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尊敬的成语,让人畏惧比让人尊敬安全的多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7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让人尊敬的成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让人尊敬的成语以及让人畏惧比让人尊敬安全的多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让人敬佩的成语
  2. 让人佩服的成语
  3. 让人由衷地敬佩与信服的成语
  4. 形容对人很有礼貌的成语
  5. 对人尊敬的成语

一、形容让人敬佩的成语

1、甘拜下风、心服口服、心悦诚服、自愧不如、五体投地

2、一、甘拜下风 [ gān bài xià fēng ]

3、【解释】: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4、【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5、二、心服口服 [ xīn fú kǒu fú ]

6、【解释】: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7、【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服口服,也知道规矩了。

8、三、心悦诚服 [ xīn yuè chéng fú ]

9、【解释】: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0、【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小弟若在两位才女跟前称了晚生,不但毫不委曲,并且心悦诚服。

11、四、自愧不如 [ zì kuì bù rú ]

12、【解释】: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13、【出自】: ***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 *** 的孔夫子》:在那地方,圣裔们繁殖得非常多,成着使释迦牟怪和苏格拉底都自愧不如的特权阶级。

14、五、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15、【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 *** 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16、【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

17、【翻译】:经常听说到论,本来是非常佩服,今天的说法,就更五体投地。

二、让人佩服的成语

1、【甘拜下风】对人自认不如,真心佩服。

2、【五体投地】 *** 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3、【顶礼膜拜】为佛 *** 最尊敬的跪拜礼节。比喻崇拜得五体投地。

4、【心服口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5、【高山仰止】比喻道德崇高,令人仰慕。

6、【葵藿之心】比喻臣下对君主表示忠诚或对所仰慕的人的尊敬之情。

7、【拜倒辕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三、让人由衷地敬佩与信服的成语

1、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2、心服口服服:信服。心里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3、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 *** 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4、推崇备至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5、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6、敬若神明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7、甘拜下风表示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8、甘处 *** 甘愿处于 *** 。比喻甘居落后。

9、负弩前驱弩: *** 。背着 *** 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10、奉为楷模楷:法式;模:模范。把某种事物当作榜样。

11、奉如神明象对待神灵那样崇奉。形容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极其尊重。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12、顶礼膜拜顶礼: *** 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 *** 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四、形容对人很有礼貌的成语

1、彬彬有礼谦虚谨慎谦恭下士敬贤礼士不矜不伐竭诚相待敬贤礼士

2、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3、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更高贵的感情。

4、礼貌对于人 *** ,犹如热力之对于蜡。

5、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6、永不向权势低头,但要摘帽为礼。

7、礼仪 *** 有两种:之一种是扭怩羞怯;第二种是行动不检点和轻漫。要避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8、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

五、对人尊敬的成语

1、傲慢不逊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2、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不逊。”

3、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4、出处:宋·杨 *** 《诚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第四卷:“尽今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5、鼻孔朝天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6、出处:叶圣陶《倪焕之》九:“难得笑的平板的脸上却浮着鄙夷不屑的笑意。”

7、不堪入耳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8、出处:明·李开先《市井艳词序》:“二词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 *** 亵狎,不堪入耳。”

9、不屑一顾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10、出处:明·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11、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三十三回:“这泼猴头,出方无状。”

12、大模大样形容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

13、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二十三出:“又见他烈烈轰轰,呼呼喝喝,大模大样,前遮后拥,把那街上闲人尽打开。”

14、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让人尊敬的成语,让人畏惧比让人尊敬安全的多-第1张图片-

15、出处:《北史·齐高祖纪》:“景 *** 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16、焚香礼拜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17、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18、焚香膜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同“焚香礼拜”。

19、出处:明·归有光《唐孺人墓志铭》:“兆多疾,每疾作,孺人辄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20、佛头著粪往佛像的头上拉粪。比喻美好的事物被 *** 、玷污。

21、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 *** 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22、负驽前驱背着 *** 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23、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驽矢先驱。”

24、负弩前驱弩: *** 。背着 *** 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25、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26、恭敬桑梓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27、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28、胡天胡帝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①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②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29、出处:《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30、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31、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 *** 神而远之。”

32、敬恭桑梓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33、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34、敬老慈少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35、敬老慈幼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36、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37、敬老慈穉尊敬老人,爱护儿童。同“敬老慈幼”。

38、敬老怜贫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39、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40、敬老恤贫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41、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42、敬老尊贤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43、敬上爱下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44、出处:《汉书·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45、敬上接下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46、出处:《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47、敬贤下士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48、举案齐眉案:古时有脚的托盘。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49、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50、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51、出处:清·李观海《歧路灯》第十三回:“乜宁礼再三央人,磕头礼拜,他舅恨极,发誓再不上他的门。”

52、怜贫敬老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53、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54、齐眉举案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同“举案齐眉”。

55、上谄下渎谄:奉承;渎:轻慢, *** 。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56、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57、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58、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59、生荣死衰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60、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61、师道尊严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62、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63、师严道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 、出处:《荀子·致士》:“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65、肆言詈辱肆:任意妄为,放肆。詈:骂。辱:侮辱。毫无畏惧地侮辱谩骂。

66、提名道姓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67、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68、题名道姓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69、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之一折:“这个穷 *** 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70、相待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71、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72、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待宾客一样。

73、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饁之,敬,相待如宾。”

74、相庄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75、出处:清·余怀《班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 *** 与之洽也。”

76、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77、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78、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会的应具备的道德标准。

79、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80、悬榻留宾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81、出处:《后汉书·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82、 *** 词秽语不健康 *** 的言词。同“ *** 词亵语”。

83、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之一回:“ *** 词秽语,概所不录。”

84、 *** 词媟语 *** : *** ;媟:狎,轻慢。 *** *** 、低级趣味的话。

85、 *** 言狎语轻狎的言词; *** *** 的言词。同“ *** 言媟语”。

86、 *** 言媟语轻狎的言词; *** *** 的言词。

87、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88、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尊师贵道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90、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上》:“帝谓孔僖曰:‘今日之会,宁于卿宗有光荣乎?’对曰:‘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今陛下亲屈万乘,辱临敝里,此乃崇礼先师,增辉圣德;至于光荣,非非所敢承。”

91、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 、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关于本次让人尊敬的成语和让人畏惧比让人尊敬安全的多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标签: 尊敬 畏惧 成语 安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