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第二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二四反义词语199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四字成语中有反义词的成语
四字成语中有反义词的成语有声东击西、扬长避短、贪生怕死、大同小异、左邻右舍等。
释义: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自:《 *** 传》第十八回:“这雷横亦有心要救晁盖,以此争先要来打后门;却被朱仝说开了,只得去打他前门,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要催逼晁盖走了。”
释义:意思是发扬长处,回避短处。
出自:秦牧《漫记端木蕻良》:“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既扬长避短,也施展了抱负。”
释义:意思是一味自爱生命,惧怕死亡。原指士兵作战因怕死而退缩不前。现在已逐渐产生新义,即凡是在工作中怕脏、怕累、怕危险等等,皆属此列。
出自:曲波《 *** 雪原》二:“他们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们知道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出自:马南邨《燕山夜话八股余孽》:“读者总觉得有许多文章,似乎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东西。”
释义: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出自:(明)吴承恩《 *** 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1、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
2、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待位置的词。如:春—秋,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1、语言反义词。是约定俗成的,大家都这样理解,不以上下文或语境为转移。
2、言语反义词。概念意义并没有对立或对待关系,作者借用上下文临时用来表示对立或对待的现象,属于一种用词上的变异。
如: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
“铜”和“银”、“布”和“绸”离开了具体句子,都不是反义词,但在此句中,则生动地表现了卑贱与高贵的对立。而“官”和“民”则是语言反义词,不因语言环境而变化。
二、反义词成语大全 四字二年级
二年级反义词四字成语大全有:大惊小怪。
意思是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过分惊讶。
宋·朱熹《答林择之》:“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朴实头做将去,久之自然见效,不必如此大惊小怪,起模画样也。”
(1)虚惊一场:意思是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出处:王朔《痴人》:“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托不住也会在 *** 过程中倏地醒来,在床上虚惊一场。”
(2)少见多怪:指见识少,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多形容人孤陋寡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七回:“我笑道:不缺已经好了,那里还有溢额的?子明道:你真是少见多怪。”
(3)小题大做:用以比喻人将小事视为大事办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三回:“他用了多少本钱,费了多少手脚,只骗得七千银子,未免小题大做了。”
1、她对于自己的小成就总是大惊小怪,喜欢把它放大很多倍,让他 *** 能分享她的喜悦。
2、但在一般情况下,术后1个月后基本能恢复正常,可以如常饮食,像王 *** 那边咬点骨头渣也不会有问题,没必要大惊小怪。
3、我只不过是划破了点皮,敷敷 *** 就没事,你们干嘛如此大惊小怪的?
4、妈妈正在做饭,小丽尖叫地从卧铺跑出来,妈妈对着小丽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去房间一看一只蟑螂而已!
5、每天都能看到的东西,的确是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惊鸿一瞥的事物才会让人刻骨铭心。
三、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有:贪生怕死、 *** 、说长论短、空前绝后、取长补短等。
一:贪生怕死[ tān shēng pà sǐ ]
1.【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2.【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意思:贪生怕死的人,不可以谈论大事。)
3.【示例】:他们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们知道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曲波《 *** 雪原》二
二: *** [ jīng tiān dòng dì ]
1.【解释】: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2.【出自】: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 *** 穷泉骨,曾有 *** 文。”(意思:可怜那躺在荒野黄泉下的寒骨,当他活在人世的时候,曾经写出过 *** 的诗文。)
3.【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觉轰轰烈烈,做出 *** 的事业来,功垂竹帛,世享荣华。清·陈忱《 *** 后传》之一回
三:说长论短[ shuō cháng lùn duǎn ]
1.【解释】: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2.【出自】: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意思:不要揭别人的短处,不要夸自己的长处。指揭人短、夸己长是轻薄行为。)
3.【示例】:她的 *** 格有一面很像我的一个 *** ,就是心直口快,对什么都没有顾忌,也不怕别人说长论短。巴金《谈〈秋〉》
四:空前绝后[ kōng qián jué hòu ]
1.【解释】: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 *** 地形容独一无二。
2.【出自】: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祖孙三代倒做了三朝元老,真可以算得“空前绝后”的了。“
3.【示例】:辣椒可以止小儿的大哭,真是~的奇闻。 *** 《伪 *** 书·止哭文学》
五: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
1.【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2.【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犹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意思: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
3.【示例】:外 *** 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 《整顿 *** 的作风》
四、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有哪些
1、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成语:出生入死、贪生怕死、顶天立地、承上启下、七上八下。
2、【解释】: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3、【出自】:他们是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不至于还闹气。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用于赞扬人英勇无畏
5、【近义词】历尽艰险、杀身致命、奋不顾身、身经百战、出入生死、冲锋陷阵、粉身碎骨、万死不辞、南征北战、舍生忘死、入死出生、肝脑涂地、赴汤蹈火
6、【解释】:贪:舍不得。贪恋生存,畏惧死亡。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7、【出自】:他们没有一个贪生怕死而逃跑的,他们知道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曲波《 *** 雪原》二
8、【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9、【近义词】贪生畏死、怕死贪生、舍生忘死、视死如归、欣生恶死、贪图享受、爱生恶死、临阵脱逃
10、【反义词】奋不顾身、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前仆后继、骁勇善战、宁死不屈、以身许国、舍死忘生、不避斧钺、殉身不恤、舍生取义、死不旋踵、骁勇善斗、万死不辞、不知死活、从容就义、誓死不屈、齿剑如归、临危不惧、殒身不恤、同归于尽
11、【解释】: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12、【出自】:元·纪君祥《赵氏 *** 》之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13、【示例】: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14、【语法】:联合式;作定语、补语;用于人
15、【近义词】威风凛凛、巍然屹立、傲然挺立、柱天踏地、顶天踵地、气概不凡、英姿勃勃、顶天而立
16、【反义词】低头折节、瞻前顾后、低头哈腰、特立独行、卑躬屈膝
17、【解释】: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18、【出自】:宋·张炎《词源·制曲》:“想一下头如何起,尾如何结,须要承上启下。”
19、【示例】:这两段文字中应有几句承上启下的话。
20、【语法】:连动式;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21、【近义词】彻上彻下、起承转合、承先启后、束上起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22、【出自】:明·施耐庵《 *** 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3、【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沙汀《烦恼》
2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25、【近义词】忐忑不安、忐忑不定、心神不定、犹豫不安、惴惴不安
26、【反义词】心安理得、若无其事、从容不迫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