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社火歌曲大全,甘肃社火歌曲100首 *** 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甘肃社火歌曲十盏灯
1、甘肃社火歌曲《十盏灯》歌词如下:
2、一盏灯来什么灯,月牙桥上吕洞宾。洞宾想吃仙 *** 酒,连吃三杯醉醺醺。
3、二盏灯来什么灯,二郎担山在空中。阳山底下太阳压,这是二郎显神通。
4、三盏灯来什么灯,弟兄三人哭紫荆。三人哭活紫荆树,枯树上开花绿叶青。
5、四盏灯来什么灯,桃源结义好兄弟。问你弟兄名和姓,刘备关张赵子龙。
6、五盏灯来什么灯,王祥卧冰孝母亲。王祥有一个孝母的意,一对儿鲜鱼献母亲。
7、六盏灯来什么灯,三关口上的杨彦景。杨宗保绑在辕门上,救命的恩人穆桂英。
8、七盏灯来什么灯,咬脐郎打猎在山中。背的长枪跨的弓,领的 *** 架的鹰。
9、八盏灯来什么灯,杨八郎北国去招亲。杨八郎打扮成北 *** ,倒把母亲吃一惊。
10、九盏灯来什么灯,九里山前 *** 母。鸡毛分斤害哥嫂,断他阳寿十八春。
11、十盏灯来什么灯,十面埋伏闯英雄。要知英雄名和姓,一马捎到凤凰城。
12、社火的音乐更是将其与众不同的特 *** 展现了出来。社火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结合了杂耍和武术等群众 *** 的表演。
13、社火表演中都有音乐,例如跳伞表演、花花曲、折子烟歌、乐船词曲等这些表演中都体现了丰富的音乐特点。
14、方言腔调所展示出来的特点,在歌词的腔调上融合了天水地区的韵腔特点,在秧歌中就表现为先抑后扬的腔调,咬字也比较重。音乐比较押韵,都有着较为固定的歌词,并且通常为成句押韵。
二、榆林十二月女看娘歌词
1、来人待客也是一个忙,没看我的娘,妈妈哟。
2、动了庄农还的两天忙,没看我的娘,妈妈哟。
3、种瓜种豆也是一个忙,又没看我的娘,妈妈哟。
4、栽上稻秧也是一个忙,又没看我的娘,把妈妈想。
5、小锄上苗子实在的忙,我们顾不上,顾不上。
6、收下大夏天回茬忙,又没看我的娘,把妈妈想。
7、拆洗上被子我们缝衣裳,又没看我的娘,把妈妈想。
8、地里的庄稼一片黄,又没看我的娘,妈妈哟。
9、收割上庄稼顾不上,我们秋收忙,秋收忙。
10、打场扬场又要晒粮,我们顾不上,没看我的娘,
11、滚碾子推磨也是一个忙,又没看我的娘,没看我的娘。
12、过年茶饭刚刚才做上,还是没看娘,妈妈哟。
13、想来想去见不上,泪汪汪,泪汪汪。
14、歌词(声乐作品中的词句)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
15、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
16、歌词与诗的分别,主要是诗不一定要入乐(合乐),歌词是要合乐的。
17、合乐成为歌曲。歌词一般是配合曲子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现代一般是配合音乐,便于哼唱的语句。
三、临县人的秧歌词
临县人秧歌很多,摘录三首如下:
1:各位众乡亲,着耳仔细听,听我给伢唱一段,下呀么下柳林
2:家住山西省,西山离石城,离城十里有一村,出了个李改英
3:提起李盖英,生的好人品,今年二九十八春,还没啦知心人
4:那一年开了春,来了 *** 军,宣传 *** 打日本,发动众乡亲
5:队长张有生,本是河北人,十七岁上参了军,还没结了婚
6:开会和学习,减租又减息,除奸反霸在一起,二人有了意。
7:队伍要出征,改英送出村,有两句知心话,你要记心中
8:作战要英勇,遇事动脑筋,服从命令听指挥,杀敌多立功
9:有空看我来,没空稍个信,千万不要变了心,忘了我李盖英
10:有生把誓盟,只爱你一人,如果谁要变了心,天打五雷轰
11:忽然听的歌风,气坏李改英,都说有生下柳林,投了 *** 子兵
12:借的个良民证,提了个小包袱,拿定主意下柳林,是非要搞清
13:翻了七座山,过了七道岭,鸡叫走着点着灯,进来口子门
14:见了张有生,黄皮穿一身, *** 不 *** 来人不人,越看越恶心
15:改英把口开,翻脸骂起来,谁叫你下柳林,当了警备队
16:有生笑颜开,叫声好 *** ,这里当兵很痛快,你也不用回
17:改英回家中,气的头发昏,直到咱队伍上来了人,才把是非明
18:来人叹口气,改英你听仔细,投敌不是他愿意,派他去 ***
19:前天送 *** ,叛徒把密告, *** 子 *** *** 手,把他杀害了
20:改英泪淋淋,越哭越伤心,揷干眼泪爬起身,二次下柳林
21:下了柳林镇,四处来打听,石崖崖底见 *** 首,两眼怒目睁
22:白洋买棺材,金票雇人抬,改英守住墓咯堆,哭的起不来
23:哭一声张有生,死的好苦情, *** 还没成了功,你就归了阴
24:骂声日本 *** , *** *** 贼,有朝一日逮住你,剥了你 *** 子的皮
25:七七上吧坟,参战就起身,千军万马下柳林,消灭 *** 子兵
伞头秧歌产生、流行于临县,是一种规模大,有气势且极富特色的群众 *** 节日歌舞活动形式。中国北方众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称“伞头秧歌”。其主要流行在黄河流域的晋西和陕北黄土高原,具体指山西省吕梁市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和陕西省榆林市的吴堡、绥德、佳县、榆林、米脂、子洲、青涧等十几个县、市,以及延安市,其中尤以临县最盛,因此又称“临县伞头秧歌”。秧歌,又称“阳歌”,在当地俗称“闹会子”“闹红火”“闹阳歌”,2008年伞头秧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伞头秧歌是古代腊日帷祭活动、春社活动、以及汉代兴盛起来的元宵节活动的复合,是原始 *** 仪式在民间的遗存。
伞头秧歌的最初功能是向神灵祈福和驱 *** 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娱神祈丰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秧歌的娱神功能愈来愈淡化,借娱神以娱人的目的愈来愈明显,渐渐演化成为一种全民 *** 的歌舞活动。秧歌队少则一二百人,多则四五百人,充分体现出伞头秧歌的全民 *** 。
闹秧歌是狂欢情绪的酣畅淋漓的宣泄,是人的自然本 *** 的显露和释放,是对平常日子按部就班的规范 *** 的临时突破,是黄土高原上盛大的狂欢节日。
伞头秧歌是一种大型的民间歌舞活动,小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在伞头的带领指挥下,各自施展自己歌、舞、吹、奏才能且井然有序,是群众 *** 歌舞活动的艺术大展示。这种艺术 *** ,一是指组织工作的艺术 *** ,二是指表演的艺术 *** ,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集体艺术 *** 。
伞头秧歌的表演主要是扭和唱两个方面,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扭秧歌主要集中在“过街”、“掏场子”和“小会子”在场内的表演三个方面。
唱秧歌主要是伞头的事。伞头肩负着指挥全局,调动情绪,编派节目,评论演出以及秧歌队与外界交往、答谢、祝贺等一系列职责,而这一切都得通过唱秧歌来进行。
关于社火歌曲大全和甘肃社火歌曲100首 *** 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