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成语(形容风土人情的词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7

其实风土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形容风土人情的词语,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风土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风土人情什么意思风土人情怎么读
  2. 风土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3. 风土的成语风土的成语是什么
  4. 风土人情的成语

一、风土人情什么意思风土人情怎么读

1、风土人情什么意思?风土人情怎么读?

2、拼音:fēng tú rén qíng,简拼:ftrq

风土成语(形容风土人情的词语)-第1张图片-

3、成语解释: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 *** 、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4、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5、注音:ㄈㄥㄊㄨˇㄖㄣˊㄑㄧㄥˊ

6、风土人情的近义词:风俗人情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7、成语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指地方习俗等

8、英语翻译:local conditions and customs

9、俄语翻译:местныеуслóвияинрáвы

10、其他翻译:lokale verhǎltnisse und sittencli *** t,géographie et coutumes du pays

二、风土什么什么四字成语

1.填空题:()风土()组成四字词

风土人情

【解释】风土:山川风俗、气候等的总称;人情:人的 *** 、习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例句】又问了问褚一官走了几省,说了些那省的~,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1、传统习俗(chuán tǒng xí sú):指流传下来的习惯做法。

造句:传统习俗里,过年要拣吉祥话说,整个庄子,显得一团和气。

2、风俗习惯(fēng sú xí guàn):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 *** 。

造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3、风土人情(fēng tǔ rén qíng):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造句:爸爸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

4、风俗人情(fēng sú rén qíng):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造句:教授着手研究当地居民的风俗人情。

5、入乡随俗(rù xiāng suí sú):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

造句:既然已经来了,就入乡随俗吧。

三、风土的成语风土的成语是什么

风土的成语有:簸土扬沙,怀土之情,土头土脑。

风土的成语有:怀土之情,簸土扬沙,土生土长。2:注音是、ㄈㄥㄊㄨˇ。3:结构是、风(半包围结构)土(独体结构)。4:拼音是、fēngtǔ。

风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风土fēngtǔ。(1)指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等。

⒈本指一方的气候和土地。引《国语·周语上》:“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_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韦昭注:“风土,以音律省风土,风气和则土气养也。”宋梅尧臣《九月见梅花》诗:“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元王祯《农书》卷八:“盖风土所宜,其实大而味甘,非他种可比。”⒉泛指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引《后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唐刘长卿《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诗:“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金元好问《商正叔<陇山行役图>》诗之一:“陇坂经行十过春,也随风土变真淳。”清钮_《觚_·广东月令》:“余宦游所至,其风土大_相同。”冰心《寄小读者》十八:“从此渐渐的不见东方的陆地了,再到海的尽头,再见陆地时,人情风土都不同了,为之怅然。”⒊被风吹起的尘土。唐李商隐有《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_全饼麴_可三日晒,然后细_,布_,盛高屋厨上,晒经一日,莫使风土秽污。”

风土风土:汉语词语风土:模拟经营游戏风土:和_哲郎所著书籍风土(汉语词语)风土,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语出《国语·周语上》:“是日也,瞽帅、音官以(省)风土。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

《归粤十四年矣爱其风土人物将长为乡人诗以志之》《过小江渡行村落间爱其风土偶成》《山居杂诗·闽浙风土异》

风土断人肠闽浙风土异风土断人肠

簸土扬沙分茅裂土土 *** 一_土土包子怀土之情皇天后土土皇帝一掊土风土人情

1、爸爸向我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新疆的风土人情。

2、今天咱们每人都谈一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好吗?

3、它以外国人视角来观察、分析和评述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风光、风土民情和社会现象等。

4、北京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风土人情。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风土的详细信息

四、风土人情的成语

1、风土人情;伤风败俗;随乡入乡;移风易俗;有伤风化;热肠古道;民风淳朴;安居乐业;世外桃园;穷山恶水;

2、采风问俗——风:歌谣;俗:风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3、被发文身——被发:散发;文身:身上刺花纹。原指古代吴越一代的风俗。后也用以泛指未开化地带的风俗。

4、断发文身——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5、风土人情——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6、改俗迁风——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7、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8、伤风败俗——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9、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

10、随乡入乡——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

11、习俗移 ***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 *** 。

12、未能免俗——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13、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14、移风易俗——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15、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16、热肠古道——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17、比户可封——差不多每家每户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风俗淳美。

18、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19、化民易俗——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20、极重难返——犹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

21、绝国殊俗——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22、披发文身——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23、染风习俗——谓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24、入境问俗——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

25、时殊风异——时:时代。风:风俗。殊、异:不同。时代不同,风俗也不同。

26、谇帚德锄——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27、无兄盗嫂——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 *** 《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28、物殷俗阜——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29、相沿成俗——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30、遗风旧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31、遗风馀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32、遗风馀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33、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34、祝发文身——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35、比屋而封——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36、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37、毁风败俗——败坏良好的风俗。同“伤风败俗”。

38、移风改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39、移风革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40、移风易尚——改变旧的风俗习惯。同“移风易俗”。

41、遗风余俗——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

42、遗风余习——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同“遗风余俗”。

43、遗风余象——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44、百里异习——异:不一样;习:风俗习惯。相隔百里远的地方就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OK,关于风土成语和形容风土人情的词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风土 风土人情 成语 词语 形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