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干1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干1以及干时之量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干怎么组词
干字组词:当读一声,gān时,组词为:干净、干涩、干燥、干净利落、口干舌燥、干预、干瘪、干枯等;当读四声,gàn时,组词为:才干、埋头苦干、能干、精明强干、骨干、蒋干盗书、精干、干练等。
1.一(横)、2.一(横)、3.丨(竖)。
1、当读一声,gān时,释义:指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统称。古代用来表示顺序、纪年等;盾、扰乱;牵连,涉及;水边;不含水分或水分极少;枯竭,净尽,空虚。
2、当读四声,gàn时,释义: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做(事);办事能力强;担任(某种职务);指干部。
三、干净利落、精明强干拼音、释义及出处
释义:形容衣着、容貌整洁。也形容动作娴熟、敏捷或行动果断。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四):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
释义:精细聪明,做事干练。比喻头脑机敏,办事能力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十三回: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参案的能员。
1、他的卧室收拾得干净利落,空气中没有异味,而且床上也十分整洁。
2、他把卧室、客厅、厨房打扫得干净利落,容不得家里乱七八糟,有灰尘。
3、冯老带领我们参观他的卧室,简单的房间里收拾得干净利落,没有一点老人味。
4、三班风格高,抽出了四个精明强干的小伙子来帮助我们。
5、小伙子们虽然衣衫褴褛,但个个都透着精明强干,参加 *** 军,将来准是好样的。
二、干字加一笔都有什么字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开启。开化。开诚布公。
古代 *** 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用于计时: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
时间词。指清晨到正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
时间词。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
三、“干”字怎么组词
一、干字的组词有干果干净风 *** 活干洗干花能 *** 贝干草干红干杯干脆晒 *** 燥等。
1、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8、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11、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干将(jiàng)〕古剑名。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3、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三、干字结构是单一结构,偏旁部首是干,总笔画是3画。
文言版《说文解字》:榦,筑墙专木也。从木,倝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榦,筑墙时竖在两端的柱子。字形采用“木”作边旁,“倝”作声旁。
*** 、检察、 *** 部门中干部和 *** 的合称。
又有才能又有经验:他的确是一个精明~的人才。
也叫主流。同一水系中所有支流汇入的河流。大河干流常分为上、中、下游。与“支流”相对。
办事的能力:增长~。他既年轻,又有~。
四、干是多音字吗
是的,干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gàn] [gān]。
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骨~。
3.做(事):实~。~活儿。埋头苦~。
4.能干;有能力的:~练。~才。
6.事情变坏;糟:要~。~了,钥匙忘在屋里了。
4.牵连;涉及:~连。~涉。相~。
5.追求(职位、俸禄等):~禄。
8.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燥。~柴。油漆未~。衣服晾~了。
10.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饼~。葡萄~儿。豆腐~儿。把萝卜晒成~儿。
11.空虚;空无所有:外强中~。钱都花~了。
12.只具形式的:~笑。~号(háo)。
13.属 *** 词。指拜认的(亲属关系):~妈。~儿子。
14.徒然;白:~着急。~瞪眼。~打雷,不下雨。
15.形容说话太直太粗(不委婉):你说话别那么~。
16.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我又~了他一顿。
17.慢待;置之不理:主人走了,把咱们~起来了。
五、“干”的本义
“干”是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 *** ,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 ***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 *** ,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 ***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司干。——《周礼·春官·序官》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注:“干橹,小楯大楯也。”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3)又如∶干羽( *** 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 *** )
鸿渐于干。——《易·渐卦》。释文引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秩秩斯干。——《诗·小雅·斯干》。朱注:“干,水涯也。”
昔者吴干战。——《管子·小问》。注:“干,江边地也。”
而不知干队之败。——《史记·春申君传》。索隐:“干,水边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5)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6)天干。如:干支(天干地支,实际上是“干枝”的一种比喻说法)
辙恐犯忌而干讳。——《楚辞·七谏·谬谏》
以干先王之诛。——《书·胤征》
以干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若干二命以求杀予。——《国语·晋语四》
乃背晋干宋。——《史记·管蔡世家》
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国语·晋语五》
干国之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对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商君书·定分》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唐·杜甫《兵车行》
(5)又如:干渎(冒犯。干:干犯;抵触;烦扰);干触(冒犯;触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违犯法典);干命(违犯命令);干行(指冲撞军列);干戾(触犯法令而获罪)
后知张顺干了功劳。——《 *** 传》
皆干赏蹈利之兵也。——《荀子·议兵》
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庄子·徐无 *** 》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 *** 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8)又如: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干进(营谋官职地位);干索(索要;强取);干进(谋求仕进);干请(请托)
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后汉书·蔡邕传》
明君使事不相干。——《韩非子·用人》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 *** 》(11)又如:干己(关系,责任);干累(连累;牵连);干纪(关系;职责);干属(关系);干惹(牵涉,关连)
(12)怠慢,慢待。如:主人走了,把我们干起来了[1]
(1)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 gàn)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方将被发而干。——《庄子·田子方》
剖其中,干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干东土。——《吕氏春秋·爱类》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
然而旱干水溢。——《孟子·尽心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
(3)又如: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干荒(干旱);干烘茶(采摘后不经过揉制而直接烘干的茶叶);干堆(干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明·刘基《卖柑者言》
(5)又如:干蛋(方言。穷光蛋);干竭(枯竭)
(6)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赵氏 *** ,高皇(明太祖朱元璋)义父之妻也。——明·文林《琅琊漫抄》
(7)又如:干爷(义父);干大(方言。干爹,义父);干老子(干爹);干生子(干儿子);干达达(干爹,义父)
(8)形容声音干涩嘶哑。如:干哑(干涩嘶哑)
干愁漫解坐自累,与众异趣谁相亲。——唐·韩愈《感春》
(2)又如:干落落(白白地);干发虚(空有打算而不能兑现);干拌(白吵;白费口舌);干白(白说,白搭)
晔干笑云:“罪至”而已。——《宋书·范晔传》
客家话:[客英字典] gon5 [ *** 四县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on1 [海陆丰腔] gon1 [宝安腔] gon1 [东莞腔] gon1 gon5 [沙头角腔] gon1
◎潮州话:gang1 guan1(kang kuaⁿ)[1]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