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义成成语和什么义什么仁成语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义成成语以及什么义什么仁成语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成语典故简短100个
国学故事:孟尝君到合浦当太守,合浦原来盛产珍珠,但由于官吏滥采,使得珍珠蚌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孟尝君就任后,发现过去的许多弊端,对滥采滥捕、贪赃枉法现象进行整顿和治理,于是珍珠蚌又回到了合浦。
国学故事:杨时和宋游酢早年曾向程颐学习,并且考取了进士。一次两人相邀又到洛阳向程颐求教。到了程家,先生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到程颐睁开眼睛,门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已在地上积了一尺厚了。
国学故事: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贵族门阀观念严重,一些文人仕途艰难但又不愿寄人篱下、阿谀奉承。谯县人戴逵,年轻博学,喜好谈论,善作诗文,会弹琴作诗。当时有个大官,听说他琴弹得极好,便派人叫他演奏。戴逵却在使者面前摔破了琴,并说:“我不是为王公使唤的艺人”。
国学故事:相传延陵季子出游,见到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当时正是农历五月,却有位穿着皮袄背柴的人。季子叫他拾起金子,那人十分生气,睁大眼睛,摆摆手说:“我难道是拾取人家金子的人吗”。
1、破天荒:唐朝时期,荆州地区50多年没有举人到京城应考中过进士,因此被称为“天荒”,直到唐宣宗时期,有一个荆州举人刘蜕中了进士,破了天荒。荆州魏国公崔铉特地奖励他70万钱。刘蜕不受并回信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2、眼中钉: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 *** ,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死。
3、佼佼者:东汉初年,赤眉军首领樊崇得知光武帝刘秀不杀降将的消息后,就率领 *** 刘盆子及丞相徐宣等30多万人前来投降,刘秀宽待他们,赏给他们饭菜吃,问他们是否真心投降,徐宣等表示真心归顺,刘秀认为他们是铁中之钢、人中佼佼者。
4、贱骨头:贾琏私自娶了尤二姐,王熙凤将她接回荣国府,正准备想办法来算计尤二姐时,贾赦将身边丫头秋桐赏给贾琏为妾。这秋桐眼中容不下尤二姐,到贾母那里告状,贾母没有核实就感慨说:“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
二、成语里包含成字的成语
1、不立文字不易一字八字打开白纸黑字大字不识
2、拆白道字拆牌道字待字闺中点纸画字字字珠玉
3、点指画字瓜字初分行间字里鸿章钜字句比字栉
4、讲文张字句栉字比金字招牌句斟字酌片言一字
5、片言只字僻字涩句片纸只字识文断字识文谈字
6、梳文栉字俗下文字三写易字十字街口十字街头
7、十字路口十字路头识字知书天字之一号文从字顺
8、惜字如金咬文嚼字咬文啮字咬文啮字咬音咂字
9、一字褒贬一字不苟一字不易一字长城逐字逐句
10、一字兼金一字连城一字千金一字千钧一字千秋
11、一字师一字一板一字一句一字一泪一字一珠
12、一字之师载酒问字逐句逐字字里行间字顺文从
13、只字不提字斟句酌字正腔圆字字珠玑
14、Ⅱ含带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15、释义:指话中包 *** 讥笑和讽刺。
16、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因此待亲家母面上冷落,话中带刺。”意思是因此亲家母脸上显露出冷落的样子,话里面带着讥笑和讽刺。
17、释义:比喻事情的情节十分完整。
18、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萧队长笑着,对于这连根带梢、清清楚楚的说法,他最喜欢。”
19、示例:我们要弄清楚事情的连根带梢。
20、释义:形容说话带刺,并牵涉旁人。
21、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姑娘倒寻上我的晦气!又不像是恼我,又不像是恼二爷,夹枪带棍,终久是个甚么主意?”
22、示例:他说话十分不中听,夹枪带棍的。
23、释义:精力充沛的充满活力的样子。
24、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4回:“他这驴一见,便将前蹄扬起,连蹦带跳。”
25、示例:他挂了 *** ,连蹦带跳地跑回宿舍。
26、释义: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27、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28、示例:学校的教室睡满了拖儿带女的农民。
29、胸有成竹,比喻熟练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数”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对问题已有全面的考虑和解决办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办事神态镇定、沉着;“心中有数”偏重于对客观情况已有所了解,十分有把握。
30、中文名胸有成竹外文名 H *** e a well-thought-out plan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出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
31、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32、比喻: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33、解释: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原指画竹子时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1]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了主意。
34、近义:成竹在胸、胜券在握[2]、心中有数
35、反义:心慌意乱、惊慌失措[2]、心中无数、茫无头绪。
36、猜灯谜:个个记在心【歇后语】心口窝生笋子[3]
37、示例:◎ *** 大家庭的暖暖春意更加反衬出在严重态势下我军指战员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概。
38、◎画竹要求落笔之先,成语“胸有成竹”的意思就是指作者画前要有充分的谋划,不要想一笔,画一笔,勉强凑成。
39、◎胸有成竹,指的是在艺术创作中,动手作画之前,应先在心里构思出要描绘的完整的形象,当审美意象在胸中孕育成熟,呼之欲出时,必须抓时机“振笔直逐”。
40、◎唯有他在自己的一生中,完全自发地、胸有成竹地玩弄绘画技巧,像魔术师似不断变幻招数,画出无数杰作。
41、◎胸有成竹者自然对竹子认识深刻,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
42、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
43、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44、与可⑦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⑧而 *** 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
45、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46、Ⅳ包含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47、一字千金自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48、一字一珠一个字就象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49、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50、载酒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51、只字不提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52、字里行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
53、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54、自成一格〖解释〗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5、众议成林〖解释〗指众人的议论可使人相信平地上出现森林。比喻流言多可以乱真。
56、众心成城〖解释〗指万众一心,如坚固 *** 。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57、众少成多〖解释〗犹积少成多。指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58、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解释〗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9、援笔成章〖解释〗援笔:拿起笔来。拿起笔来就写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60、玉成其事〖解释〗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61、忧愤成疾〖解释〗忧愁气愤得病了。形容极其忧愤。
62、夜不成寐〖解释〗寐:睡着。形容因心中有事,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觉。
63、相习成风〖解释〗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 、习以成俗〖解释〗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65、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解释〗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66、无巧不成话〖解释〗比喻事情十分凑巧。同“无巧不成书”。
67、铁棒磨成针〖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68、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6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70、耸膊成山〖解释〗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 *** 瘦削的样子。
71、事无三不成〖解释〗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
72、生米做成熟饭〖解释〗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73、三夫成市虎〖解释〗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74、累足成步〖解释〗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75、积羞成怒〖解释〗犹恼羞成怒。指羞愧至极,转生愤怒。
76、积习成俗〖解释〗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77、积劳成病〖解释〗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78、积厚成器〖解释〗指根基深厚,养成才干。
79、积讹成蠹〖解释〗指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80、画龙不成反为狗〖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81、画虎不成反类犬〖解释〗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同“画虎不成反类狗”。
82、画地成牢〖解释〗比喻只许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同“画地为牢”。
83、豪末不掇,将成斧柯〖解释〗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84、大功毕成〖解释〗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85、大工告成〖解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86、成则为王,败则为虏〖解释〗旧指在争夺政 *** 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俘虏。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87、成也萧何败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88、下笔成文【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解释】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示例】他文思敏捷,~【故事】三国时期,曹 *** 的小儿子曹植非常聪明,他读过很多书,做文章是又快又好。曹 *** 故意考他,曹 *** 说自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90、 *** 不自在,自在不成【出处】【解释】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示例】自古道:“~。”你好生记着我的话。(《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故事】
91、百无所成〖解释〗犹言一事无成。
*** 、百事无成〖解释〗犹言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93、百忍成金〖解释〗形容忍耐的可贵。
94、百巧成穷〖解释〗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95、 *** 成法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96、自成一家指在某种学问或技术上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97、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 *** ,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98、证龟成鳖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99、朝成暮遍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100、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101、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102、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而留下
103、援笔立成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亦作“援笔成章”、“援笔而就”。
104、羽翼已成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比喻力量已经具备。
105、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亦作“余霞散绮”。
106、 *** 成祥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107、玉成其美玉成:“玉汝于成”的缩语,帮助你有所成,后用为成全之意。成全某件好事。亦作“玉成其事”。
108、引日成岁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109、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110、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111、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话说得合乎道理。
112、血流成渠鲜血流成了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
113、胸无成竹谓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114、行成于思品德的养成在于能思考。
115、相沿成俗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116、相帅成风层层影响成为风气。帅,同“率”。
117、下笔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
118、乌焉成马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转写错误。
119、无为而成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120、五步成诗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清沈炳震《唐诗金粉·敏悟》:“青上书自荐能诗,云:‘子建七步,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明皇试以除夕、上元、竹火笼等诗,应口而出。上称赏,授以官。”今存《应诏赋得除夜》一首,见《全唐诗》卷一一五。
121、委曲成全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122、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123、剜肉成疮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124、脱口成章出口便成文章。喻才思敏捷。
125、唾地成文形容文思敏捷。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
126、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127、天成地平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128、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129、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
130、收成弃败谓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131、事无二成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132、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133、身退功成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134、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135、三徙成都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136、撒豆成兵撒放豆子,变成 *** 。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 *** 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137、取义成仁谓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38、亲上成亲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139、俏成俏败近似于成或败,谓非真成真败。
140、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141、目成心许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目成眉语”、“目成心授”。
142、米已成炊比喻事已做出,无可挽回
143、率尔成章率尔:不经思索,随意地。不加思索,下笔成文。形容写文章粗疏草率,不认真。
144、老成练达练达:指阅历多而通达人情。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145、老成见到见到:见识周到。阅历丰富,见解高明。
146、聚少成多聚: *** ,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147、接袂成帷袂:衣服袖子。帷:帷帐,帷幕。衣袖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帷幕。形容人口众多,城市繁华。
148、艰难玉成玉成:敬辞,意为成全,成功。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149、积小成大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150、积微成着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151、混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152、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153、挥剑成河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154、化民成俗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155、化腐成奇谓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语本《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156、画地成图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157、骨化风成谓人的 *** 气质受感染而变化,一种新的社会风气已经形成。
158、功成骨枯语本唐曹松《己亥岁》诗之一:“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以“功成骨枯”喻为了一己私利,让其它许多人为之付出巨大的牺牲。
159、负土成坟背土筑坟。古代认为是一种孝义的行为。
160、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161、炊沙成饭煮沙子做饭。比喻费力而无用。
162、触目成诵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163、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1 *** 、成群结伙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
165、成群集 *** 谓一部分人结成小团体。
166、成千论万犹言成千成万。形容数量极多。
167、成佛作祖 *** 语。谓修成佛道,成为祖师。亦以喻获得杰出成就。
168、成城断金谓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169、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170、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171、朝成暮徧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形容文章流传迅速。
172、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
173、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 *** 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174、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175、百炼成刚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176、格于成例〖解释〗为传统的惯例所 *** 。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177、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78、胸有成算犹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179、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 *** 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180、盐梅相成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181、着手成春着手:动手。一着手就转成春天。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182、 ***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183、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84、专欲难成专欲:个人 *** 。单凭个人意愿,事情难以办成。
185、玉汝于成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186、相辅相成辅:辅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187、坐享其成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188、坐观成败冷眼旁观人家的成功或失败。
*** 、铸成大错铸:铸造,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错:错误。指造成严重的错误。
190、要好成歉:歉:心觉不安。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
191、羞恼成怒:羞:羞臊;恼:气恼。因烦恼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1 *** 、胸无成竹: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193、相习成俗: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194、相习成风:习:习惯。指都习惯于某种做法或看法,而成为一种风习。
195、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196、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
197、习与体成:习:习惯。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 *** 格
198、习非成俗: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199、习以成 *** :习:习惯。习惯了就养成了 *** 格
200、习以成俗: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201、委曲成全:指使自己受委屈,来成全别人。亦作“委曲周全”。
202、未成一篑:犹功亏一篑。比喻功败垂成。
203、蔚成风气: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204、为好成歉:比喻好心得不到好报,将恩作仇。
205、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206、剜肉成疮:本想割肉医疮,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比喻行事只顾一面,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
207、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 *** 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208、竖子成名:指 *** 者侥幸得以成名。
209、收回成命:取消已公布的命令或决定。
210、收成弃败: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
211、失败为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212、事以密成: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213、事无二成: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214、嗜杀成 *** :嗜:爱好。好 *** 成了习 *** 。形容极端凶残。
215、事败垂成: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216、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217、身退功成:指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218、舍己 *** :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219、少成若 *** :指自幼形成的习惯就好象天 *** 一样。
220、杀身成义:犹言杀身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21、三怨成府: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222、三徙成国: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223、三写成乌:指古书传写易致差错。同“三写易字”。
224、三徙成都: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225、撒豆成兵:撒放豆子,变成 *** 。传说中谓散布豆类即能变成 *** 的一种魔法。旧小说戏曲中所说的一种法术。
226、老成炼达:形容人稳重老练,通达事理
227、看碧成朱:碧:青绿色;朱:大红色。把绿的看成红的。形容眼花不辨五色
228、成王败寇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三、带成字的成语
1、成千上万成群结队 *** 之美成年累月成王败寇成竹在胸成败论人成风之斫成羣集 *** 成双作对成败得失成千累万成群结伙成团打块
2、成千论万成群逐队成败兴废成日成夜成家立业成双成对成仁取义
3、成己成物成事不说成风尽垩成败利钝成城断金成千成万 *** 之善
4、成龙配套成一家言成算在心成名成家成帮结队成佛作祖成群结 ***
5、成年古代成家立计成羣结队成群作队成群集 *** 成群打伙成羣逐队
6、成羣打伙成羣结 *** 成羣作队成羣结伙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