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粮食之乡湖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湖南农作物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湖南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1、湖南,这片历史积淀深厚的沃土,坐落在中国的江南,东经108°47′~114°15′之间,怀抱洞庭湖的怀抱,与湖北相邻,从桂东县黄连坪的东端,绵延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的西界,从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的南端,延伸至石门县壶瓶山的北界,纵跨667公里,横越774公里,尽显鱼米之乡的壮丽画卷。
2、湖南被誉为“有色金属之都”和“非金属之源”,蕴藏着80余种矿藏,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之首,钨、铋、铷等矿物储量也 *** 群雄。丰富的植物资源是其另一大特色,拥有马尾松、杉木等主要树种,以及银杏、珙桐等珍贵树种,而华南虎、金钱豹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更显其生态多样 *** 。
3、湖南河流密布,湘江、资水等四大水系交织,洞庭湖的浩渺赋予了这片土地丰富的淡水资源。内河航道发达,连通了大部分县市和乡镇,水资源总量丰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湖南的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稻谷产量全国之一,湘莲、茶叶等农林特产闻名遐迩,湘茶如君山银针,独享盛誉。
4、湖南以“九州粮仓”、“鱼米之乡”著称,不仅在粮食产量上位列全国第七,还以其特色农产品如苎麻、柑橘等丰富了中国的餐桌。畜 *** 和养殖业的繁荣,如宁乡猪、湘东黑山羊等,更体现了湖南农业的多元发展。水产品资源丰富,鱼类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的莲、菱等水生植物更是这片土地的骄傲。
5、湖南,这片承载着丰富历史与资源的土地,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在这里,你可以探寻鱼米之乡的根源,感受湖南农业的繁荣与生态的和谐。希望这个关于湖南来历的故事,能为你揭示这片土地的魅力所在。
二、鱼米之乡-湖南的由来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在富裕丰饶的中国地区,湖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鱼米之乡,它物产丰富,气温温和,它的水产、稻、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下面的湖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关于湖南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省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省界极端位置,东为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
自然资源: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着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以及非金属雄黄、萤石、海泡石、独居石、金刚石等居中国前列。湖南省植物种类多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樟、檫、栲、青山栎、枫香以及竹类,此外有银杏、水杉、珙桐、黄衫、杜仲、伯乐树等60多种珍贵树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羚羊、白鳍豚、花面狸等。
水利资源:湖南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湘北有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分别从西南向东北流入洞庭湖,经城陵矶注入长江。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河流可通航里程1.5万公里,内河航线贯通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湖南省水资源总量16 ***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 0立方米,水资源相对较丰富。
矿产资源:根据2012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湖南省矿产资源年报》,湖南是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已发现各类矿产143种。37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5位,6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10位。其中,钨、锡、铋、锑、石煤、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等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之首,钒、重晶石、隐晶质石墨、陶粒页岩等矿种居中国第二,锰、锌、铅、汞、金刚石、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等矿种也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棉花种植面积20.2万公顷,增长5%;糖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132.2万公顷,增长2%;蔬菜种植面积123.9万公顷,增长3.8%。
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增长10.5%,油料产量减少3.5%,茶叶产量增长1.9%,水果产量增长4.7%,蔬菜产量增长4.3%,烤烟产量增长1.3%。猪、牛、羊肉类产量增长5.1%,禽蛋产量增长1.8%,牛奶产量增长4.9%,水产品产量增长10%。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着名特产,产量历来居中国首位。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最着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产。另有着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着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 *** 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着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三、湖南为什么有鱼米之乡之称
1、湖南之所以被赞誉为“鱼米之乡”,其原因可以从气候、地形、农业基础与交通等多个维度探讨。
2、首先,从气候条件来看,湖南位于 *** 带季风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湖南的年降水量在1300至180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稳定在16至18摄氏度。这样的气候条件为水稻的丰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3、其次,湖南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之灌溉水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湖南的人口分布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为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充足的人力支持,从而保证了水稻的高产。
4、再者,湖南的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长江流经湖南,河网密布,不仅有利于水产业的开发,还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这种地理优势使得湖南的农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进入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其农业产品的影响力。
5、综上所述,湖南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其背后是气候适宜、地形平坦、农业基础扎实以及交通便利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湖南独特的农业发展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
四、湖南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湖南的主要农作物有稻谷、茶叶、棉花等。
湖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粮食、棉花、油料、苎麻、烤烟以及猪肉等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稻谷产量多年为全国之冠,苎麻、茶叶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2位;
湘莲具有3000多年历史,产量居全国首位,安化黑茶是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君山银针是中国黄茶珍品。
201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747.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1.1千公顷。其中,早稻面积1238.2千公顷,减少210千公顷;中稻面积1472.5千公顷,增加181.2千公顷;晚稻面积1298.3千公顷,减少200.9千公顷。其中,夏粮51.4万吨;早稻755.5万吨;秋粮2216.0万吨。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
著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 *** 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武冈铜鹅、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著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参考资料来源:湖南人民 *** -湖南概况
关于粮食之乡湖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