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福贵电视剧完整版在线观看和福贵电视剧全集56土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电视剧福贵结局怎么样
1、电视剧《福贵》结局没有太过沉重,虽然家珍、凤霞、女婿二喜和儿子有庆都去世了,但是福贵最终还有外孙苦根陪着,结局中,福贵带着苦根去田里干活,后来,他买了外孙喜欢的一条老牛,就这样他们一老一少和一条牛过着踏实的日子。
2、在结局中,土地承包的政策也到了福贵他们村里,福贵也分到了五亩好贡田,福贵的生活也有希望了。春生和福贵也再次相遇,两个人在地头上开怀畅饮。
3、在最后一集的时候,福贵和妻子家珍告别,家珍说她把苦根留给福贵,而且还说不后悔嫁给福贵。《福贵》是根据小说《活着》改编的,《福贵》的结局相比小说的结局要多一些温情的元素。
4、起码在电视剧的结局中,苦根还活着,还有他陪伴着福贵。《福贵》这部剧将小人物的命运演绎的跌宕起伏,而朴实和悲情是这部剧的总基调。
二、解析《福贵》电视剧
百度到这个片的时候,我没太想看,必竟,葛优的珠玉在前,而且我对陈创不了解。陈创的作品我看有印像的有两个,一个是《 *** 》,他饰演的啸天犬,那造型真的丑出天际了,我也没顾得上看他的演技。还有一个是《康熙微服私访》中一个特别小的角色,娘娘家的一个族人,出场应该只有几十秒,而且是混在一众人等中间,可是我却记住了他。
我是从福贵败家后看了几集的,一下子被吸引了。后来在做饭洗衣,收拾的时候便开着 *** ,几天下来,三十三集的剧居然看完了,后来,我又反复听了很多次,连女儿都知道我在听凤霞的电视剧。这么多年,我反复看的电视一共有二部,一部《孝庄秘史》,看过不下五十次了,还有一部韩剧《最后一支舞》,也看了很多次。《福贵》这片应该是我喜欢的第三部,就在这个假期,我都反复听了很多次。比起 *** ,它更细腻,比起小说,它更温情。
绝大多数从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都比不上原著,但是,显然,《福贵》是个特例。从爱奇艺上看,它的收视率并不高,但是评分却极高,9.2分。在我看来,是名符其实的。其实能看懂并且喜欢这部片子的,应该是我这样的七零后或六零后,或者更以前,像我弟那样的八零后,应该是看不太懂或者不感兴趣,必竟,那些场景和事件他太陌生了。
电视剧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南方的叫徐家川的某个小村。我从几个小细节扒了一下,感觉应该是安徽的某个地方.之一是那贡米,第二那种尖尖的斗笠,第三是那花鼓灯,这是最重要的依据。在八十年代初,还常常有来要饭的,说是安徽的,一天里更先来要的,妈妈总是给点饭,烙饼,馒头之类的,后来的要饭的就没有吃的给了,只能给点米。我记得有几年要饭的实在太多了,原来妈妈都是一次给一茶缸米,后来一天来得太多,一次只能给半茶缸。有的要饭的在拿到粮食以后还会唱几句什么,那时不太懂。在看这个剧的时候,那些场景便纷至沓来,让我感叹一下岁月的变迁。
电视剧拍得比较细腻,加入了福贵与家珍认识的过程,基本是一见钟情。家珍是在福贵跳花鼓灯时见到的福贵,一下子就被迷住了。福贵当时虽然是个混子,但是真的非常擅长跳花鼓灯。家珍当时也是秀美的女孩儿,两人目光对视的一刹那,电石火花。在福贵输掉全部家业,家珍本来可以离开福贵的,但是她没有,她一生都和福贵在一起。即使生活那样艰苦,可是她从不后悔。我想,家珍是幸福的女人,她是嫁给了爱情。她对福贵的深情,有几处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福贵抢亲,家珍拿掉红盖头,看到福贵,眼中的惊喜与闪亮,她那一句脆生生的:“福贵,带我走啊!”分明就是遇到爱情的样子。还有福贵被二愣开枪吓倒在草堆上,有人给她报信,她腿都跑坏了,让人很是心疼。还有她一直珍藏着她自己绣得写着两人名字的红手帕。落魄了以后的福贵,对家珍也是真好。有庆去区里参加运动会,福贵要带家珍去看,家珍嫌远不去。福贵说:你不去,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啊?就这么平常的一句说,却让人明白,他的快乐一定要与家珍分享才是快乐,而他的悲伤,也一定是因为有了家珍的分担,才不是那么哀伤。
在她临死前,她对福贵说,她的心,一生都在和福贵跳花鼓灯,跳不够。我想,这就是福贵,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却能坚韧不拔地活着的理由,他身上承受了那么深,那么浓的爱,他有什么理由不坚强的活着呢?
陈创和刘敏涛的演计在这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很喜欢。从少年到老年,有些人说刘敏涛的老年演得不好,说都快病死了,皮肤还一点皱纹都没有,其实这和演技有什么关系?这是化妆师的事啊!我一直怀疑这个片被删减了一些,某些地方总感觉衔接的不是那么顺畅。
福贵前期是个混子,其实也不怪他。他是个无忧无虑的少爷,啥事都不用做, *** 又那么溺爱他。无事可做,又精力充沛,不生出些事来才不正常呢?但是他人不坏,很善良,他一个地主,穷苦人吃不上饭跟他有什么关系?可是他带着大家去要饭,而且还借粮食给大家。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家落败了,但是乡亲们依然对他们很好的原因。其实他家的发家致富,多半是徐老爷和他的祖辈勤劳节俭置办下来的,并不是剥削穷苦百姓得来的,这在剧中有两处小细节,一是福贵在田头,边提裤子边学 *** :肥水不流外人田啊!还有一处,是在区里,买到鞋子以后,福贵要去 *** ,家珍拉着他的手,笑着说:你爹说的,憋着,回家撒去。从这两个细节,得知,他们徐家,从一只鸡变得一头牛,不是没有道理的。更何况,徐老爷善良,收留孤女菊花,并把她嫁给勤劳善良人品好的满仓。后来,满仓和菊花也一直是福贵的帮手,大事小事都在帮福贵,对两个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一点,也让人特别感动。
我在小学三年级以前,对地主的印象都是来自课本,认为所有的地主全是周扒皮的形象,后来才知道,那是某个时间段的误导。
剧中的二喜是整个剧的一抹亮色,从他一也场,就是欢乐。虽然他有残疾,腿不好,但是他对凤霞,对父母,真得没话说。凤霞生孩子那一幕,到现在,很多男人都做不到。可惜,命苦的二喜,自己的孩子都没看上一眼,就被淹死了。害人的 *** 啊。
土改时,有个沈队长,出场不多,但却意味深长,四十几年过去了,沈队长还是层出不穷——做那种损人不利己却乐此不疲的人还大有人在,人类的劣根 *** 啊。
整个片子跨度比较大,差不多快有五十年,半个世纪,世间风云变迁,在福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福贵的每个悲剧,又何尝不是那个时代每个人身上的悲剧?
而时代的进步,虽然悲剧减少,可是,活着,便有许多无奈。这,也许就是活着的真谛。
三、为什么感觉电视剧《福贵》里的“福贵”很悲惨
电视剧《富贵》讲述的是上世纪40年代的故事!
剧中的富贵是个地主家的吊儿郎当,百无一用的少爷,这样的一个人, *** 不浅意外娶到了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米行老板的千金陈家珍,不务正业的富贵在婚后赌光了家产。
一贫如洗的富贵,经过这次家道中落的变故,富贵幡然醒悟,脱胎换骨变了一个人,敢于面对现实,而且拥有了亲情和爱情!曾经设局骗了富贵家产的龙二爷,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土改时被枪决,正应了那句话,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得到了也会失去!
从 *** 上死里逃生的富贵,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以后的日子里富贵虽然经历了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但最后的晚年生活还是幸福的!
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爸妈看过这部剧,估计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后来长大了,接触了原著小说《活着》,才恍然大悟,原来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是在讲这个故事啊!山中的坟包,墙上的奖状,抽血而死的小孩……深埋已久的记忆不断涌现,福贵背着家珍走在河坝上的画面更是浮现在眼前。可后来在豆瓣搜索“活着”,却只找到 *** 版的,都让我怀疑是不是记忆出了差错,还是说那电视剧只是有一点情节相像而已。最近偶然知道了,原来剧版的活着叫做《福贵》。于是在短短两天半里,我重温了这部一直在我记忆深处的电视剧。
《福贵》真的拍的很好。徐老爷,陈掌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心生喜爱,对老戏骨的演技更是佩服万分。当然,我最喜欢的角色还是福贵。福贵转变前后真的像是两个人演的,前期完全就是个地痞流氓,后期憨厚幽默,爱耍活宝,演员的表现十分出彩,成功俘获了观众的心,观剧的时候只想让他们一家少受点苦。
剧版比影版,甚至比原著,多了不少对支线情节前因后果的交代,对人物生平故事的叙述,整个故事更加丰富,更加牵动人心。胡老师这一角色的加入,可以说是剧版对原著更大的改动。这个角色,我觉得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他和凤霞的感情故事,应该在二喜登场之前就果断结束。在二喜和凤霞定亲之后,凤霞还对胡老师有感情,这无疑给凤霞跟二喜的感情蒙上了阴影。另外,胡老师再次离开之后,二喜到村里迎娶凤霞,在没有交代凤霞是不是真的不再迷恋胡老师并且真心想嫁给二喜的情况下,就安排凤霞与二喜成亲了,这一点让我心生芥蒂。这样一段三角恋,我觉得真的没有必要。
这次重温,其实我还真不敢看那些悲惨的情节,例如有庆被抽干血的过程。而且在看到第二十九集的时候,凤霞就有孕了,而且很快就跳到肚子变大的时候了,我的心里就慌得很。这说明好日子要到头了,从下一集开始福贵就要陆续送走三个家人了,真是不忍心看啊……于是上网看后边的分集剧情,发现剧版居然还有个大的改动,凤霞和二喜两人死去的顺序对调了。而且两人的死法,太让人难受了,真的不敢看了……其实觉得,这一段好像还是原著处理的比较好。
只是,不敢看这几集,我也就看不到福贵背着家珍走在河坝上的画面了。那就安慰自己:还是让这个画面,成为童年对这部剧的专属回忆吧。
当然,最后想着有始有终,我直接就看最后一集了。看了家珍的离世,看了福贵为她跳最后一次花鼓灯,跳着跳着还哭了……这样的结局,剧版处理的其实是哀而不伤的,尤其最后苦根吃豆的情节没有出现,也是让我大松了一口气。有苦根,有村里那么多老相识,福贵就不会一个人孤苦伶仃,就还是有生活的希望。唉,现在看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还真不忍看到太悲惨的结局。
总之,看到最后,还是会有些惆怅。福贵活着这一生,太苦了。要是有庆到省体校读书成为专业运动员,要是二喜没有死从此和凤霞幸福地生活,一切会是多么美满啊!可是这些能让福贵一家的生活出现曙光的转机,最后无一不消灭了。这样的人生,太悲惨了,这样的命运,太残酷了,让我身为一个观众都不忍目睹啊。只能继续安慰自己,这只是电视剧,这只是电视剧……可是,怕是接下来这几天都要陷入缭乱的思绪中了……
©本文版权归作者 whatonearth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福贵》的福贵的一生,其实是那个年代的普通百姓的一个 *** ,只要去问下那一代的人,肯定很多像福贵这样在不断变化的 *** 经济文化环境下挣扎着,努力从辛苦的生活中找到一点快乐。用《阿甘正传》里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就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福贵从一个地主 *** 之间变得一无所有,这好像对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但是偏偏这个时候打击地主,这让福贵幸免于难,而那个当时赢走了福贵钱的人被批斗。福贵还娶了个地主家的漂亮 *** 家珍,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件好事,但是不久家珍的 *** 因为家庭背景被 *** ,之后家珍的 *** 连说话都不敢大声说,生怕再次被批斗。
好不容易两个人有了个漂亮女儿凤霞,但是因为一次病,凤霞的高烧导致聋哑;有庆为了救颜莉莉(春生 *** )被抽血致死。福贵的人生就是给了他一颗糖,命运又给了他苦,不断重复这种生活。包括后面大炼钢铁 *** ,福贵一家成了最普通的 *** 没有完全能躲避这些。 *** 《福贵》里的家珍至少还活着,电视剧版的《福贵》里的家珍也去世了,凤霞难产而死,最后只剩福贵和凤霞的儿子在 *** *** 后一起生活。
福贵的一生的坎坷和那些年的 *** 经济文化分不开,福贵虽然命很苦,但是他一直没有怨恨谁或者命运,面对不断的波折,福贵最后和外孙一起聊天,算是给观众最后的安慰,至少还有人陪着福贵。
《活着》是余华的 *** 作之一,讲述的是一名叫“福贵”老人的一生,这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历了由富到穷的家庭变故、经历了被 *** 抓壮丁后被 *** 所俘虏等一系列的苦难。在当时大环境的背景下,一位老人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的遭受着苦难。
“福贵”真正的悲惨是从家境没落之后开始的。因为嗜赌成 *** 遭受了龙二的设计败光了家产, *** 因为受不了打击撒手人寰,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抓 *** ,路上福贵被 *** 部队抓了壮丁。在 *** 的部队里丝毫没有感受到人 *** 的他被 *** 俘虏并放他回了家。等他回家之后,发现母亲已经过世,就连女儿凤霞也因病成了哑巴,苦难由此慢慢展开.....唯一的儿子有庆也因为献血被抽干了血液,嫁给偏头二喜的凤霞因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儿子女儿的相继离世让得了软骨病的家珍痛苦不已,不久也去世了。独自带着孩子的二喜是被出了事故的吊车活活夹死了。年迈的福贵带着外孙苦根独自生活,苦根却被豆子给撑死了......福贵一个个的把身边的亲人送走,最后只有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陪着他......读完整部书,难以表述的难过,“福贵”的名字是似乎是一种讽刺,他最“福贵”的时候就是家境没有败落的时候吧。
1994年张艺谋协同葛优、巩俐拍摄了 *** 《活着》,在 *** 有限的时间里,张艺谋用一定的黑色幽默的手法来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生。从 *** 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张艺谋添加的个人理解,这种理解不是一种大范围的更改原著,而是从人物的小细节中来改变,用演员的表演和音乐来展现。
2006年朱正导演了电视剧《活着》,选用的演员在当时并不是非常有名,但相比较 *** 来说,情节展开的更完整,前后衔接的更自然,内容表述的更详尽。在电视剧中,导演为凤霞安排了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胡老师的出现让她体会到了爱情的甜蜜、爱情的悲伤,也算是给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一个完整的人生轨迹;可能福贵真的太苦了,原著中的福贵最后是跟一老牛相依为命。福贵真的太老了,为了讨苦根欢心给他煮了豆子,可惜苦根却撑死了。导演拍到最后也不忍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如此落寞。于是就留下了苦根与他作陪。
到底什么是福?什么是贵呢?福贵娶了家珍是福,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是贵。福即是贵,贵才是福,而福贵的真正意义就是“活着”。
这部剧叙述了一位 *** 少爷因为好赌而 *** 输光了全部家产,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他随后带着他的妻子和子女一生颠簸流离,在 *** 和 *** 时代中历经诸多沧桑和变端,其中,他的 *** ,母亲,子,女,妻,一一在这曲折的生活中陆续离他而去,最后留他一人独活在这世上。这份凄凉,就是他,福贵。我猜想,作者应是一位旁观者,实因这剧情太催人下泪,太戳人心怀,大喜和大悲对比太强烈,当事人应无法有这么冷静的心态去倾诉这段往事。福贵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既能吃苦,也会享福。这是福贵和大宅门里的少爷所不同的地方。他不像那些大宅门里的阔少爷,一贫如洗时他做的不是抱怨这埋汰那,反而他举起了锄头,非常有责任感的挑起了整个家的生计,看到这里,我佩服极了他,打心底里。“三年自然灾害”时,家里极度缺粮,福贵一家四口人在公社里每天只能分到一碗米粥。福贵和家珍(福贵还是少爷时抢婚抢来的媳妇,她的 *** 是当地米行的老板,为人厚道,爱心强大, *** 时被批斗, *** 转做米行伙计。)不吃不喝,省下些白粥都给了两个孩子,但即使是这样孩子仍然饿得发昏,那时,孩子的外公每日偷存下自己的半钵公粮,每夜再偷送到孩子手中。有一回他饿得厉害,便只尝一粒。正是这一股强大的爱让福贵一家挺过了那段岁月。看到这里,我在学校的每一餐我都觉得倍加来之不易,回想我以前的每一回浪费也深深的认为心里有愧。
唉,本以为这段苦日子该结束了。
五年后,还存活的就只有福贵和苦根了。苦根是他唯一的孙子,也是唯一的亲人了。苦根一出生就没了娘,接着又没了爹。苦根的名字是他的爷爷福贵起的。
因为电视剧中福贵的遭遇确实很悲惨,福贵的一生就是20世纪我国贫苦百姓的真实写照,广大观众能从福贵的遭遇中找到祖辈们的影子,引起许多共鸣。从而心有戚戚。
电视剧《福贵》改编自余华的作品《活着》,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 *** 被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 *** ,却在途中被军阀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相继死去。生活的苦难一次又一次地降临在福贵身上。
电视剧的导演动了恻隐之心,不忍福贵晚年太过凄惨,留下了外孙苦根与他作伴,而小说的结局更加悲惨,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电视剧的以一段真实、艰辛的历史为背景,以平凡的人的经历体现出了不平凡的历史真实和人生内涵,表现出了中国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顽强的生存意志、宽容的胸怀和人 *** 的 *** 。
小说中有几处命运转折、福祸相依的情节让人印象深刻。福贵嗜赌如命,龙二靠抽老千赢走了福贵的家产,福贵从地主变成了贫农,而后由于局势变换,成了地主的龙二被砍了头,龙二说:“福贵,我是替你 *** 的!”。福贵的儿子有庆听说要给 *** 献血,之一个跑到了医院,但没想到却被活生生的抽血抽死在医院,而 *** 的丈夫就是福贵曾经在 *** 上同生共死的战友春生!
春生原本是精明顽强又懂得生存之道的人,在 *** 上,当别的兵都在疯抢 *** 从飞机上抛下来的大饼时,春生却想到趁乱脱别人的胶鞋当作煮米的燃料,在寒冷的夜里他 *** 去大兵身上扒衣服取暖……春生在无数次的战争中活下来,从之一次在长江附近打仗到抗美援朝,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着,九死一生。可是后来在 *** 时期,被折磨 *** ,最后吊死在一棵树上。作者又再次感慨,生命啊,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福贵的一生就是20世纪我国贫苦百姓的真实写照,普通百姓始终被历史大势裹挟着前进。要想看懂一个时代,不可只注目于 *** 新政,亦要听到更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最真实的规律。我相信,只有看到这些更底层百姓的生活百态,才能明白 *** 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普通百姓身边时的嬗变。
我看原著的时候,也曾多次流泪,为福贵的遭遇,也为祖辈们的艰难。一般的作者在写结局的时候,大多会留下一个年幼的生命,来预示希望和未来。而余华却不同,只安排一头老牛陪着年迈的福贵,犁田的老牛已深感疲倦,老人便吆喝,“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的好,苦根也行啊”。福贵俏皮地解释,这样是为了鼓励老牛别偷懒,不是只有它在耕地,还有别的 *** 它耕得好,而这头牛的名字,就叫福贵。
苦难往往都是突如其来的,让人猝不及防。整部小说,是离别、是失去、是苦难、是永无止境的承受。就算重逢,上一秒是欢喜,下一秒就会掉入地狱的深渊。但饱经风霜的福贵依旧坚强地活着,活着就是福贵。
这就是生命的可贵之处,纵然经历无止境的苦难,依旧没有 *** 福贵,福贵依旧顽强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风雪压不倒,苦难中开花,太阳强烈、微风不燥、水波温柔、黄土飞扬,这一景一物都是活着的意义。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与君共勉
福贵的家是不完整的,福贵的家又是完整的。他享受过人上人的生活,也经历过更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最痛苦的事情往往不是求而不得,是“本可以”。
徐福贵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衣食无忧,意气风发的年纪,还娶到了知书达理、十分漂亮的米行千金 *** 陈家珍。婚后福贵仍没有收敛,赌钱输了家产,还气死了自己的 *** 。可以说 *** 之间一无所有,只剩下妻子家珍还不离不弃跟随。这样的人生变故,就算自己顶得住,但招来的冷言冷语,欺凌侮辱可不少。
从富 *** 子变成贫穷农民,这才让徐富贵醒悟,意识到家人的重要 *** 。从此踏实耕耘,下田种地。但变故在福贵的人生里好像从此变成了常态,他 *** 从军了。从军三年逃回来发现女儿凤霞意外变成了聋哑人,母亲也去世了。
事情还没完,在生活慢慢变好的时候,儿子有庆也因为献血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个时候后思想还是比较落后的,唯一的儿子去世这是多大的打击。后来耳聋的凤霞跟瘸子二喜结婚,生了个儿子叫福根。不过好景不长,因为妻子生产完,女婿赶着去报喜,失足掉进河里淹死了。后来,女儿因为是聋哑人,在工地上干活,没听到别人的喊叫,被掉下来的钢材砸死了。无论家境如何,都陪着福贵的家珍最后也因为病重离世了。
原著《活着》里面,徐富贵是孤独终老的,只有一条老牛陪着。改编的时候可能不想把人物刻画得一点希望都没有,所以把外孙噎死的剧情改了,最后的画面是外孙、牛和福贵。
福贵这“常常的一生”确实经历了太多变故,亲人一个个离自己而去,老年落得如此凄惨的生活。我不知道他有没有悔恨,有没有怨恨命运的不公,但是对家珍、女儿儿子女婿的思念肯定是有的。
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很难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