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陕西华侨之乡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华侨之乡是哪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 *** 陕西首富的后人是什么人
1、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饰演 *** 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剧中孙俪饰演的 *** 历史上确确实实有这个人,那么 *** 陕西首富后人是谁?下面是我分享的 *** 陕西首富后人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 *** 有两个后人,一个是养子吴怀先,一个是养女秀翘。
3、影片中,吴聘生病, *** 为给吴聘“冲喜”而嫁给了他,那么,现实中身为大家闺秀的 *** 又是如何嫁入吴府的?
4、在泾阳有这样的传说, *** 父母早逝,由其兄嫂抚养长大,17岁时由兄嫂做主嫁给重病缠身的吴聘“冲喜”。陶赞则称, *** 年幼就被指定了婚姻,丈夫成年重病缠身,成亲后不久便去世了。
5、然而, *** 后人吴国华特意对此辟谣。她说, *** 原来的墓志铭写着,吴聘和 *** 结婚3年后,吴聘才去世。吴聘和 *** 曾有过个女儿,不到一岁就夭折了,这在《吴宓日记》中有记载。吴国华说,吴聘在世时, *** 便过继了中院两岁的侄儿吴玉成做儿子,改名叫怀先,字念昔,也就是她的爷爷。因为思女心切,在吴怀先10岁时, *** 还收养了一个女儿,名叫秀翘。
6、历史上的 *** 家族也是陕西着名的盐商, *** 是红顶盐商周梅村的女儿,她嫁给吴聘也是门当户对。两个结婚之前吴聘就已经重病在身, *** 依然对他不离不弃。谁知天有测风云,吴聘的 *** 出差时 *** 了,而吴聘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撒手西去了。这时候的 *** 无反顾的承担起了吴家的发展,并将其发展成为商业上屈指可数的商业世家之后。
7、在 *** 接管吴家产业时, *** 将吴家的一个两岁的侄子认为义子,精心的培养这个孩子。在 *** 死后,吴先怀继承了吴家的产业。因为受到 *** 的影响,吴先怀在发展吴家的产业时,还不忘记老百姓,当碰到饥荒时开仓放粮,当时老百姓没有被饿死的案例。
8、不仅如此,他按照 *** 的 *** 将吴家的产业都分给了穷苦百姓和吴家的人,为了支持 *** *** 养子吴怀先捐军响,最后他把吴家大院也捐了。他说他这辈子最敬重的是自己的养母 *** ,因为她的影响自己才会这样会作。
9、宣统二年(1910年),安吴 *** *** 去世,终年42岁。伴随着她生命的谢幕,她将苦心经营几十年的 *** 分给所有下人,土地归村人共有。她离开周家时十七岁,在吴家度过了整整二十五年的风雨岁月。她用自己的刚强和不屈的 *** 格,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吴家,据当地人说,安吴 *** *** 出殡的当天,自发送葬的四邻乡亲约有八万之众,这种葬仪,在关中道上不是绝无仅有,也是空前绝后。
10、尽管如此,吴家 *** *** ,死后也是不幸的,在她手里修的吴氏陵园是吴氏庄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园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到现在还显示着不容忽视的气派。然而她的坟茔却进不了吴家陵园,只在陵园以东200多米的地方安葬,至今已了无踪迹…… *** 依靠其经营积累,大量购置地产,土地多达数百亩,主要集中在安吴堡周围,口镇以及冶峪河畔的寇家花园一代的土地,都是为其做活的男女工匠耕种。
11、为彰显大气,她专门派人去京城查看紫禁城的格局,然后仿建了三进四合院,偏正共四院,称之为吴氏庄园,极尽奢华;在安吴堡东南二公里之遥的寇家村还修了一座花园,园中亭台楼榭,曲折游廊,假山鱼池,还修有温室暖房……吴国华说, *** 过继了她的爷爷吴怀先为子。吴怀先继承 *** 家业一生经商。吴氏庄园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剩下了中间的一院,其他的都分给了其他人。
12、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这一件件义事,使 *** 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女商人”。虽然 *** 生平做了很多有益于乡亲的善事,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善终。42岁的她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13、如同她的婚姻一般,她死后也是不幸的。纵然当时占地50亩的吴氏园陵内柏树林立,石马、石碑、石坊尽显庄严与气势,但却容不下一个没有子嗣的 *** 。据说,她最后被埋在距离吴家祖坟200米处东北方向的地下,现如今她的坟墓了无踪迹。清末一系列的社会动荡给秦商造成了毁灭 *** 的影响, *** 死后,她的家族生意也未能逃脱时代的潮流,最终走向了衰落。而她生前所营建的商业帝国,无疑是秦商没落道路上的一个亮点。
14、因没有生育儿女, *** 生前过继了吴家中院的侄子吴怀先为养子。吴怀先接手吴氏庄园后,将其捐赠了出去。1937年洛川会议后,西北青年训练班从延安迁到泾阳,安吴青年训练班于1937年10月开始创办,1938年春迁于当时的吴氏庄园,并将规模扩大。
15、全国各地去往延安的热血青年都需要先到此地参加 *** 、军事培训。安吴青训班的学员,有从敌人铁蹄之下和沦陷区逃出来的青年,有从异乡归来的爱国华侨;有工人、农民、店员、小商小贩;也有艺术家、工程师、留 *** 、军官、士兵等。
16、青训班的学员最多时达到1500余人,先后培训了12000余名学员,分别输送到延安、 *** 前线、敌后根据地、 *** 友军等地参加和开展 *** 救亡斗争。当时 *** 任青训班的副主任, *** 任青训班教务处处长。
17、正因为吴氏庄园后来成了青训班,也才使它得以保留。安吴堡村77岁的老人吴中峰是吴家北院的后代。他称北院当时做的四川井盐生意,东院做的淮盐生意,北院生意虽不及东院的大,但在当时的影响力也很大,庭院也很奢华。但在土地 *** 时,除东院的房子外,吴家其他四院房子都遭到了 *** ,被划分成了小间,分给了外村来的杂姓人家。所以现在安吴堡村姓吴的后人很少,而杂姓人家居多。
18、周家大院,位于三原县城西北鲁桥镇西南约4公里的孟店村。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嘉庆初年(1787~1798),距现在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陶赞介绍,周家原有房屋17院,当时在孟店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古建群号称“孟店周”。清同治十一年(1872)因战乱烧毁了十六院,现仅存1院,即现在的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
二、古汉语在陕西方言中的保留有哪些体现
1、过去不曾知道,我们村上人说的关中方言,是中国最古老的语言。还以为农民说的话,比较土气,生冷硬噌,难登大雅之堂。而实际上,在古代它是中国的官话,被称为雅言,《诗经》《唐诗》要用古代的官话,也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来读,才算是标准读音。
2、一千多年过去了,虽然许多古代建筑已灰飞烟灭,人民经历了一次次 *** ,但只要一息尚存,方言便会得一留存。有人只注意到写在书上的历史,文物中的的历史,其实陕西方言更是活着的历史,动着的历史,由黄土地上一代一代的农民传承着的文化遗产。
3、以下是一些人的考证,相信你读过之后,会为陕西方言而惊叹。陕西自古帝王都,历经十三个朝代,大概有两千多年历史。中国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是在此期间形成和创立的。自建都陕西的西周始,关中方言被称为“雅言”。《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由于陕西曾经是周秦汉唐四大朝代的国都,陕西方言曾经是当时的官方语言,因此古汉语、史记以及唐诗,都需要以陕西方言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一些词汇,读出当时的味道来。
4、不仅如此,你现在所写的汉字,也是在陕西创造的。先是有由仓颉造字,他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以后秦始皇统一文字,全国开始通用李斯小篆,汉代演变成隶书,唐代演变成了今天通用的楷书。到陕西,不仅要看历史,如果你有心,体会一下陕西方言中的历史,可能更有意思。
5、“咥”(音喋)字。西安人把吃饭叫作咥饭。“咥”即是古汉语,查辞海而知,咥:咬。《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6、“嫽”字。辞海:嫽--美好。《方言》第二:“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间或渭之嫽。”“嫽的太”,陕西话“好得很”之意。如果要表示程度加深,则谓之“嫽的太太”。可以径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诗经》中发现它的用例。《诗经·陈风·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给《诗经》作注的汉代学者毛亨说:“僚,好貌。”汉代的另一位大学者扬雄在其《方言》一书中也说:“嫽,好也。”此后,这个词便一直保存下来——不过,大多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的。如唐代的白行简在其《三梦记》中记有这样的诗句:“鬟梳嫽俏学宫妆, *** 闲庭纳夜凉。”“嫽俏”,就是形容美好、俏丽的样子的
7、“倭也”。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nia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指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得倭也,没啥弹嫌的”.宋代人编有《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只是关中人在方言里因所指对象不一样,而出现了多义现象。实际上仍是《文韵》所说“顺貌”的引申或扩大。
8、喝汤(喝水)。说到“喝汤”,这汤非土话,乃文词也。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也。临潼华清池有个“九龙汤”(地热洗澡池),便是此义。
9、“瓤人”。陕西话里有“让人”读(瓤人)一词,指取笑、讥笑别人的意思。记得中学课本里《信灵君窃伏救赵》中有此一句,“魏公子让信灵君曰”就是这个意思。这个词保留的够古老吧。
10、“彘”字。宝鸡一带将“猪”读作“只”,人们总是以为是很土的读音,其实应当是“彘”,是很古老的语言!《鸿门宴》中“……项王曰:‘赐之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11、“乡 *** ”。“乡”和“ *** ”,都是我国古代的民户编制。据我国之一部断代史《汉书》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 *** ,五 *** 为州,五州为乡。”换句话来说,五百户为 *** ,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随着时代的推移,乡、 *** 这样和农村行政区域单位不再使用,但“乡 *** ”这一称呼却延用了下来。
12、“毕了”(完了的意思)。来自古语:六王毕,四海一。
13、“林檎”。陕西农民将沙果称为“林檎”,一直以为名字很土,可是查字典,居然是文辞:高级汉语大词典,檎 qin――“林檎”:落叶小乔木,开粉红色花,果实像苹果而小,可以吃。国际标准汉字大词典,〔林~〕a.落叶小乔木,果实像苹果而小,是常见的水果;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花红”、“沙果”。
14、“得是得”。陕西话中疑问句的发问方式是将疑问助词“得是得”放在句末。日语中的疑问句发问方式和助词都与陕西方言基本相同(日语中用“得斯嘎”)。
15、“倩蛋蛋”。又如,我们口语中常说的“倩”,也可以在《诗经》中找到其源。《卫风·硕人》篇是这样描写卫国的贵夫人庄姜的容貌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唐代的大学者孔颖达说,“倩”就是用来形容“巧笑之状”的。尔后,“倩”也可以泛指姿容之美好。“倩女”即指“美丽的少女”。杜约夫《拟李商隐诗》云:“楚曲风烟悉倩女,武陵花月梦仙郎。”与“倩”有关的“倩俊”、“倩俏”、“娇倩”等词,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俊美,或用以形容人物之俏丽,或用以形容人物之娇美。而我们陕西人则常常把可爱的小儿叫做“倩蛋蛋”,也都保留了"倩”的“美好”、“可采”之义。
16、“闻”字。可以在唐诗宋词中找到其源的陕西方言词语,数量就更多了。我们在阅读唐宋诗人的作品时,对一些普通话中所没有的词语,往往就可以利用陕西方言来加以解说——这样不但准确无误,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白居易《二月五日花下》诗云:“闻有酒时须笑乐,不关身事莫思量。”另一位著名诗人王建的《秋日后》诗亦云:“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暴旧芳茵。”这两句中的“闻”都是“趁”的意思,和我们陕西话中的意思相同。像“趁热吃”,陕西话就说成“闻热吃”。“趁凉”,陕西话说成“闻凉”。再如,宋代的著名词人柳永的《木兰花令》中又写道:“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
17、牵人虚魂乱。”又段成己《行香子》:“自叹劳生,枉了经营,而今一事无成,不如闻早,觅个归程。”其中的“闻早”,也是“趁早”的意思。可见,“闻有酒”也就是“趁有酒”之义;“闻晴”亦即“趁晴”——因为住处近山多雨,晴日难得,所以才有闻晴暴芳之举。
18、“他谁”。又比如,现代人对“他谁”一词常常感到新奇,这是因为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这个词语的缘故。但是,“他谁”却是我们陕西方言中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常用词。王汶石《井下》:“八叔半辈子倒求过他谁吗?慢说自家侄儿!”柳青《创业史》:“他谁爱那么笑话人?”路遥《不会作诗的人》:“他谁不这样想问题,一天起来混日子,光会哄人,不干实事,他谁就没脸!他谁反对我们这样想,反对我们这样做,他谁就是我们的仇人!”其实,只要我们查找一下它的历史,就可以在宋人的笔下,常常见到这个词语。辛弃疾《满江红》:“层楼望,青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又何梦桂《沁
19、园春》:“问天道,看是他谁戏我,我戏他谁?”这些“他谁”,都是“谁”的意思,跟我们陕西话一样。如果我们自己的方言中有某个词,那么读起古人的作品来,自然会感到十分方便。
20、“白雨”。如司马光《和复古大雨》诗:“白雨四注垂万縆,坐间斗寒衣可增。”苏轼《六月 *** 望湖楼醉后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我们陕西人一看诗句中的“白雨”,就知道是“暴雨”的意思,而不会理解为与“绿水”、“青山”相类似的结构。
21、“投明”。在古人的诗作中,还常常见到一个“投”字。王安石《观明州图》诗:“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夏元鼎《水调歌头》:“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舟。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我们陕西人看到“投老”、“投明”,就知道是“等到老”、“等到天明”的意思。
22、“争”字。又如,唐代杜荀鹤《目遗》诗:“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宋人杨 *** 《舟中夜坐》诗:“与月隔一簟,去天争半蓬。”“争几多”即“差几多”;“争半蓬”即“差半蓬”。陕西人一看自明。
23、“年时”。谢逸《江神子》词:“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卢挚《清平乐》:“年时寒食,直到清明节。草草杯盘聊自适,不管家徒四壁。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年时”即“去年”,陕西人一览便晓。
24、“霍闪”。顾云“金蛇飞状霍闪过,白日倒挂金绳长。”诗句中的“霍闪”,就是我们陕西话中的“闪电”。
25、“科”字。这些词语在陕西人看来都是极为普通的,而语言文字学家却为考证它们的确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至于有些今专家学者颇费斟酌的词语,也常常可以借助我们陕西方言得到解决。例如,唐人薛能《寄终南隐者》诗:“扫坛花入梦,科竹露沾衣。”诗中的“科竹”,就颇令今人费解。可是,将“砍”、“砍伐”之义说成“科”,在我们陕西广大地区却是随处可闻的。我们用这个意思去理解诗意,不就涣然冰释了吗?
26、“biāng biāng面”,也就是“饼饼面”。古人把面条叫做“汤饼”。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yuè煮)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为什么我们陕西不叫“饼饼面”,而叫“biāng biāng面”呢?这是因为我们陕西人说话喜欢运用重叠式的表述方式,例如“饦饦馍”、“棍棍面”、“牛牛娃”等。“biāng biāng面”就和它们属于同样的类型。现在的客家、江西以及闽东等地的方言,仍把“饼”读作“biāng,就是很好的证明。
27、“饦饦馍”。在陕西话中,还有“饦饦馍”一词。“饦”也是饼。汉代扬雄的《方言》和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酒食》都说:“饼谓之饦。”所以《齐民要术》中又称为“饼饦”。陕西人喜欢重叠,因此,又说成“饦饦馍”,说简单点,就是饦饦”。
28、“馍馍”。“炊饼”后来又叫“馍馍”(又写作“饝饝”等形体)。方外山人的《谈徵·言部·母母叵罗》即云:“京师及河南人谓饼曰饝饝。”又清人唐训方的《里语徵实》也说:“饼曰饝饝。凡米面食皆谓饝饝,犹北人之谓馎馎也。”可见,和“饼”一样,“馍馍”的概念也是比较宽的,不仅蒸的、烙的,可以称为“馍馍”,甚至于“包子”也可以叫“馍馍”。《 *** 记》第55回:“又见两个总角蓬头女子,捧两盘热腾腾的面食,上亭来道:‘奶奶,一盘是 *** 馅的荤馍馍,一盘是豆沙馅的素馍馍。”在陕西话中,烙饼也可以叫“馍”。如平常把“烙饼”说成“烙馍”。实际上就是烧饼。
29、明明是“馍夹肉”,陕西人说成是“肉夹馍”。明明是“面蘸蒜”,陕西人说成是“蒜蘸面”。为什么,我猜想,这也是古汉语的习惯。将肉夹于馍省略成“肉夹馍”,将蒜蘸于面省略成“蒜蘸面”。
三、陕西省地理常识
1.【陕北,关中,陕南的地理知识陕北,关中,陕南的位置范围,主要
顾名思义吧陕北陕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陕南陕西南部陕南山地、秦巴山脉关中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陕西地处内陆中纬度地带,形成显著的 *** *** 季风气候。
从北到南跨温带、暖温带和北 *** 带三个气候带。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夏季炎热湿润,雨水偏多;春季多旱;秋季多涝。
年平均气温摄氏8.9-12.3度,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年平均降水量在555.8-709.3毫米之间。
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为黄土和黄褐土,植被比较稀疏,多以耐旱植物居多。丰富的煤炭资源衍生了诸多资源型城市。
交通比较发达,铁路成网。近年来,由于国土开采矿产资源,造成资源短缺,城市萎缩。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地。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
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 *** 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千米,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
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渭河横贯盆地入黄河,河槽地势低平,海拔326〜600米。
从渭河河槽向南、北南侧,地势呈不对称 *** 阶梯状增高,由一二级河流冲积阶地过渡到高出渭河200〜500米的一级或二级黄土台塬。阶地在北岸呈连续状分布,南岸则残缺不全。
渭河各主要支流,也有相应的多级阶地。宽广的阶地平原是关中最肥沃的地带。
渭河北岸二级阶地与陕北高原之间,分布着东西延伸的渭北黄土台塬,塬面广阔,一般海拔460〜800米,是关中主要的产粮区。渭河南侧的黄土台塬断续分布,高出渭河约 *** 〜400米,呈阶梯状或倾斜的盾状,由秦岭北麓向渭河平原缓倾。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陕西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海拔为1500〜2000米。
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陕西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了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有“小中国”之称。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处于北纬31度43分-39度34分与东经105度29分-111度14分之间,跨纬度7度51分、经度5度45分。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500公里,状似袋形,面积205603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4%。省会西安市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8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省会西安市。1994年底全省共设5个地区、5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84个县。(注:详见"陕西省行政区划及变更"条)
陕西位于中国的中纬地带,兼跨温带、暖温带和北 *** 带三个热量带,成为中国自然地带结构最复杂的省份。在地理位置上,陕西是黄河中游偏东靠南的省份。60%以上位于黄河流域,所以陕西历来被认为是黄河中游的省区之一。陕西地理位置处于内陆的特点,使陕西在中国从东南湿润区域到西北干旱区域,从东部森林区域到西北草原、荒漠区域,从东部农业区到西北农牧区之间起着过渡带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开拓的战略重点由东向西逐步转移,陕西将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
陕西地貌的总特点是南部、北部高,中部低。全省有秦岭、乔山横贯东西、把境内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自然区。从南向北,依次由山、川、塬组成,地貌分区明显,类型复杂。位于凤翔、铜川、韩城一线以北是著名的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高原,海拔一般为800-1300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基本地貌类型有黄土塬、梁、峁、沟、壑、石质山地和河流谷地,长城沿线以北是风沙地形、属毛乌素沙漠,煤资源丰富, *** 较为发达。关中平原东起潼关,西至宝鸡,东西长约300多公里,宽约30-80公里,一般海拔325-800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号称"八百里秦川",土壤肥沃,农产品富饶。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陕南包括秦岭、大巴山和夹于两山之间的汉水谷地。海拔一般在1200- *** 0米之间,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是陕西农林特产和矿产资源的宝库。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是中国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线;主峰为太白山,北坡分布许多温泉,著名的骊山泉,还有断崖千尺、雄伟壮观、险要峻峭的西岳华山。大巴山为汉中、四川两盆地的界山。基本地貌类型有各类山地,河谷地貌以及众多的山间构造盆地。
陕西的山脉按其走向可分为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大类型。其中以东西向山脉为主,包括横山、秦岭和大巴山;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以北的黄土高原上,包括子午岭、黄龙山和陇山等。秦岭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山峰,如华山,以及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太白山位于太白、周至两县边界上,海拔3767米,为全省更高峰。华山在华阴县城以南,渭水之滨,海拔2160米,群峰挺拔,以险著称,是中国名山"五岳"中海拔更高的山峰、又称西岳华山。
陕西的河流除黄河经本省东部外,主要有渭河、汉水、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嘉陵江、丹江、窟野河等。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3条,渭河是黄河更大支流,全长757公里,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贯于关中平原到潼关注入黄河。汉水是长江的更大支流,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本省米仓山两端的宁强县,流经秦巴山区,至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
陕西境内湖泊很少,仅在陕北风沙草滩区有"海子"300多个,水面近90平方公里,其中更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面积近67平方公里,水深8-10米。
4.陕西省地理位置、地势特点、壶口瀑布介绍精简一点,不用太长.
地处东经105°29′至110°15′、北纬31°42′至39°35′之间,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第二亚欧 *** 桥 *** 段的中心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甘肃、宁夏、 *** 8个省、市、区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之便.陕西省是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跨 *** 北的省份.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孕育出万千物种和世间珍奇,堪称自然博物馆,有“小中国之称”.壶口瀑布是中国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下.黄河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瀑布落差9米,蕴藏丰富的水力资源.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更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流传于户县钟馗故里的傩舞跳钟馗,是中国戏曲舞蹈的活化石,傩是中医的鼻祖。
西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遗存具有资源密度大、保存好、级别高的特点,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55个基本类型中,西安旅游资源占据 *** 个。
西安周围帝王陵墓有72座,其中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周、秦、汉、唐四大都城遗址,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大小雁塔、钟鼓楼、古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
西安是中国更佳旅游目的地、中国国际形象更佳城市之一,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
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
6.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梳理
一、中国的疆域(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 *** 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北:漠河以北黑龙 *** 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 *** 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 ***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越 *** :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北→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 *** 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内海:渤海和琼州 *** *** 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 *** 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 *** 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 *** :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东: *** 北:俄罗期、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 *** 、不丹南: *** 、 *** 、 *** 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 *** 、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1) *** 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 *** 和 *** 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 *** *** 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空格处请 *** 自己填写)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大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大区黑东北区湘中南区吉鄂辽粤晋华北区桂 *** 琼京豫津川或蜀西南区冀云或滇沪华东区贵或黔苏藏浙渝赣陕或秦西北区鲁甘或陇皖宁闽青台台北新港 *** 澳 *** 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 *** ,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1)2000年我国总人口:12.95亿,平均人口密度:135人/ Km²(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 *** 理布局.(4)华侨(中国国籍或双重国籍)与华人侨乡:广东、福建(5)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 *** 分析:四、我国的民族(1)分布: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尔自治区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2)分布特点:小聚居,大杂居(3)人口最多少数民族:壮族 400万人口以上还有:满、回、苗、***尔、彝、土家、蒙古、藏等8个.(4)少数民族节日:傣族——泼水节、孔雀舞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五、地形1.地形概况(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 阶梯的情况:海拔(米)主要地形类型之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高原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级阶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 *** 阶梯 500米以下平原、丘陵①关注: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②德国地形的 *** 阶梯:由南向北——阿尔卑斯山脉、巴伐利亚高原、北德平原③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作剖面:30°N、38°N、45°N沿纬线作剖面:90°E、100°E、110°E *** 架的分布:黄海、渤海全部、东海大部(最宽广)、南海一部分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产生巨大水能(2)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地形齐全:为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区面积广大:占三分之二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2.地形分布(1)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 *** 山;中:长白山—武夷山;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 *** 边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注意:跨 *** 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 *** 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 *** 山脉.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 *** 、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
陕西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 *** ,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中国大地 *** 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全省总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
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从北到南可以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 *** 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闻名全国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陕西的河流除黄河经本省东部外,主要有渭河、汉水、泾河、洛河、延河、无定河、嘉陵江、丹江、窟野河等。全省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3条,渭河是黄河更大支流,全长757公里,也是本省的主要河流。它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贯于关中平原到潼关注入黄河。汉水是长江的更大支流,全长1532公里,发源于本省米仓山两端的宁强县,流经秦巴山区,至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
陕西境内湖泊很少,仅在陕北风沙草滩区有"海子"300多个,水面近90平方公里,其中更大的是神木县的红碱淖,面积近67平方公里,水深8-10米。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属北 *** 带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气候,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气候。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13.7℃,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 *** 天,极端更低气温是-32.7℃,极端更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降水南多北少,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南北长约870千米,东西宽200〜500千米,状似袋形,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
14%。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
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全省有秦岭、乔山横贯东西、把境内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大自然区。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 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位于凤翔、铜川、韩城一线以北。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
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 *** 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
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千米,宽30〜80千米,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基本地貌类型是河流阶地和黄土台塬。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 *** 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分水岭,是中国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在省境内东西长 400〜5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海拔 1 500〜2 000米。
秦巴山区是陕西农林特产和矿产资源的宝库。
世界地理之最1、世界面积更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2、世界海拔更高的大洲南极洲更低的大洲欧洲3、世界面积更大的大洋太平洋最小的大洋北冰洋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更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5、世界更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更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6、世界季风最显著的地区 *** 更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7、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8、世界(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更大产地东南亚9、世界面积更大的大洲 *** 最小的大洲大洋洲10、世界更大的 *** 亚欧 *** 最小的 *** 澳大利亚 *** 11、世界面积更大的国家 *** 人口最多的国家(1中国 2印度 3美国)12、世界石油储量(出产、输出)最多地区中东地区1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多的大洲非洲(28‰),最少的大洲欧洲(3‰).14、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大地区 *** 东部; *** 南部;欧洲大部;北美洲东部.15、世界人口最稀少的四大地区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未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16、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17、世界更高大而绵长的两条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8、世界更大的原料进口国日本,世界更大的 *** 国家泰国.19、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20、世界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21、世界上,国家和地区的数目最多的大洲非洲22、(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之一位23、日本之最:A更大的岛本州岛 B更大的平原关东平原 C更大的贸易对象美国24、 *** 之最:A更大的半岛 *** 半岛 B更大的群岛日本群岛 C唯一内陆国蒙古25、东南亚之最:A更大的平原湄公河平原 B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C面积更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D唯一内陆国 *** 26、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27、世界环境日:每年6月5日,呼吁世界各国保护并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世界林业节:每年3月21日世界水日:每年3月22日世界地球日:每年4月22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6月17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每年9月16日世界动物日:每年10月4日28、重要地理数据:A、赤道半径6378kmB、赤道周长40000km 1度纬线或经线长=111kmC、地球极半径6357kmD、地球平均半径6371kmE、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F、地球上陆地面积占29%G、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中,海洋水占96%H、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水的总储量的7/10万I、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29、重要地理公式:G、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K、人口密度(人/km2)=该地区人口数量(人)/该地区土地面积(km2)L、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度、即(-0.6℃/100m)30、易混淆的概念:M、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N、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O、等压线:在地图上,把同一时间气压值相同的点用曲线连起来,就是等压线P、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Q、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地点用线连接起来,就是等降水量线31、重要地理界线(世界)1:R、热带和(北)温带(北)回归线,热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S、(北)寒带和(北)温带(北)极圈,(南)寒带和(南)温带(南)极圈T、 *** 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 *** U、 *** 和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 和北美洲白令 *** V、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 *** 、地中海Z、南极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得雷克 *** 32、重要地理界线(中国)2:a、地形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b、地形二级阶梯和 *** 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e、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秦岭——淮河33、A、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B、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结合和利用的程度.C、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多年平均径流总量(R)为主要指标.外流河:P-E-R=△S内流河:P-E=△SD、Chinese、English、Russian、French、Spanish、Arabian是 *** 的工作语言.34、世界更大的湖泊里海,世界更大的内陆湖里海,世界更大的咸水湖里海.35、世界面积更大的国家 *** ,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36、世界面积更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世界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埃塞俄比亚37、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6600km,(亚马逊河 *** 00km;长江6300km;密西西比河6200km)38、世界水量更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逊河39、世界拥有牛数量最多的。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