夏天,倾盆大雨竟一连下了半个多月,西河水猛涨了五、六尺高,漫过河堤,淹没了庄稼,沿河两岸尽成泽国。滔天巨浪猛烈地冲击着高耸的桥墩,大桥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黄贡生不顾家人的再三劝阻,每天守在桥头上,发誓要与大桥共存亡。一天中午时分,忽然狂风大作,乌云四起,天地间霎时一片 *** 。随着一阵雷鸣电闪之后,映照着一条巨龙卷起浪花从上游气势汹汹奔腾而来,河面上顿时浊流翻滚,涛声如雷。一见此景,黄贡生惊吓得目瞪口呆。他晓得这是灌市的孽龙前来兴风作浪了,听老一辈人讲,在古代,每年五黄六月山洪爆发季节,孽龙都要游到都江堰上游望娘滩探望母亲,所到之处必洪水泛滥,后来在李冰父子的带领下,当地人民降服了孽龙,将其锁在伏龙观内,才使得川西坝子干百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谁料到现在孽龙竟挣断锁链,逃出囚笼,沿着岷江推波逐浪而来。眼看凝聚着自己半生心血的大桥即将毁于一旦,黄贡生如五雷轰顶,双脚一软,竟不由自主地跪在了河堤上,口中不停念叨着,乞求孽龙怜悯两岸黎民百姓,大发慈悲,莫再作孽,荼毒生灵。
黄贡生这一跪竟长达五个时辰。孽龙也因长途遨游疲乏已极,收敛了刚才张牙舞爪的气势,扑腾几下后便气喘吁吁,在水中打起了瞌睡。正巧这时一位天神在云端巡察,窥见了人间这一幕情景。天神深为黄贡生的虔诚所感动,顿生同情之心,于是手执七尺青铜斩龙宝剑从天而降,孽龙见此阵势如梦初醒,吓得魂飞魄散,不顾一切仓皇逃遁。由于河道狭窄,庞大的躯体一时难以掉转,无可奈何的孽龙只好往下顺游300多米,才趁机掉过龙头,硬是从岸边农田中强行辟出一条小径,夺路逃回西河河道。于是,西河便在此处一分为二,形成了两条河道,中间围绕起一个呈纺锤形状面积约200多亩的小岛屿,这便是今天的翡翠岛。玉帝被黄贡生为民造福的诚意所感动,尽遣天上的能工巧匠下凡鼎力相助,眨眼工夫,西江大桥便全部竣工了,一见这情景,黄贡生因兴奋过度,竟一下子瘫倒在河堤上,从此再也没有醒转过来。为防孽龙再来兴风作浪,天神在临走时还特地解下斩龙宝剑,高悬于桥中大拱之上。从此以后多年,西河再无大的水患发生,两岸百姓尽享安宁。
除了黄贡生的故事外,有关西河桥的传说还有很多。在此略补一二,以飨读者。其一:西江桥桥面石板数不清。据说在 *** 年间,曾有一地方军阀不信此传言,出于猎奇,令其下属士兵依次立于石板之上,欲,穷其准确数目。但由于有士兵不满长官平日作风,有意扯拐,使得两次排队后清点人数都不相符,使得人们对民间这一说法更是深信不疑。其二:斩龙剑失踪之迷。而西江桥挂有斩龙剑的说法在当地流传甚广,但据西江乡老人回忆,从 *** 年间记事时起,桥中大拱上便空留挂剑铁扣,从未见过宝剑踪影。斩龙剑究竟何时被盗失踪,至今仍是待解之迷。以上奇闻轶事,更为古桥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953年夏季,在遭遇了一场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之后,历经沧桑的西河桥轰然 *** 了。对于百年古桥的消失,人们深感痛惜,留恋难舍之情难以言表。令人欣慰的是,人民 *** 顺应 *** ,先后在西河上建起了两座更加雄伟壮观的新西江大桥。近年来,滨河路风景区的开发更使西江古渡焕发出崭新的容颜。
这正是: *** ***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抚今追昔古桥传说代代相传。
崇州市地处美丽富饶的川西平原,幅员面积1090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其中城市人口15万)。崇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先进城市和四川省成都平原都市群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同时荣登刚刚评出的中国100个魅力城市榜,在四川的所有魅力城市中仅次于都江堰市,列第二位。崇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3年跨入全省“十强县(市)”行列,在西部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县评比中名列第12位。
崇州市处于成都市20分钟交通圈内,东距成都市区仅20公里,东南连双流国际机场仅30公里。正在修筑中的第二通道(对接光华大道且不设收费站)将大大增强我市的交通优势,特别是直线对接工业集中发展区,更拉近了与成都的距离,使我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崇州市位列第112名。
2021年1月,崇州市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崇州市被认定为第三批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20年12月,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公布第五届四川省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崇州市上榜。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崇州市榜上有名。
2020年10月,崇州市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9月,“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名单揭晓,崇州市上榜,位列第25位。
2018年10月,崇州市入选2018西部百强县市排行榜,位列第28名。
2016年7月,崇州市荣获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6年5月, *** 确定为崇州市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道明竹编之乡在哪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竹编之乡、道明竹编之乡在哪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