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虑太多的成语 顾虑太多的经典句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顾虑太多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顾虑太多的经典句子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人有所顾忌的成语
  2. 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的成语
  3. 关于描写顾虑的成语有哪些
  4.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的成语
  5. 形容有顾虑的成语有哪些

一、形容人有所顾忌的成语

1、畏首畏尾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2、投鼠忌器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3、缩手缩脚缩:收缩。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4、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5、患得患失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6、沉吟不决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7、沉吟未决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8、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 *** 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9、首鼠两端、举棋不定、迟疑不决、欲言又止、多愁善感

二、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的成语

1、三心二意: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也指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用心,不专一。

2、举棋不定:下棋的时候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做事情的时候有很多顾忌,犹豫不决。

3、迟疑不决:形容拿不定主意。犹豫疑惑,不能决定。

4、瞻前顾后: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 *** 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5、优柔寡断: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三、关于描写顾虑的成语有哪些

1、形容顾虑的成语关于顾虑的成语共收录描写顾虑的成语 *** 条

2、出处:《资治通鉴·卷九十一·晋元帝太兴三年》:“(司马保)好读书而暗弱无断,故及于难”。

3、昂昂自若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4、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三士带剑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5、出处:《易·蒙》“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唐·孔颖达疏:“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 *** ,渎则不告。”

6、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7、出处: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8、迟疑观望指犹豫等待,不作决定。

9、出处:清·李渔《比目鱼·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该速速抽身,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

10、出处:《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11、踌躇不决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

12、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13、踌躇不前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14、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哀裴回以踌躇。”

15、出处:《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16、杜口裹足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17、出处:《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18、放心托胆心里放得下,有所凭借而胆大。形容毫无顾虑。

19、出处:《何典》第七回:“赶茶娘只道师姑为女子所做,既然修行念佛,自当谨守清规;故放心托胆,打发女儿去。”

20、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21、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22、出处:《史记·信陵君列传》:“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23、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24、出处:宋·袁燮《絜斋集》第十八卷:“是非予夺,多含糊其辞;公则不然,可则曰可,否则曰否。”

25、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26、呵佛骂祖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就可以突破前人。后比喻没有顾虑,敢做敢为。

27、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28、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29、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 *** 。’”

30、金人之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31、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 *** 。”

32、金人之箴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33、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 *** 。”

34、进退首鼠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35、出处: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36、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37、出处:《后汉书·杜 *** 》:“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 *** 。”

38、举棋不定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39、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40、内顾之忧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41、出处:《汉书·杨仆传》:“失期内顾,以道恶为解。”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42、嗫嗫嚅嚅犹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43、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只得来见襄敏公。却也嗫嗫嚅嚅,未敢一直说失去小衙内的事。”

44、怕痛怕痒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45、迁延顾望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同“迁延观望”。

46、迁延观望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47、前瞻后顾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同“瞻前顾后”。

48、首施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同“首鼠两端”。

49、首鼠两端首鼠:鼠 *** 多疑,出洞时一进一退,不能自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右动摇不定。

50、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51、首尾两端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52、出处:《后汉书·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

53、束手缚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54、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冒失 *** 一昧粗心浮气,目中无人,到处以强为胜,一遇 *** 谷先生,早已束手缚脚,有力无用处。”

55、束手束脚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56、出处: *** 《在省市自治区 *** 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57、束手束足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同“束手束脚”。

58、出处:艾芜《百炼成钢》第二章:“就是该死的炉顶化了, *** 了他,使他在调整煤气空气方面,简直束手束足,不敢随便动一下指头。”

59、缩手缩脚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60、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

61、投鼠忌器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62、出处:《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63、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65、畏首畏尾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66、出处:《左传·文公十七年》:“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67、无虑无思犹言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68、无虑无忧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同“无忧无虑”。

69、无所顾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同“无所顾忌”。

70、无所顾忌顾:顾虑;忌:忌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

71、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五十一回:“当初原为遮人耳目起见,不得不如此;等到后来张太太把抵押的凭据禀了上头存了案,他却无所顾忌了。”

72、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3、心事重重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74、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75、疑行无成疑:怀疑,犹豫。行动犹豫疑虑,就不能成功。

76、出处:《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77、优柔寡断优柔:犹豫不决;寡:少。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78、出处:《韩非子·亡征》:“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

79、优游不断指处世迟疑,没有决断。

80、出处:《汉书·元帝纪赞》:“牵制文义,优游不断。”

81、犹豫不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82、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周书·贺拔胜传》:“今乃顿兵不进,犹豫不决。”

83、游移不定游移:犹豫。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84、出处:汉·刘熙《释名·释车》:“游环在服马背上,骖马之外辔贯之。游移前却,无定处也。”

85、欲言又止想说又停止不说。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86、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语甚凄楚,惊问之,欲言而止者再。”

87、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88、出处:《后汉书·袁绍传》:“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 、云开见天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90、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91、出处:宋·陶佃《王君仪》诗:“云开雾散却晴霁,清风淅淅无纤尘。”

*** 、云开雾释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93、出处: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千古名臣,每遭谗谤,而转瞬云开雾释,日光月华。”

94、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 *** 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顾虑太多的成语 顾虑太多的经典句子-第1张图片-

95、出处:战国楚·屈原《离 ***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96、趑趄不前趑趄:迟疑不敢前进。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

97、出处:《周易·夬》:“臀无肤,其行次且。”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98、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99、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二回:“赵温听说大人不见,如同一块石头落地,把心放下,赶忙到承差屋里,将亲供恭恭敬敬的填好,交代明白。”

100、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101、出处:《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犊,而无求其故。”

102、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03、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104、前怕龙,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05、出处:明·冯惟敏《朝天子·感述》:“磊落英雄,清修人物,前怕狼后怕虎。设谋,使毒,只待把忠良妒。”

四、胆小怕事顾虑太多的成语

1、杯盘狼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2、 *** 哭狼声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烟四起

3、象狼和虎一样凶狠.比喻非常凶暴残.

4、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

5、象豺狼一样凶恶残暴成了习 *** .形容为人残暴

6、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杂乱的样子.

7、狼烟:古代边防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五、形容有顾虑的成语有哪些

1、金人三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2、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3、杜口裹足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4、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5、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6、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7、金人之缄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8、内顾之忧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9、前怕狼,后怕虎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10、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

11、投鼠忌器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12、畏首畏尾畏:怕,惧。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顾虑 成语 句子 经典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