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行子之乡(咸宁简介)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咸宁行子之乡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咸宁行子之乡以及咸宁简介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湖北咸宁有哪几个县
  2. 咸宁古镇古村有哪些
  3. 湖北省咸宁市的咸宁是怎么来由

一、湖北咸宁有哪几个县

截至2016年,咸宁市有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隶属咸宁市,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1]。县境南邻江西省武宁、修水县毗邻,东接阳新县,北连咸宁市,西部与崇阳县接壤。2016年11月,通山县被国家 *** 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4月29日,湖北省人民 *** 决定通山县退出贫困县。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 *** 中心交汇点,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景点有“华中之一瀑”的白水岩瀑布,“江南 *** 库”之称的 *** 姑山,“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的黄龙山,绝美九宫山,道家黄袍山等。

嘉鱼县是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北与武汉接壤、南同赤壁市毗邻、东距咸宁市区40公里、西与洪湖市隔江相望,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嘉鱼县是国家首批对外 *** 地区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开发区,是湖北省有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回鱼之乡、黄金之乡,获“湖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位于湖北省南陲,居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东界通山,南邻通城及江西省修水,西接通城和湖南省临湘,北连赤壁、咸安。2016年崇阳县人口为5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9.74万人,城镇人口14万人。2001年,崇阳县被 *** 命名为“中 *** 间艺术之乡”。

九宫山位于湖北通山县境内,海拔1657米,为幕阜山之更高峰,是国家AAA *** 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李自成墓)。九宫山既有江南山峰的奇秀,又具有塞北岭岳之雄、险、奇、幽、秀,被誉为“九天仙山”。

咸宁温泉谷是万豪温泉谷的俗称,是按照地理位置得名,也是万豪咸宁温泉谷的简称。咸宁温泉谷度假区位于湖北咸宁温泉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正门,距离武汉市区1小时、长沙市区2.5小时车程,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武广专线经过,乘坐武广高铁,从武汉至咸宁仅28分钟。

湖北通山隐水洞地质公园位于湖北核电之都——通山县大畈镇境内,隐水洞是湖北省首个地质公园,溶洞全长5158米,洞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平均高30米,宽25米,洞内钟乳石林立,拟人状物惟妙惟肖,峡流相映,瀑洞相融。隐水洞内有十分丰富的地下溪流岩溶地貌等地质景观。

二、咸宁古镇古村有哪些

湖北咸宁有着以铜鼓为 *** 的商周青铜文化,以赤壁之战为 *** 的三国文化,以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为 *** 的 *** 文化,以向阳湖文化名人村为 *** 的名人文化,以温泉、九宫山、陆水湖为 *** 的生态文化。湖北咸宁这片土地上如今依然保留着不少美好古朴的村落,下面搜街网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咸宁有哪些古镇古村?最美古镇在什么地方?

湖北咸宁有一个聚族而居4个世纪的廊桥古村落──刘家桥村。它位于中华桂花之乡咸宁桂花镇境内,地处咸宁至通山公路旁,距华中重镇武汉80公里,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100公里,距温泉16公里,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历史积淀的村庄,风景优美。

刘家桥在历史上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有“墨庄世第”之称。祖人刘如鹤,号阴皋。有家训:“不求富贵在,但愿子孙贤”。他非常重视教育下一代,老屋和下厂建起后,便建了皋鹤学校,供子孙熟读贤书。据初步统计,刘家桥几十户人家, *** 前有举人2人,贡生4人,庠生6人,秀才23人。

咸宁行子之乡(咸宁简介)-第1张图片-

咸丰年间,贡生刘炳元和庠生刘毓华,父子俩熟读经典,知书达理,曾被州府授予《父子明经》扁额。据统计, *** 前刘家桥村存各类扁额50余块, *** 期间被毁四十余块,如今还保存十五块。走进刘家大堂屋,扁额高悬,古韵犹存,不失为一大景观。

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明嘉靖初,羊楼洞的制茶业已相当发达。村镇随之而兴,极盛时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有5条主要街道,百余家商旅店铺。“洞茶”远销海外,为“中国大茶市”,誉称“小汉口”。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历史积淀,现今保存现状较好的羊楼洞明清古街、茶铺、砖茶作坊等丰富的文物载体及百年老字号茶企、砖茶 *** 技艺传承人等,这些都让赤壁羊楼洞古镇不曾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在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宅院里,窗棱上精美的木雕向我们诉说着明清时期羊楼洞人在建筑上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当地老人说,通向镇外的青石板路面上,一条寸余深的车行印迹清晰可见,那是明清时代运茶的“鸡公车”(一种独轮人力车)将石板碾出的深槽,据称是那个年代临近省份的乡镇运送茶叶和货物时碾轧而成的。那些深槽,让人感受到古村历史上茶市的繁荣和先民的勤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羊楼洞茶交易的兴盛景况。

2010年,羊楼洞村以其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风情、极具特色的古建筑风格和整体保护的完整 *** ,从全国众多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咸宁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历史文化名村。如今再现昔日繁荣的明清古街,从各家各户门隙里飘出的袅袅茶气,幽幽地从街的这头萦绕到街的那头,似乎讲述着老街的悠远。

内冲瑶族村,顾名思义,村落的发展繁衍和瑶族有关。古时,为躲避战乱与官府,瑶族一般生活在海拔400米到800米高的山上。咸宁地处幕阜山区,与湖南、江西交界,地形复杂,内冲瑶族村有丰富的瑶文化遗存,如石屋、石窖、石井、石梯田、石墓、石梯田等垒石文化,更具典型的 *** 地方便是地处该村与崇阳、赤壁和岳阳交界的 *** 姑山。

在该村 *** 姑山深处,有个大风塝,一 *** 山坡被开垦成梯田,山腰分布着石屋、石井、石桥、石沟、石渠、石墓葬以及祭祀台、古栈道等遗迹。当地山民传说这里是“千家峒”,瑶族先民在这里定居近 *** ,后因战乱南迁。

内冲瑶族村是一个古老的瑶族村寨,是海内外几百万瑶族的圣地,也是瑶族的发祥地。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被列入首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2012年被列为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国家级瑶族特色保护自然行政村。目前该村保存着古井、神台、梯地、石墓、石庙、石柱等瑶族历史遗迹,沉淀着瑶族先民的文化气息。

如果你想继续追寻瑶族文化,可以移步大坪乡辉煌村。村内建有瑶祖故里大观园,园内均为古瑶青石标志风格,通过500米长的古瑶茶道,浓缩龙窖山全部古瑶遗留文化景点;原始 *** 古瑶人居住的洞穴、树屋、土屋、石屋等居住环境,演绎古瑶文化的历史变迁,重点打造莫徭文化广场,莫徭的出现是瑶族民族形成的标志,明确龙窖山在瑶族历史地位,让古瑶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明晰。采取歌舞《莫徭千古情》实景演出形式,让游客清晰了解 *** 姑山古瑶文化的来龙去脉,感受瑶文化的无限魅力。

*** :咸宁市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

茅井村是天城镇北部的一个山村,陆水河从村庄的南岸擦身而过,没有直接通往县城的公路,渡船成了当地群众出行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水湾勾勒出田园,炊烟飘散在农家的屋顶,农作的号子声悠远的传来,茅井村在朦胧的薄雾中变得逐渐清晰。这里绝对是你避世想找的“桃花源”。

茅井村内有古树、古桥、古碾、古石板街、古阶、古泉、古井、民居等文化景观,正因为与外界交流较少,茅井村依旧保留了原生态的模样,成就了茅井村“十古仙村”之名。

该村有山川有河流,有平原以及草原,有良田和池塘。山下良田已整好,等待气温升起来即种湘莲,还原莲花湖的壮观美景。古泉、古桥、古树主要分布在三组柘林畈,这里的村民几乎都姓高,这里古树连片。从村委会到柘林畈,还有几分钟的车程,沿路两边大部分都是荷塘,只是冬日只剩下残荷败枝了。到了柘林畈,首先看到路右边一大屋,据说以前这里是个庙,解放后破四旧,改为村民住房的。

葛仙山脚石壁下的葛仙泉水汩汩而出,滋养了村里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口泉原来叫柘亭泉,现在叫葛仙泉。转到大屋后面,首先看到几棵繁茂的大树,其中一棵古枫杨树下,是一渠清泉,水清见底。枫杨树的根,粗如树干,露出地面,顺着泉水流动的方向生长,一位村妇蹲在青石条台阶上洗着衣裳。

泉溪水顺沟渠绕村流向隽水,延着沟渠看到不远处,一座古老的石拱桥与两棵古树相依,和旁边的村舍掩映成趣。石拱桥位于柘林畈高家湾南,为独孔石拱桥,全为块石结构,拱券纵联砌置。桥长约6米,宽2米,高3米,孔跨4米。两边各有6级台阶,桥面由四块条石敷成,整齐平坦。石拱桥头的古枫树也非常神奇,据说,这株古枫杨树,1969年修建陆水湖大坝(三峡试验坝)时,将村搬到附近一处高地,没有想到该树竟然死了。1971年,村里老人们又搬回来住,这棵树又活了过来,直到现在枝叶依然繁茂。放眼望去,好一幅田园牧歌图!

畈上村位于湘鄂赣交界处,源自白崖山间的潺潺流水,经畈上村腹背穿行,形成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体验带,生态资源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这里的村民健康长寿,纯朴好客,优质的山水资源孕育出了一个咸宁的“巴马村”。

畈上村里藏着一个童话般的小镇,在这座不为世人广知的小镇,巍峨的白崖山、清澈的金港河,吸纳山间灵气的柃花与柃蜜,哺育 *** 的古井、长生不老的传奇。

独具特色的木屋别墅群,花草满溢的小镇绿地,处处青山环绕,十里长廊流水,河岸木屋林立,仿佛人间仙境。放眼望去,亭亭修竹倒映在清澈的河畔中,婆娑荡漾,一幅幅绚丽的山水画卷映入眼帘。河道两旁农作物一片青绿,弥漫着泥土芬芳的气息。远离污染与喧嚣,是度假旅游的绝妙去处。

这里有隐藏于山水之间的红尘净土;这里空气如蜜,远离喧嚣;这里繁花似锦,似水流年;这里珍馐满盘,乡间盛宴;这里大美野墅,美轮美奂,就等你来了!

*** :咸宁市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柃蜜小镇旅游度假区)

隽水河流经崇阳县城,形成了天然的“八卦图”。在这一侧,便是赫赫有名的浪口村。浪口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村庄整洁,山水如画。

浪口村的浪口温泉是崇阳百泉之首,古书赞其“沸热如汤,可以愈疾”。温泉池里,水汽氤氲,仿若置身仙境。70余个大小不一的原汤泡池星罗棋布于茂林修竹之间,沐在池中,更浴在境中:热浪氤氲,竹风飒飒,听絮絮鸟语,闻淡淡花香。汤院汤屋,私享安宁与宁静;露天泡池,与自然同呼吸;无边际恒温泳池,一眼温泉,尽揽山林;燕子垭,无限峰景,天然太极映入眼底;狮子崖,垂钓、柴火灶台、采摘园、乡村马术,感受最原生态的养生庄园。

行走在浪口,宛如画中游。登燕子垭山顶赏太极八卦图,观雨山伟人像;乘竹筏漂流观十里画廊无限风情;户外营地,采摘种植、丛林探险,享受亲子互动的乐趣。

*** :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浪口村

一条蜿蜒的小河从九宫山上潺潺流下,恰将一村划成南北两岸。因铺满河床的鹅卵石若宝石般润泽,这河便被称为“宝石河”,这村则被名为“宝石村”。明清时,村民就地取材,将这“宝石”铺路筑墙、修屋造堰,成就了今天“楚天之一古民居群”的称号。

宝石河的南岸,曾是一条热闹的商业街,富商云集,是鄂赣两省的贸易集散地, *** 时期有“小汉口”之称。如今,商街早已没了昔日的风光,墙面斑驳,栅栏稀疏,仿佛一位容颜老去的歌姬,看着村落的世事变迁。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阡陌小巷里,一段段残垣断壁,默然伫立,似乎在思索着过往的人事浮沉;一扇扇旧式木门,吱吱呀呀,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海桑田。细细品味远古图腾的流风余韵,把玩门楣上依稀可辨的风蚀遗迹,不禁感叹岁月流淌,韶华易逝。

*** :咸宁市通山县闯王镇宝石村

说起湖北通山燕厦乡北冲村,熟悉的人之一印象就知道那是一个集库区、山区、老区为一体的边远村落。牛鼻孔大桥雄跨两岸,天堑变通途,这是北山的亮点,一处牛鼻孔,流传神奇的传说;一座牛鼻孔大桥,造福一方,畅通四方。

通山县石门村,这个美丽的村落存在于一个远古记忆里。它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它似溪边归来的浣衣女,淳朴而秀丽;又似 *** 上冲锋的壮士,勇猛而悲壮;它始建于1420年,至清道光年间为鼎盛时期,晚清时期走向衰败。它曾经是商业要道和茶马古道,各地商人的南下北上,带动了长夏畈商业的繁荣发展。

早在明清时期,这里是湘、鄂、赣必经之道,至今仍有完好的长夏畈古民居。石板街、栓马桩留下茶马古道的痕迹;当铺、烟馆、驿站、商铺、 *** 铺、学堂见证了当时的繁华。兵部差务府、天朝诰命、恩德式铎官人、王明璠 *** 、贞节牌坊记载了无数人文故典;三圣寺、仙人洞、石门水库、温泉、溶洞增添了石门的灵秀。

净堡村位于斧头湖和西凉湖之间,村内的峡港河古时连通两湖,商贩从西凉湖运货至此,再换大船经斧头湖、金水河入长江。

此地属咽喉要道,加之桥头的净堡寺香火旺盛,酒肆、客栈、商行林立,是远近闻名的商贸枢纽。建国后,陆续从峡港河两岸挖掘出墓砖、瓷片等物,最远追溯至三国时期,这也证明当时净堡村一带的繁华。

三、湖北省咸宁市的咸宁是怎么来由

1、“咸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万国咸宁”即天下都安宁的意思。

2、咸宁县建置较晚,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一说大历2年即767年)析江夏县南境金城、丰乐、宣化三乡置永安镇。即永远安宁之意。五代时,吴杨溥乾贞二年( *** 8年)改永安镇为永安场。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一说十三年即955年)升永安场为永安县。至于咸宁这个名称,这是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为避宋太祖永安陵之讳改称,取《易.乾象》“万国咸宁”之意命名。咸宁即大家都安宁,与永(远)安(宁)意思相近。《咸宁县志》载:“明初,咸故无城。”城池是明代弘治年间(公元1496—1499年)创建。后数代重修,始具规模。今古城已毁,仅存残基数段但仍保有东、南、西、北各门之称。至于咸安,因咸宁县驻地为永安镇,乃各起一字组合而成。

3、由此可知,咸宁、咸安、永安,是三个意义相近的词。

4、有意思的是,咸宁、咸安、永安都曾作为帝王的年号。咸宁为有西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年号(275年-280年)和十六国时期后凉灵帝吕纂年号(399年-401年)。咸安为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年号(371年-372年);永安则有三国吴景帝孙休(258年-2 *** 年)西晋惠帝司马衷(304年),十六国前凉张寔(314年-320年)北凉沮渠蒙逊(401年-412年),北朝北魏孝庄帝元子攸(528年-530年)和西夏崇宗赵乾顺(1098年-1100年)均用它作为年号。

5、咸宁市咸安区现辖3街道9镇1乡,其中以“桥”命名的乡镇就有七个即汀泗桥镇、贺胜桥镇、高桥镇、马桥镇、官埠桥镇、横沟桥镇、双溪桥镇。向阳湖镇以向阳湖而得名,驻甘棠阁。桂花镇以境内多桂花得名,驻柏墩(原有土墩八座,名八墩,后讹为柏墩)。大幕乡以大幕山(因山体远眺似大幕低垂而得名。原名太母山和大墓山,因唐李靖之母葬此,故名。后讹为大磨山。)得名,驻常收(原称常收畈)。

好了,关于咸宁行子之乡和咸宁简介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标签: 咸宁 简介 子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