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九歌东皇太一歌曲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九歌·东君歌曲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芈月传九歌东皇太一歌曲
1、《芈月传》中芈姝在秦楚边界时拜别楚国,那些人唱的歌儿是《九歌·东皇太一》
2、《九歌·东皇太一》这是《九歌》的开首篇,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全诗自始至终只是对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的描述,充分表达了人们对春神东皇太一的敬重、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此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3、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
4、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
5、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
6、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
7、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
8、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
9、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
二、东皇太一最早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1、东皇太一最早出自屈原所做的诗歌《九歌》。
2、《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对其进行了重新创作。《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 *** 》、《国殇》、《礼魂》。
3、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王逸认为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 *** 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4、东皇太一,中国神话中的天神。据《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记载,太一是尊贵的天神,因祭祀太一在(楚国的)东方,故称“东皇太一”。
5、张渥所绘东皇太一为一峨冠博带、踏云而来的仙人;萧云从所绘东皇太一呈帝王像,头戴王冠,手执宝剑、宽袍大袖。
6、先秦时期,《吕氏春秋》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楚辞·九歌·东皇太一》记载:“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7、吉日良辰好时光,恭恭敬敬祭上皇;手持长剑玉为柄,身上佩玉璆锵响。瑶席玉器压四角,供奉鲜花散芳香,蕙裹熟牲兰为垫,敬献杜酒花椒汤。举起鼓槌齐敲鼓,鼓声敲得咚咚响;节拍稀疏而缓慢,吹竽鼓瑟高声唱。群巫舞 *** 饰好,香气菲菲飘满堂;各种乐调错杂响,太一快乐又安康!
8、郭店楚简《太一生水》记载:“太一生水。”《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也。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
9、《竹书纪年·前编》记载:“伏羲始定四海之广,作八卦,分九州,制九宫,因此制九州……太一者,北辰神明也,下行作卦之宫,每四乃还于 *** 。 *** 者北辰之所居,故谓之九宫。太一下行,九宫从坎起,自此而于坤宫,而震宫,而巽宫,所以半矣还息于 *** 之宫。”
10、汉朝时期,《史记·封禅书》记载:“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郊。”《史记·天官书》记载:“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汉书·郊祀志》:“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11、《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记载:“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楚辞·九歌·东皇太一》的注释( *** 王逸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曰东皇。
12、宋朝时期,《曲洧旧闻》记载:“上元张灯,自唐时沿袭汉武帝祠太一自昏至明故事。”《中吴纪闻·卷一》记载:“太平兴国六年,方士言:五福太一在吴越分。太一,天之贵神也。行度所至之国,民受其福。”
三、九歌东皇太一原文翻译
1、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2、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吹竽鼓瑟声悠扬。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
3、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的首篇。这是祭祀东皇太一的祭歌,全篇自始至终只是铺叙祭礼仪式和祭神场面,抒发人们对东皇太一的虔诚、尊敬、欢迎与祈望,希望春神多多赐福人间,给人类的生命繁衍、农作物生长带来福音。
4、篇首以“穆将愉兮上皇”统摄全文,篇末以“君欣欣兮乐康”作结,一呼一应,贯串着祭神时人们的精神活动,从而突出了主题。此诗篇幅虽短,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场面隆重,气氛热烈。
四、九歌有哪些篇目
1、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 *** 》、《国殇》、《礼魂》。
2、《东皇太一》指天神;《云中君》指云神;《湘君》《湘夫人》指湘水之神;《大司命》主管寿夭之神;《少司命》主管子嗣之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指黄河之神;《山 *** 》指山神;《国殇》指祭祀为国捐躯的将士;《礼魂》是送神曲。
3、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4、从《国殇》的情调看,应该是悼念在丹淅之战中阵亡的将士的歌辞,具体时间是在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丹淅之战之后,蓝田之战之前。
5、《九歌》与屈原其它作品的幽愤风格不同,而写得清新凄艳,幽渺情深。显然是因为利用了民间的素材,融入了民歌的情调,这样比起他其它的作品,风格有些独特。
6、关于“九歌”名称的来历,王逸认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间祭歌创作的。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胡适则认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 *** 歌舞”,“与屈原传说绝无关系”。今人多取朱说。
7、“九歌”名称,来源甚古。《尚书》、《左传》、《山海经》、《离 *** 》、《天问》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
8、至于屈原用它作为篇名,似乎不会跟远古“九歌”的章数有关,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调相同。可能是取其“娱神”这一点,再结合《离 *** 》所说的“康娱”、“乐”的意思,基本上属于新歌袭旧名的类型。
9、《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五、九歌中都有哪些人物是神分别是谁
1、九歌当 *** 现的神,总共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娥皇,女英,天神大司命,天神少司命,河伯,太阳神,东君,山 *** 。其中可以被称之为天神的总共有5位,也就是东皇太一,云中君,少司命,大司命,东君。
2、在九歌的天神当中,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他们的形象更偏向于天神,少司命和大司命是偏向于人的过程。其中东皇太一是古代人们第1位要迎接的神,偏向于创造神。东君则是更偏向于日神,云中君则是月神,他们同是天神,又都是种族的保护神。这些神的名字都体现了当时的楚国文化,散发着浓浓的东方色彩。
3、这两个形象出现在不少的动漫当中,但是在九歌当中,少司命和大司命的形象更像是神巫,因为少司命和大司命是可以直接与人类沟通的,更像是人类与神沟通的一座桥梁,但本身也具有神力。在九歌当中记载大司命是可以直接与神巫进行对话。并且大司命的 *** 格比较自命不凡。在人类面前他是伟大的,人类是渺小的。因为大司命的功能是可以主管人类的生死,少司命是可以主管人类的子嗣。所以这两位神的形象非常接近人,但也 *** 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摧残, *** 为力的表现。
4、在当时的楚国文化里,人类有很多解决不了的事情,所以在很多方面他们寄托于神灵来解决,也寄托于神灵来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无法控制的现象。写出九歌的屈原,他不只是写出了人类对神的依靠,九歌的文字十分瑰丽多彩,简直就是创造出了另一个美好虚幻的世界。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