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揪片,以及揪面片的正确手法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揪片的介绍
揪片是山西晋中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揪片以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工艺,在面食中独树一帜,流行晋中,驰名中外。将面粉用水和好、揉好,放置一会儿。然后,用擀面杖将面擀开,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边揪边煮,一会儿后,锅里的面就熟了。揪片 *** 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
二、山西面食揪片的家常做法有哪些
1、山西面食揪片,又称揪面片或揪片子,是山西省及中国北方地区流传已久的一种传统面食。它以简单的 *** *** 、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变化而深受人们喜爱。揪片的家常做法多样,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当地食材的不同进行创新和调整。下面是一种基本的揪片家常做法:
2、青菜:适量(如小白菜、菠菜等)
3、肉末或肉片:适量(如猪肉、牛肉或羊肉)
4、调味料:酱油、香油、盐、胡椒粉、鸡精/味精等
5、和面:将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少许盐,慢慢倒入清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拌,直到面粉形成絮状。然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或保鲜膜醒发20-30分钟。
6、擀面:将醒好的面团擀成大约3-5毫米厚的面片,如果面团太大,可以分成几个小块分别擀开。
7、揪片:将擀好的面片托在手上,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掐下小片,大小厚薄根据个人喜好而定,一般是指甲盖大小。揪下的面片可以直接扔进沸水锅中,也可以先放在案板上等待全部揪完一起煮。
8、煮面:在锅中烧水,水开后将揪好的面片逐个扔进锅中,用勺子轻轻搅动防止粘连。面片浮起后继续煮2-3分钟,煮至面片熟透。
9、准备配料:在另一个锅中炒肉末或肉片,加入姜片、蒜末翻炒至变色,然后加入切好的青菜一起炒至熟软。
10、调味:将炒好的肉菜混合物加入适量的水,调入酱油、盐、胡椒粉、鸡精等调味料,煮沸后打入鸡蛋(可选),搅拌均匀。
11、混合:将煮好的面片捞出,沥干水分后加入肉菜汤中,煮一两分钟让面片充分吸收汤汁的味道。
12、出锅:最后撒上葱花,淋上香油,搅拌均匀后即可出锅装盘。
13、揪片的家常做法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季节和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配料,如豆腐、木耳、香菇、胡萝卜等蔬菜,或者海鲜、鸡肉等肉类。此外,还可以在面片中加入一些鸡蛋液,使面片更加鲜美。揪片的汤头也可以根据喜好调整,可以是清汤、骨汤或者是番茄汤等。总之,揪片是一种非常家常且充满变化的面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各种创新和尝试。
三、揪片儿是什么意思
1、揪片儿是什么意思?在中国的北方,特别是北京和天津等城市,揪片儿是一种常见的方言表达。它指的是拨弄和整理头发的动作,通常是用手指对头发进行反复的摩挲和拨弄。揪片儿的动作一般比较轻柔,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调整自己的形象和心情,放松身心。
2、揪片儿在文化中的意义:揪片儿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交意义。在许多传统的北方场合中,比如婚礼、宴席等,揪片儿常常被用作一种礼仪和交际方式。通过互相揪片儿,人们可以表达彼此的尊重和友好,加强情感交流,促进互动与沟通。
3、揪片儿的历史渊源:揪片儿作为北方流行的口头表达,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的诗词歌赋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描写揪片儿的场景和描写。可见揪片儿在古代社交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揪片儿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成为了今天北方地区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符号。
四、平遥的揪片和切疙瘩,指的是什么
1、平遥的饮食可以说和整个中原地区差不多,大部分都是以口味适中的面食为主。平遥面食是生活的主色调,品种繁多, *** 精细。毫不夸张地说,一种面可以有上百种做法,食材种类繁多,吃法千变万化,完全可以避免重复。平遥面食品种繁多,名称独特,从简单的拉面、削面、剔尖,再到握溜面,碗秃,搓鱼儿,切板板,栲栳栳……其中,揪片和切疙瘩是众所周知的,在当地,这两种面食是不同的,但在其他地方,它们被结合成一种。
2、切疙瘩的 *** *** 比较简单,大部分人都能做出来,但要想做好还是很难。除了和面,最主要的还是靠指尖。一般来说,用做面条包饺子的面就可以,硬度要适中,面更好提前就醒好,让他们醒半小时二十分钟。只有这样面才能精道。
3、切疙瘩有三个类型:一是家里经常吃的切疙瘩,有的是把面条擀成筷子,然后用手切。切的 *** 有两种,一种是用指尖向下按压;另一种是用指尖捡起来。切得最漂亮的是指尖大小,粗细均匀,大小一致。用手指按它就像一个小耳朵,不仅漂亮,而且美味,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的食欲。二是用手撕切疙瘩。省去了 *** 的过程,直接用手指撕切疙瘩。这个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新手做不好。当有出色的手指技巧时,才能切得很好。一般来说,他们一边切疙瘩,一边转身把疙瘩撕薄。第三,就是把面条擀薄,把比较大的疙瘩撕开,这在某些地方被称为揪片。
4、大部分人都喜欢吃切疙瘩,喜欢吃味道比较重的人特别喜欢加一些其他的佐料。夏天用清水煮豆子或西葫芦,冬天用清水煮胡萝卜,加入炒好的番茄酱,倒入一勺炒好的肉,再加入一根葱或蒜瓣。那种味道让 *** 连忘返。切疙瘩远近闻名,因为它的 *** 比较繁琐,所以在当地如果有外来贵宾的话主人就会拿出切疙瘩来招待。
五、老北京揪片的做法
1.准备好牛肉、面筋、豆腐皮等食材,将牛肉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备用。
2.将面筋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备用。
3.将豆腐皮切成小块,用开水焯水后捞出备用。
4.将焯好水的牛肉、面筋、豆腐皮放入碗中,加入葱姜蒜末、盐、酱油、料酒、糖、花椒粉、辣椒粉等调料,拌匀腌制10分钟。
5.将腌制好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直到食材变软烂,汤汁浓稠即可。
六、揪片子历史典故
1、揪片,别称掐疙瘩、揪片儿、撅疙瘩,是晋中民间流传的一种简单美味的家常面食。在当地,它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婚嫁习俗中,男女双方在启程前必吃此面,名为"岁数掐疙瘩",寓意着以岁数来标记面片的数量。结婚时的年龄就是吃多少片。这里的"片"特指半成品,即将一小瓢面粉和成面团,擀成圆形,再切成对折的形状。然后,根据年龄大小,先切成 *** ,再用手将 *** 分别揪入沸腾的锅中,捞出后大约是一碗的量。食用此面,寓意着岁岁平安。
2、揪片的 *** 过程简单,却蕴 *** 深厚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是晋中地区人们日常餐桌上的常见食物,更是婚嫁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吃揪片,不仅品尝到美食的美味,更寄托了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3、在晋中民间,吃揪片的习俗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将古老的饮食文化与当地的婚嫁习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吃揪片,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感受到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4、揪片的食用寓意深远,其独特的 *** 工艺和文化背景,使得它成为了晋中地区一道独特的美食风景线。在婚嫁习俗中,揪片不仅仅是一道面食,更是一种对新人未来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品尝揪片,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晋中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
5、
七、山西揪片的做法步骤图,山西揪片怎么做好吃
1、辅料:凉水150克、黄瓜1个、胡萝卜1个、洋葱1个、花生油30克、料酒15克、酱油15克、葱5克、姜3克、蒜3瓣、香油5克
2、面粉中加入凉水和成面团,饧10分钟。
3、搓成长条,切成和水饺大小的剂子。
4、碗里放水加入少许盐,将面剂放入水里,饧10分钟。
5、锅里放水烧开,把饧好的面剂用手捏成片放入锅中3分钟。
6、洋葱、胡萝卜、黄瓜、猪肉、葱、姜、蒜。
7、锅里放油,放入葱、姜、蒜煸炒出香味。
8、添加料酒和酱油,放入胡萝卜翻炒。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