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之一个字是公的成语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公什么理开头的成语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一、公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2、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3、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4、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 *** 。
5、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二、四字成语公字开头的成语
1.以“公”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公忠体国
1、公忠体国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 ]
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2、公事公办拼音:[ gōng shì gōng bàn ]
解释: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出处:宋·魏了翁《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自今公事公言,进而明目张胆以陈之论奏,退而同心协虑以见之施行,毋面从而背违也。”
3、公之于众拼音:[ gōng zhī yú zhòng ]
解释: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 *** 向大 *** 布。
4、公听并观拼音:[ gōng tīng bìng guān ]
解释: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5、公尔忘私拼音:[ gōngěr wàng sī ]
出处:明·李贽《晃错》:“[晃错]公尔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伤晃氏之不安矣。”
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子哥儿公才公望公私兼济公诸同好公正廉明公正不阿公正无私公正廉洁公平合理公平交易公私交困公私两济公私兼顾公明正大公忠体国公是公非公规密谏公报私仇公买公卖公听并观公门桃李公平无私公平正直公之于众公私两便公私两利公而忘私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公道合理公子王孙公字开头成语解释1)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2)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3)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4)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5)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同“公私两济”。6)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7)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8)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9)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10)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1)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 *** 向大 *** 布。
12)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13)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
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14)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15)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16)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17)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18)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9)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20)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21)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22)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23)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24)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同“公尔忘私”。25)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
公,公开;密,私下。26)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27)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 *** 。
28)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29)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同“公报私仇”。30)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
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31)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同“公平合理”。32)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包含公字的成语意思1)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3)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4)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5)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6)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7)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气”。8)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
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9)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10)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11)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
形容烂醉不醒。12)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
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13)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14)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15)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16)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17)王公大人:国君重臣。
后泛指 *** 贵人。18)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同“名公巨卿”。19)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同“名公巨人”。20)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同“明公正气”。21)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同“假公济私”。22)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23)卖公营私:指 *** 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公私两济→济济一堂→堂堂正正→正经八百→百喙如一→一步登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壤之别→别有洞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壤之别→别无长物→物极必反→反败为胜→胜友如云→云消雾散→散马休牛→牛毛细雨。
一座皆惊一字之师一字一泪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2 *** 663639一字不苟一字褒贬 *** 一掷千金一纸空文一知半解一针一线一针见血一朝一夕一张一弛一语中人一语破的一语道破一隅之见一应俱全一意孤行一以贯之一以当十一衣带水一叶知秋一言中的一言一行一言兴邦一言为定一言难尽一言两语一言九鼎一言半语一薰一莸一心一意一心无二一泻千里一笑千金一相情愿一席之地一息尚存一无长物一无所知一无所有一无所能一无所得一无所成一无所长一无是处一文如命一苇可航一望无际一望而知一往无前一往情深一网打尽一团和气一吐为快一潭死水一塌糊涂一死一生一丝一毫***一丝不苟一双两好一手遮天一手一足一视同仁一事无成一世之雄一时之秀一时半刻一石二鸟一如既往一身是胆一身二任一扫而光一如既往一日之长一日之雅一日三秋一日千里一日九迁一丘之貉一丘一壑一穷二白一清如水一清二楚一清二白一琴一鹤一窍不通一钱如命一钱不值一气呵成一暴十寒一抔黄土一颦一笑一贫如洗一片 *** 一片丹心一片冰心一盘散沙一拍即合一诺千金一念之差一目十行一目了然一木难支一模一样一命呜呼一鸣惊人一面之交一面之词一毛不拔一脉相承一马一鞍一马平川一马当先一落千丈一路平安一龙一蛇一了百了一廉如水一力承当一劳永逸一览无遗一来一往一来二去一篑之功一夔已足一匡天下一孔之见一孔不达一刻千金一蹶不振一决雌雄一举一动一举两得一举成名一介书生一介不取一箭之地一箭双雕一见钟情一见如故一见倾心一技之长一己之私一己之见一挥而就一呼百诺一哄而散一寒如此 *** 三公一顾倾城一顾千金一鼓作气一干二净一概而论一改故辙一傅众咻。
死不救、见微知著、见异思迁、见义勇为、见机行事、见风使舵、见怪不怪、见利忘义、见钱眼开、见多识广、见弹求鹗、见哭兴悲、见佛不拜、见弃于人、见素抱朴、见势不妙、见兔放鹰、见机而作、见不逮闻、见猎心喜、见可而进、见经识经、见善必迁、见鞍思马、见精识精、见小暗大、见仁见智、见 *** 成佛、见豕负涂、见所未见见世生苗、见卵求鸡、见风是雨、见财起意、见缝 *** 针、见墙见羹、见端知末、见惯不惊、见兔顾犬、见棱见角、见雀张罗、见事生风、见时知几、见贤不隐、见贤思齐见机而行见机:看时机,看情况。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见鞍思马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出处:宋·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三·感兴》:“倚鞍思骏骨,抚辔念绿駬。”
见财起意见人钱财,动起歹念。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刚道个一声儿恶人回避,早激的他恶哏哏闹是非,那里也见财起意。”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同“见弹求鸮”。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出处:《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见德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同“见贤思齐”。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
形容阅历深,经验多。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见风使船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见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见风使帆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十九回:“幸喜写了凭据的二万头,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系。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见风转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见风转篷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同“见风使舵”。
出处: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我有钱不给这等人!”见缝 *** 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出处: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七章:“‘小钢炮后来打死敌人不少。’陈三又见缝 *** 针地鼓励他。”
见羹见墙后用以指对圣贤的思慕。出处: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
见《后汉书·李固传》。见怪不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
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出处: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 *** 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
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见怪非怪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
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要沉着镇静。同“见怪不怪”。
见惯不惊经常看到,习以为常。见惯司空指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见机而作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见几而作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见几而作几:通“机”,时机;作:行动。
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见经识经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见精识精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同“见经识经”。见景生情看到眼前的景物,唤起某种感慨。
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想起应对的办法,即随机应变。出处:元·宫大用《七里滩》第四折:“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见可而进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见哭兴悲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
指产生同情心。见利思义看 *** 财,要想到道义。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 *** 矣。”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出处:《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见猎心喜猎:打猎。
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不由得心动,也想试一试。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见猎心喜。”见卵求鸡看到鸡蛋,就希求蛋化为鸡,而来司晨报晓。
比喻言之过早。出处:《庄子·齐物论》:“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
往返徒劳、往古来今、往蹇来连、往来如梭、往哲是与、往渚还汀、往日无仇、往者不谏、往事如云、
1、往返徒劳(wǎng fǎn tú láo):徒劳,白花力气。来回白跑。
出处:明·许仲琳《 *** 演义》第五十六回:“大夫今日见谕,公则公言之,私则私言之,不必效舌剑唇枪,徒劳往返耳。”
2、往古来今(wǎng gǔ lái jīn):指自古至今。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3、往蹇来连(wǎng jiǎn lái lián):指往来皆难;进退皆难。
4、往来如梭(wǎng lái rú suō)梭,织布时迁引纬线在经线中来回穿织的工具。来来去去象穿梭一样。形容来去频繁。
5、往哲是与(wǎng zhé shì yǔ)往哲,先哲,前贤;与,赞许。古代圣贤所赞许的。
6、往渚还汀(wǎng zhǔ huán tīng):指往返都须渡水。
7、往日无仇(wǎng rì wú chóu):过去没有仇恨。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 *** 》第三折:“你和公孙杵臼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因何告他藏着赵氏 *** ?”
8、往者不谏(wǎng zhě bù jiàn)过去的不能挽回弥补,多用作鼓励之辞。
出处:《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9、往事如云(wǎng shì rú yún)]:云,大面积的在天空中飘浮,很虚幻,很飘渺,流动缓慢,静悄悄,轻飘飘。往事如云,意思就是指过去的事情像云一样的虚幻,缥缈,不靠谱。
10、往往来来(wǎng wǎng lái lái)谓多次往返。
出处: *** 《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在再版《引玉集》,因为重排序文,往往来来,从去年底到现在,才算办妥,足足四个月。”
“往”读作 wǎng,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常见组词有:交往、往日、过往、往常。
三、公字开头的成语
1、导语:公,表示共有的,无私的,或指人物,老人家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公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公而忘私→私心杂念→念念有词→词无枝叶→叶落归根→根深叶茂→
3、茂林修竹→竹马之交→交头接耳→耳不旁听→听其自然→
4、然荻读书→书香人家→家见户说→说嘴郎中→中心摇摇
5、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6、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7、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8、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9、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0、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11、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12、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13、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 *** 。
14、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15、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16、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17、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8、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1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20、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21、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22、报冰公事:旧时 *** 指清苦的差使。
23、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 *** 中清苦的差使。
24、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25、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26、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27、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28、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29、秉公无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30、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 *** 子。后作 *** 子的代称。
31、持 *** 允:指言 *** 平并合于情理。
32、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33、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34、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35、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36、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37、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关于之一个字是公的成语和公什么理开头的成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